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创作中的一些思考(一)
2015-02-05 15:00:25 刘剑伟
—— 关于《窑洞组画》
刘建伟,1963年生,祖籍河南省尉氏县,汉族,1987年毕业于中州大学美术系,1991年至1993年在河南大学攻读经济学研究生,1995年至1998年在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油画研修班进修深造,1998年调入郑州画院任专业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现任河南省书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曾被浙江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郑州美术馆等多家艺术机构收藏。曾出版当代中国美术家中原画风油画卷刘剑伟专辑。
油画创作中的一些思考—— 关于《窑洞组画》
二十多年来,我每年都会有相当长的时间在黄土高原上生活、写生。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那里的一切都早已溶入到我的情感和生命里!那里是我艺术生命的源泉。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朴素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正所谓“朴素而天下莫与之争美”。黄土高原就具备这种美的品质,也正契合我绘画艺术中对于“朴素”和“崇高”的追求。她是那样的吸引我,使我不厌其烦去描绘她,歌颂她,在那里画出了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得到了业内同仁的赞许。很多朋友建议我不但要画出好作品,而且一定要写出创作体会来与大家分享。所以,我这个不善言辞的人就只能有感而发,将一些创作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河洛之春》NO.1 刘剑伟 130X180CM 2013年
黄河在它的中、上游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在中国中部偏北,包括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河南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这里产生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那么黄土高原就是中华民族的父亲。他就像族群中的一位长者,朴实温情,沉默不语,以伟岸的身躯屹立在世界东方,是中华民族坚强性格的象征。黄土地上孕育出了我们优秀的中华民族。我们的祖先是从洞穴中繁衍生息,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是黄土高原上居民的主要住宅形式,也是一种高度环保的居住方式。它利用黄土质地均匀、层理不显、富含钙质、具有一定的胶结力、不易崩塌的优势修建,所需建筑材料少、工匠少,施工便利,具有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的特点,既节省土地,又不破坏自然风貌与生态环境,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思想。在这古老的黄土地上,座落着无数的窑洞,有的大如城堡,有的小似地宫,不仅是当地居民栖身的理想之地,而且形成了一道道别具特色的人文景观。窑洞庄院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浓缩了黄土地上人民的独特风情,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窑洞是人们生活状态的缩影,是文化的缩影。关注它们的状态就是关注社会的发展。他们中有的是孤零零的窑洞,有的则是两三孔甚至是五六孔并排在一起的窑洞建筑群落,外型和位置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有的如父子,有的如兄弟,主次的分布反映出长幼有序的中国社会关系,同样也透漏出中国文化的特质。
《黄土地上的阳光》 刘剑伟 114x162CM 2002年
然而现在,随着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的加剧,黄土高原成了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稳定的地形正在遭到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逐渐恶化,如植被减少,气候变干,土壤遭到侵蚀。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世世代代居住在窑洞里的人们正在逐渐搬迁到新建的楼房中,而因年久失修而坍塌的窑洞越来越多。看着这些承载着民族记忆和岁月年轮的窑洞一天天的减少,真的是让人心痛!你看,阳光照耀下的窑洞发出金灿灿的光芒,似乎在向观众展现出他夕日的辉煌,这种光芒且带有几分即将消失在时光长河里的感伤。就像一位年迈的老人在慢慢向世人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出于对这种亲切而明静的美所感动,我产生了以艺术的方式记录下它们的想法。于是《窑洞组画》成了我创作的又一重点,希望将这些美好的情感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老家》之一 刘剑伟 80cmX80cm 2006年
中国绘画讲究“画中有诗意”,这种“诗性”的表达源自于作者心灵的感悟。意境不仅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客观景象的统一,更是无限境界与有限形态的统一,是虚与实的高度统一。意境的产生是突破自然景物的有限形态从而提升到宇宙本体的无限境界,其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无限境界的开拓和展示方面。
《暖冬》 刘剑伟 130x130CM 1998年
