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际交流重在学术对接
2015-02-09 09:01:38 冯智军
偷糖小贼(油画) 1885年 蒙卡奇
1月29日,“蒙卡奇和他的时代:世纪之交的匈牙利艺术”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以蒙卡奇的创作为主体,同时展出了其追随者的作品,51幅油画作品呈现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匈牙利艺术的绘画艺术及潮流。北京画院美术馆和匈牙利国家美术馆的首次合作也由此正式开始。今年4月,由北京画院收藏的齐白石作品也将赴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在匈牙利国家美术馆举办“天然之趣——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
国际间的艺术交流,不仅仅是把我国的优秀艺术推广出去,还包括对西方经典作品的展览引进。而西方的展览进入中国,这几十年间也从早期“只要有国外的展览来就很高兴,到现在要选择最好的展览”,所以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说,输入展览已经达到一个新的状态,关键是对好的展览项目的选择。
蒙卡奇是谁
蒙卡奇作为19世纪欧洲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因其批判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被誉为匈牙利史上最伟大的画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蒙卡奇的作品就曾在北京、上海巡展。
1954年,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就发行了《匈牙利画家蒙卡奇的艺术》。虽然这本薄薄的小册子里大多数图片都是黑白的,但在那个年代能被单独成册出版,足见蒙卡奇当年在中国的影响。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介绍说:“他的艺术视野是很开阔的,同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这些国家最高水平的油画是同一个等级的。他对东欧的艺术,包括对中国的油画艺术都很有影响。”著名油画家靳尚谊也坦言:“我上世纪50年代学油画的时候,就了解了匈牙利的艺术,特别是蒙卡奇的艺术。” 著名油画家詹建俊也表示,“我们今天的很多绘画有照片化的倾向,蒙卡奇的作品有很强的绘画性,我们缺少对这种非常精到、深入的艺术语言的多方面把握。”
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分析说:“目前中国艺术界在历史画及现实主义领域,都面临着一个价值判断和选择的问题。时隔半个世纪,蒙卡奇的作品再次来到中国,不论是其历史的厚度,还是现实的意义,都对中国画坛的主题性创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两个“木匠”间的交流展
2014年7月,王明明受匈牙利国家美术馆馆长拉斯洛·班之邀,首次赴匈牙利布达佩斯进行学术交流。短短的几天行程,布达佩斯几大博物馆丰富的藏品及匈牙利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行最大的收获就在于欣赏了匈牙利国家美术馆长期陈列的大量米哈伊·蒙卡奇的经典原作,这成为今天在北京画院成功举办‘蒙卡奇和他的时代:世纪之交的匈牙利艺术’的契机。”
而齐白石对于匈牙利的观众来说,同样也不陌生。早在1930年,齐白石的作品就曾在匈牙利展出过。“蒙卡奇和齐白石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们都是木匠出身。而且我也没想到,齐白石在匈牙利有那么大的影响,匈牙利美术馆的同行们谈起齐白石会有那么深的感情。”王明明深有感触地说。
正是基于这样的了解,所以仅仅半个小时,王明明就同拉斯洛·班谈成了这两个展览的合作。北京画院美术馆将带去匈牙利的齐白石的作品约100件,涵盖了齐白石早、中、晚期的作品,而且从草虫、人物、山水到图稿都有涉及。
展览交流不要“一厢情愿”
正是由于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两国间的艺术交流,使得中国艺术界早就对蒙卡奇有了记忆,而且匈牙利国家美术馆里也很早就有了齐白石的作品收藏,才使得今天的交流这么顺利。对于这次的交流活动,吴洪亮称之为“文化上的记忆在今天的发酵,这不是一代人的事,而是数代人的事。正是有了早年的种子,才会有后面开出的花,我们这个展览就是其中的一朵”。
吴洪亮认为,交流办展首先应该熟悉西方的美术馆制度和运营模式。在西方,美术馆是一个学术机构,它们希望的是美术馆和美术馆,或者是博物馆和博物馆之间学术上的对接,要了解对方的要求和希望建构的内容,不然对接时就会有很多盲点。“西方的重要美术馆,并不是我们拿着展览去就会要。它们的特点是需要你的藏品,主动来找你,而不是你送一个展览来租场地。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自己做得足够好,比如我们对齐白石的研究,不仅要对他了如指掌,还要把齐白石放在国际体系里边研究清楚了,将信息进行有效的传播,别人就会主动来找你。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有着大量的中国文物收藏,让他们通过研究中国作品帮我们宣传中国文化,不比我们花钱去推广效果更好吗?”
“应该寻找一个相对平等、公平的交流方法,现在是文化和美术馆需要做细的时代,很多交流,其实走向了一厢情愿的误区,这种状态需要改变。”吴洪亮说。
(责任编辑:吕雪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