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专访迈克尔·克雷格-马丁:色彩成为我的标志 源于我对它的畏惧

2015-02-09 08:44:16 莫菲

  此次展览的第一项工作,是不停地刷墙,直到墙面变得雪白。2月2日,当连眼睫毛都染白了的迈克尔·克雷格-马丁身着一身笔挺的黑西装,酷似“黑衣人”般静坐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展厅内一把深色靠背椅上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他身后色彩丰富的作品就是他最好的语言。

  迈克尔·克雷格-马丁,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但如果说起他的学生——达明安·赫斯特、翠西·艾敏等如雷贯耳的当代艺术家名字,恐怕许多人都更熟悉。因此,执教过“年轻英国艺术家(YBA)”群体的迈克尔·克雷格-马丁,也被人们成为“YBA教父”。

  克雷格-马丁先生身形魁梧,虽然满头白发但步伐矫健,逻辑清晰的谈吐和儒雅的风度一点也不像74岁的人。他出生于都柏林,成长并求学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系,上世纪60年代中期回到欧洲后,他迅速成为第一代英国观念艺术家中的领军人物。2015年克雷格-马丁中国巡展“此时”首站于上海开幕,42张近期作品向中国观众揭开了这位“YBA教父”的神秘面纱。

  让克雷格-马丁先生声名鹊起的,是其1973年创作的《一棵橡树》。当这件作品刚问世的时候,很多人不感兴趣,过了几年之后大家对这件作品的兴趣越来越大。“随着作品越来越有名,现在已经有了维基百科的页面。”克雷格-马丁先生则认为,观点的两极分化才是有趣的。“作为一个艺术家,要习惯负面的评价。如果人人都说喜欢我的作品,我也不高兴,那这件作品就没有意义了。观众的理解让作品完整。”

  虽然《一棵橡树》奠定了其艺术地位,但谁也没有想到此时迈克尔·克雷格-马丁却突然转向。此后,克雷格-马丁先生专注于创作物品的图像,1978年,他开始绘制日常生活物体,以物品为主体创作线条画,每次都尝试一件不同的物品:耳机、鼠标、椅子、滚漆筒等——他以尽可能简洁的方式将它们转化为素描、绘画和钢雕塑作品,在画布和铝板上,造型大胆的图案和斑斓明丽的色彩碰撞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组合。如今,英国《每日电讯报》称他为“寻常事物的大师”。

  色彩是克雷格-马丁先生的标志,可这一切却源于他对色彩生畏的情感。学生时代,克雷格-马丁先生就表现出了对色彩的痴迷,但让他苦恼的是:无法在自己的创作中运用色彩。“我深感自己无法运用色彩,因我不知如何以既非随心所欲,又非装饰性的方式去用色。作为一名观念艺术家,我希望自己作品的各方面都显示出清晰的目的性——不是理由,而是目的。色彩似乎不能满足这一宏愿。”那是遇到必须使用色彩的情况时,克雷格-马丁先生会坚持使用更为保险的黑白二色。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克雷格-马丁先生尝试把一整个房间涂上浓烈的颜色,之后又把好几个房间分别涂成了不同的电光色,直至此时,他才真正打开了另一扇窗。

  “黑色线条超然而中性,明丽的颜色不仅赋予它们情感冲击力,而且也让它们变得更具体、更特别、不再那么广而泛之。每一种颜色都具备与其他颜色同等的情感力度、表现力和心理感染力。”通过克雷格-马丁先生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特别喜欢强烈的颜色,但是他并不会滥用色彩,他尽可能地用最为纯粹的颜色去表达。为此,他积累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符号素材库,这个素材库并不庞大,常用的不超过20个,但却能经他搭配组合之后表现出异常丰富的视觉与意义潜势。无论是在架上绘画、雕塑,还是空间艺术中,他都遵循这个准则。

  矿泉水瓶、眼镜、礼帽、熨斗、沙发等,这些经过色彩加工的日常生活物品出现在克雷格-马丁先生的绘画中,进入展厅,更像是进入一幅当代生活的画卷。每个物件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并会经常使用的,这些日常的平凡之物生动地体现了当代生活的复杂性,每位观众都可以将这些图像与自己的联想、记忆和价值观联系起来,这种没有任何困难的阅读已经超越了文化和地域的界限。

  “如果画出来后,大家都不知道所画物品是什么,那我是不会画的。”在物品的选择上,克雷格-马丁先生特意选择辨识度高、人工制造,且具有可重复性的物品。比如,管道这类并不能直观辨识的物品,他不会选择。他用机械感非常强烈的线条提示当下一种正在被我们渐渐遗忘的观看方式。

  近两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克雷格-马丁先生开始了通过计算机创造图像的工作方法。他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建模,在他的电脑中存了几千张数字绘画,当这些绘画需要成为真实的作品时,他就将数字模型输出,然后用可弯曲变形的胶带刻画粘贴出真实的作品。正是这种有趣的创造过程,让克雷格-马丁先生发现了更多绘画的表现力,正是在这种工作方法中,他越来越关注观看的意义。

  看,是克雷格-马丁先生特别强调的,他认为自己并不是在绘画,而是在创造图像,一种真实的物,以及他用线创造出的物。在画面中,克雷格-马丁先生只给出非常有限的一些信息,他有意削减作品的信息量,甚至连作品名字都统一为《无题》,而且他拒绝给作品加标签。即便如此,观众通过线条也可以读出画面,激发这种天然的观看本能正是图像存在的意义。“如果作品不具备图像转译的能力,人们就无法把图像转移成真实的东西。其实这种识图能力每个人都具备,只是现在很多人都忘记了。”克雷格-马丁先生说。

  简单,是迈克尔·克雷格-马丁对待绘画的方式,这种简单提供给公众一种更为直接的观看方式,而这种简单也是他对艺术的态度。不喜拐弯抹角的克雷格-马丁先生也极不喜欢使用艺术术语,且始终相信应该用清晰而直接的语言来谈论艺术。采访结束后,有人上前问他“如何才能教导出一批如此成功的学生”,身为“YBA教父”,他的回答却是:“我没有办法教一个人变成艺术家,因为成为艺术家不能靠学位和文凭。我要做的是让学生们相信自己,并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我对学生们说,要想成为艺术家,就要找到自己最真实的声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长,应该坚持去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