在黄土高原采风的过程中,我一次次被它独特的自然、朴实的美打动。深厚的黄土层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也是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象征。在这黄河边、黄土地上成长壮大起来的黄皮肤的中华民族对黄色有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除了亲切,还包含着尊崇和敬畏。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最高贵的颜色。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封建社会里,是只有皇家才配得上运用这种色彩。而黄土窑洞在阳光照耀下发出耀眼的黄色正是这种颜色。作为世世代代黄土人居住的场所,窑洞寄托了我们民族美好的历史记忆,能够把窑洞精神表现好不但是对民族文化的褒奖,更是精神上的传承。我用心灵去感受,带着崇敬的情感去塑造这些无声的艺术形象,试图赋予画面以文化和哲学的思考。无论是山水沟壑还是场院窑洞,我都是把它们当作自家的长者对待,在作画的过程中不断与之作精神上的对话交流,所以作品中渗透着我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一孔孔窑洞、一个个庄院就像一位位老人一样,各有个的性格,各有各的情绪,如何去把握这些情感全靠作者对对象的感悟。我从现实风景中提炼出理想画面,并在作品中强化他们理想化的特征,把每一孔窑洞都当作一个有思想的人物来认真描绘,以情感调动画笔向观众娓娓讲述它们各自的故事。以笔记式的手法生动记录下真实的生活场景,通过贴在门上的火红的春联、栓在门口的小狗、缠绕在墙上老化了的电线、放在佛龛里的供果等这些生活的细节,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
《青龙背》 刘剑伟 114X146CM 2012年
好的艺术作品不仅要明确表现什么,而且更要关注表现方法。通过相应的艺术形式将立意传达给观众,引领人们的审美理想。换句话说就是要有“自觉意识”,要对技法的本质、形态和价值有自觉认知。毫无疑问,中国油画应该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习惯,融入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美学元素,具备中国的美学精神。“自然而然”是艺术创造的最高法则。在中国画中,无论是“斧劈皴”、‘“披麻皴”、“雨点皴”等皴法的创造,还是“高古游丝描”、“铁线描”、“钉头鼠尾描”等线描形式的创造,都无非是针对某种描绘对象表现方法的贴切总结。油画绘画性强,加之很少有类似中国画“皴法”、“描法”的技法总结,给画家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空间和创造可能性。我广泛吸收西方艺术和民族传统艺术中的养料,但决不盲目追随某家某派,而是根据描绘对象的不同,去寻找合适的技法语言,从新的艺术实践中撷取营养来丰富自己的绘画经验。
刘剑伟《老家》NO.20 140×190cm 2012年
《窑洞组画》大多是现场完成的写生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我尊重客观存在,尽量摒弃概念化的描绘,以严谨写实的手法塑造对象,以精准丰富的色彩体现油画的材质美,力求表现出真实、美好的理想家园。画面在以黄色为基调,造型和色彩力求单纯质朴,流露出中国人顺其自然的精神境界。在表现技法上,我针对黄土地肌理较粗、斑斑驳驳的质感,运用因子和谐的色彩对比方法,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屋漏痕”、“斧劈皴”等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手段,层层皴染,色层与色层之间相互映衬,丰富耐看,不仅表现出雨水冲刷后,在黄土表面留下的班驳痕迹,表现出黄土地的厚重视觉美感,而且在艺术内涵和语言形式上呈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另外,我借 “以书入画”的用笔理念,将对书法的理解运用到“电线”、“树枝”等线的造型上,增加书写性,突出了画意,体现出流动的美。形式美的创造从根本上是为了意境的传达,意境也只有通过形式美的构造才能得到真正体现。在画面中,黄土地的深厚永恒美与“电线”、“树枝”的轻盈流动美形成强烈对比,相互衬托,表达了人们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
《阡陌》 刘剑伟 130X180CM 2001年
其中,作品《阡陌》以艺术的手法展现了一组黄土高原上的美好家园。画面在俯视角度下展开,构图上注重点、线、面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土地、院落、残雪这些大的几何块面分割增加了画面层次感,小路、树等线的穿插有效地沟通了相互之间的联系,使画面丰富耐看。残雪的分布打破了画面色彩的单调和沉闷,场景中的物品用具都做了细致刻画,点缀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也体现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品《老家》以肖像画的形式描绘了一孔老窑洞。窑洞的造型占据了整个画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熠熠的光辉。进出窑洞的门在画面的中央,这种对“虚”的巧妙处理不仅衬托出了黄土地的厚重形式美感,而且给观者留下了的很大的想象空间,提升了画面的趣味性。
《沁园春》NO.9 刘剑伟 165X120CM 2012年
作为一个从事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画家,我早已经习惯了用绘画作品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动,加之写实绘画已占据了大部分的精力,很少能有时间把这些感动以文字的形式传达出来。在这里,我将这些内心感受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也希望能够借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为今后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秦连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