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筝老手艺遇到传承难题
2015-02-03 14:34:33 苏华宾
在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内,有一座古筝坊,坊内有四位制筝人:70岁的刁兆玉,66岁的刁望河,64岁的李钦民,44岁的刁兆霞。其中,刁望河与刁兆霞是父子。三位老艺人与古筝打了一辈子交道,见证了民间筝乐艺术从巅峰沉入谷底,与之相伴,也亲历了手工制筝工艺的日渐衰微。虽然刁兆玉、刁望河两位老人已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但青黄不接,后继乏人,让他们对手工制筝工艺的传承不敢乐观。
郓城县唐塔社区刁庄村刁庄古筝制作始自明朝初年,历代传承,至今已600多年。到刁兆玉、刁望河、李钦民已是第24代,同村已故老人刁秀欣是三人的师傅。刁庄古筝历来不传外姓,李钦民是师傅破例收的弟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人学习制筝,那时古筝在乡间还不稀奇。郓城县号称“书山戏海,琴筝之乡”,早时逢年过节,庙会集市,都会搭台唱戏。琴书、坠子戏等都有古筝配乐。“不愁没有买家。”刁望河回忆说。
后来改革开放,刁望河等人承包了村里的木工组,专职做起了古筝。制筝,在当时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手艺。“瓦工一年挣千余元,我们一年能挣四五千。”有钱赚自然不愁手艺失传,几位老人的孩子也都跟着学会了制筝。
机械筝挤占了市场
上世纪80年代,刁兆玉和李钦民除了制筝,还负责跑业务,给客户送筝。一年冬天,给北京东方歌舞团送筝,为了省钱,刁兆玉把李钦民送到济南,由李钦民一人带着两台筝进京。古筝娇贵,为了避免车上人多磕碰,李钦民专门买了两张座票,想着一个座位坐人,一个座位放筝。等上了车,车上人多的难以移步。李钦民抱着两台筝不敢硬挤,只好斜倚在靠近车门的洗手池边,一左一右护着两筝。
在李钦民看来,送筝所受的苦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后来越来越多的机械筝充斥市场,很多人不懂辨别古筝品质高低,只图便宜,让刁庄古筝的市场之路越走越难,上世纪90年代末,刁庄古筝厂停了产。
校企合作难救老手艺
2006年,刁庄古筝等来了转机。由宋江武校建设的水浒好汉城寻求与刁庄筝厂合作,水浒好汉城负责提供制筝场所、材料、市场与销售,几位老艺人负责制筝,其它一概不管。
可以专心制筝了,三位老艺人本想把老祖宗的手艺好好传承下去。“每天六七十元的工钱留不住年轻人啊。”刁兆玉说。看似简单的一台古筝,需要10个工,水浒好汉城以700元的价格回收,算来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对于三位老人倒也可以,但对于年轻人,就没有了吸引力。
刁庄古筝学问多
“刁庄古筝不传外姓”的古训已破,但即便如此,刁庄古筝依然后继乏人。刁望河说,一方面因为挣钱少,年轻人不愿学。另一方面刁庄古筝制作看似简单,实际上有很多学问,想要学好,需要多年的实践积累。
以材料论,古筝面板为桐木。“制作工艺流程很复杂,仅组装一项就分为扣框、串门、上乐山等十一道工序。”刁望河说。
烘烤是郓城制筝的绝密工序,把一块长方形的木板烘烤成一定弧度而不开裂,全靠经验。有时,一块板烘烤几天之后,即使有几微米的变形,也会前功尽弃。而点火的忌讳也非常多。这些都是刁氏作坊祖辈传下来的规矩,虽然他们也说不清原因,但是做出来的筝音质优美,音域也更宽泛。
刁望河说,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古筝,采用统一的范式机械制作,根本不顾及差异,音质难以保持长久。下午5点,到了收工的时间,三位老人迈着缓慢的步伐走出水浒好汉城。“三个老家伙,说不准哪天就可能聚不到一块了。”刁兆玉不无感伤地说。
(责任编辑:于俊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