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灵之觉醒

2015-01-27 14:26:45 华未眠 

  诸神常从宁静的家园里,

  向陌生世界派来宠儿,

  只为提醒我们凡夫的心去欣赏高贵的图画……

  荷尔德林(德国诗人)

  对美的研究,就是一场殊死的决斗!

  波德莱尔(英国诗人)

  要理解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就一定要理解他的品性,认识他心灵的质地。艺术的内容、艺术的形式或技法,都是由艺术家的心灵质地所决定的,越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伟大作品,越是依赖艺术家的心灵品质。

  要真正享受孟涛的绘画,也应该这样。

  孟涛的画,是心画,是他内心的像,是他长久的冥想或刹那迸现的心象的写实。所以,我更想把孟涛画布中寻觅游走、安住延望、茫然缩爪、两相守候、独立高视、受伤坠落、盛大开屏、逍游太虚的“孔雀”叫“灵魂之鸟”,或叫“心鸟”;我更喜欢把孟涛在孔雀画中表示安详、宁静、忧郁、迤逦、远逸、神秘、如丝如帛、灵致浩淼、茫茫无涯的这样一种“蓝”称之为“孟涛蓝”!

  孟涛的心中,似乎深深的根植着一个无限悠久、透彻纯净、亘古恒美的梦,这梦是他心中的天堂,是宇宙万物物物相怜、和美安详的梦,也是每个生命永恒圆满、生生不息的梦。正是对这个梦执着到信仰的力量,唤起了孟涛对崇高与美的渴望,激起了他作为美之勇士的悲烈情怀。

  在这本画册之前,孟涛画的孔雀、雁、野鸭等,更多的是被射杀、伤害、戮死、坠落的场景,这些场景中的鸟,恰若我们这个时代的那些敏感柔美纯朴良善的心,刚刚从人类表面温情脉脉却极端冷漠虚伪的教化的巢中飞出,幻想着摆脱束缚,在蓝天上自由的翱翔,却突然被更加惨酷的生命之恶的弹弓、箭矢、**射中,情景惨烈逼真、梦幻唯美,这是梦的凋碎、生的夭亡、美的窒息。无疑的,很多纤美柔嫩的心,难以置信、难以正视这冷峻的一面。然而,在我们这个地球的生命场所之中,其实早已活生生上演着这些景象了……

  近几百年来,人类以自我为尺度,以欲望为动力,以技术为手段,以人本主义为伦理,全力的发展自我,因为机器的发明、贸易的空前繁盛、城市的大规模发展,人渐渐的缩身在自我的城市森林、铁屋钢门内,似乎想独自建立一个王国;于是,渐渐的减少了与其它生命物类的气息交换、感受触摸、命运联动。从而弱化了与万千生物相亲相生的关系,人,几乎变成了万物克星,独自虚妄的陷入到自我纠缠的渊薮之中,感官日益迟钝、心灵渐至麻木,大规模的破坏环境,伤害生灵,导致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严重冲突,已陷入难以持续生存的深度危机中。这些,都是昭昭明明无法遮蔽的事实。近二三十年,尽管相当多的国家和组织已积极的、大规模的着手调整、改善经济生活方式,遏制地球环境的恶化,但仍有很多区域和国家还在重演着这种灾难和悲剧。

  因此,直接把人类和生灵的紧张关系忠实的描画出来的行为本身,已显露了孟涛的时代良知和清醒意志。恰如鲁迅所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当我们目睹那些被射杀、宰割、伤害的禽鸟的画面的时候,我们难道不会感受到心灵之痛吗?如果感受到了,我们难道不会痛中如是惊觉:

  我们的心灵的深处,原来与万千生物有着如此內在的关系;我们人,除了平常的五官感觉之外,还有一种与万物同感同生的灵性感觉。因此,只要我们无端的伤害生灵,也就同时在伤害自己内在的灵性。

  毋庸讳言,我们正处在一个极其复杂而又深刻变革的时代,各种文化思想、各种艺术流派纷纷涌现,从不同角度出发,产生出了众多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艺术作品,其中有的在人与人的伤害中忧虑、抗争(尽管这种忧虑与抗争在有些地区和国家仍然很重要,因为它指向人性的完善),有的在感官与意识领域追求审美艺术形式的突破,而孟涛,似乎已将他的艺术创作转向表达我们这个人类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人与环境如何相生?

