![ARTRON LOGO](http://pubunder.artron.net/pubimgs/news/artron_logo.png)
官民窑
2015-01-21 10:01:48 易真弟
官民窑
自唐朝设官窑以来,至清朝末年,官民窑一直处于并存的状态。唐朝的官窑就是我们现在称为大盈库的邢窑白瓷,而与大盈库窑器相近似的白瓷在民窑中均有烧造,有的也仿官窑器在器底刻上“盈”字,以充官窑器,但毕竟是民窑,无论型制、釉水、胎质均无法与官窑相提并论。到了宋朝,被钦定为官窑的“汝哥官定钧”五大御窑虽然鼎立于南北两地,但围绕这五大官窑的广袤土地上也林立着各种大大小小的窑场,他们除了生产大量的民间日用品外,同时也仿制一些类似官窑的器皿。
这种状况,可以说历朝历代均普遍存在。一是窑工出于对官窑器的崇拜和赞赏,二是普通百姓对官窑器的羡慕,二者不谋而合,市场就是如此,有所求就会有所制,因而在民间普遍流传的是那些民窑仿品。平时在收藏过程中见到的一些型不正,釉不纯,胎质也不太好的类似五大名窑的器皿,就是这类民窑仿品。至于它的年代应该不成问题,大多是同一时代烧制,而真正称官窑的佳器是毫无瑕疵的,它是集全国最顶尖高手的顶尖之作,增一分嫌多减一毫嫌少,每一件都是精益求精之精灵,这也只有在中国封建政制下才能产生。为了满足皇权的欲望,可以不惜任何功本,甚至人的生命,在民主政体下是不可想象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件官窑器均凝聚着顶级窑工的血汗和生命,如果我们有幸得到它当百倍加以爱护,丝毫的损害都是对人类文明的犯罪!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崔丽娜)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