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海外】香港五大艺术品收藏家 繁荣本土艺术生态

2015-02-03 10:20:22 未知

  去年香港巴塞尔期间,超过100个大大小小的艺术展在香港各地展出,它已经将香港这座著名的亚洲城市变成了备受全球关注的艺术集散地。“拉里名录”列举了立足香港本土的五大藏家,并阐述了他们对繁荣香港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

  林伟而(William Lim),香港建筑师

  除了是一位获奖无数的建筑设计师、艺术家,林伟而的另一个身份则是来自香港的艺术品收藏家——自2003年开始,林伟而收藏的艺术品超过200件。他在其近期出版的新书《The No Colors》中全面呈现了自己收藏的50余位香港本土艺术家的作品,同时还对香港当代艺术的整体氛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配合香港巴塞尔所做的一系列藏家项目中,就包括了林伟而参与的研讨会。

  莫妮卡和马克斯•博格夫妇,瑞士籍藏家

  瑞士籍藏家莫妮卡和马克斯•博格夫妇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艺术品收藏并逐渐形成规模,他们收藏的作品大多来自欧洲、美国、亚洲知名艺术家。2005年开始,马克斯夫妇移居香港,并开始将全部心思倾注在了亚洲当代艺术品收藏上。目前,莫妮卡和马克斯夫妇已经收藏有120位艺术家创作的1000余件当代艺术作品。这些艺术家现如今已经成为国际上炙手可热的大藏家,他们的作品甚至是“一件难求”。2013年,博格夫妇的部分收藏在香港牛棚艺术村展出。

  刘家明(Alan Lau),香港藏家

  大概在八年前,刘家明开始收藏颇具争议的“九龙皇帝”曾灶财的涂鸦作品,并逐渐发展起来了自己的当代艺术收藏体系。2013年,刘家明将自己收藏的英裔德国艺术家提诺•塞格尔的作品“Guards Kissing”捐赠给了位于香港M+美术馆,同时也成为向美术馆捐赠重要艺术品的第一位香港藏家。目前,刘家明是泰特美术馆亚太区购藏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同时还是香港Para/Site艺术空间的董事。

  刘銮雄(Joseph Lau),香港大亨

  福布斯曾为香港大亨刘銮雄的身家估价43亿美元,不仅是大中华地区最大的房产投资商之一,更是一位艺术品收藏史长达三十年的艺术品大藏家。在其收藏的现当代艺术藏品中尤以安迪•沃霍尔的作品最为有名。2006年,刘銮雄在纽约佳士得以1730万美元的价格竞得安迪•沃霍尔的代表作“Mao”;2007年,他又豪掷3920万美元在苏富比拍下保罗•高更的“Te Poipoi”,收藏实力可见一斑。

  郑志刚(Adrian Cheng), K11 艺术基金会创始人

  郑志刚毕业于哈佛大学,之后将工作重心转向了视觉艺术领域。作为亚洲显赫实业家族的继承人,郑志刚非常具有商业头脑。2009年,他创办了第一家艺术购物中心“K11”;2010年又创立了“K11艺术基金会”,之后又陆续将“K11”开设到了包括上海和成都在内的中国内地。2012年,郑志刚也被邀请加入了泰特亚太区购藏委员会。

(责任编辑:张天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