  只是表现了人与生灵和环境关系紧张的孟涛,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当代最优秀的画家之一了,因为单是他对色彩罕有的驾驭能力,单是他在色彩中泄露出来的高贵细致的灵魂气息,就可以使他获得这些认可与尊敬。但是,当我们凝视孟涛的“羽咒”系列作品时,我们会突然感到,孟涛的诘问深不见底。

  一个无限迥远、无限神秘、无限缠缚、无限舒卷、渺渺茫茫、无涯无际的世界,突然向我们蔽开,我们错愕呆立,一切都仿佛被神秘禁制,不动、不语、不思,只能谦逊、虚心、虔静的聆听画中的悠悠天音,是经声?是梵唱?“羽咒”,似乎便是“宇宙”,而这个宇宙不是空虚寂寞,不是人,不是太阳星子山河大地,是无边无涯变化没测的蓝:天空蓝、孔雀蓝、宝石蓝、深蓝、浅蓝;还有悸动不安而又节制内敛的橘红、暖红、通红、褚红、橙红、琥珀色、鹅黄、赭黄、嫩白等等,还有许多难以命名的色彩,千变万化、美不胜收,仿佛是色彩的春天到来了,万千种色都从沉睡中醒过来,汤汤洋洋、生机蓬勃的出来活动筋骨。每个色彩似乎都是一门乐器,无数的色彩们正演奏一场斑斓盛大的交响曲,这曲子的内容秘密而深邃、甜美而惆怅,只可静听内享,不可描摹他说,而那突然一束、一匝、一抹、一绺或一缕拉丝般的羽光,犹如从众多乐器中忽然独自拉高的小提琴声,辉煌灿烂却又内敛抒情,直透每个音波的末稍,无论高低轻重、细小宏大,间奏停歇,每个音符中都蕴藏着一种辽阔而深远的张力。

  如果说康定斯基的画中隐隐有小号、提琴、钢琴或双簧管、小夜曲、即兴抒情的旋律的话,那么孟涛的羽咒系列画中就回荡着贝多芬、德彪西、斯拉文斯基一般的交响曲,它演奏的不是人的命运,英雄的命运,是一切生物、一切存在物的命运,是宇宙现场。

  正如印度护法大师在《剑轮修心法》中所说:

  孔雀在毒草丛中昂首阔步,

  无视于邻近美丽的药草园。

  孔雀并不喜爱药草园,

  但却因吃毒草而茁壮。

  勇敢的菩萨身处红尘俗世中,

  也如此行道。

  尽管世俗之乐赏心悦目,

  但是勇敢的菩萨却不为所动,

  他们在苦难丛中成就。

  …………

  菩萨如孔雀一样以毒为食,

  化毒为修行之本,日益茁壮于生活之林;

  广纳一切境,力破贪执障。

  这,是何等的悲心宏愿?

  无疑的,作为时代最敏感的神经之一的孟涛的心,也如此一般承受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磨难,正视自然的律吕,勇敢的背负神明给予人的命运,宛若希腊悲剧中的英雄。

  而孟涛这本画册中的画的色调和物象,则是他近期心境的再现。通过象征时代之心(或良知之心)的孔雀(心鸟),通过表现灵魂之色(孔雀蓝是主色)“孟涛蓝”等等元素的整合,孟涛将深具天分的艺术才华和内心修养融为一体,完成了当代罕有的艺术朝圣之旅,他的生命由此而象一颗深藏在茫茫人海中的珠贝,正释放着他圆润的光辉。

  他的《蓝色家园》等系列画中的孔雀,有的虽在受难,却安美吉祥,仿佛正在美丽的涅槃,有的似乎已获得新生,开始做温馨谐和的梦;孔雀安祥、恬静、灵气的神态和梦一样的氛围(这是孟涛独创的画法,用透明油画技法表现中国水墨画的韵味),好像在诱惑我们去创造一个个理想的生活乐土:

  在那里,房屋被青翠的树木掩映,天空荡漾着晴丝,清凉的水潺潺而来,汩汩而去;红砖碧瓦或白墙灰顶的屋内大堂的壁上悬挂着孔雀图,细细袅袅的沉香在因岁月而发亮的原木家具上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空气中渗透着温馨、甜蜜和闲适,一切都是美丽、富饶、宁静、宜人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孟涛之所以选择孔雀和蓝,其实是他心灵的的本能,孔雀是灵魂之鸟,孔雀蓝则是秘密而悠远的神界之色,当人的意识与神界或空性取得联系与交换时,常怀慈悯的心意自然会呈现蓝色的光谱。因此,我们可以猜到,孟涛的心一定去到过无明之处,呆想过神明与空中妙相。那种时刻,心思自由畅达,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与心联动,互为转化,因而有了“孟涛蓝”,有了孟涛“羽咒”系列中的色彩盛晏,有了孟涛写景与画鸟中拉丝般精微锦绣的高贵质感,有了他弥散在画中的灵魂的光华,有了他透明如蝉翼的蓝色的家园梦。

  如此,孟涛似乎在用画布展示一个时代的心灵史,它的伟大动人已初露端倪,它的天才正在绽放,这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领域里最值得深切期盼的重要事件之一!

2014.12.9 于仁境室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无此用户[490])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