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他们眼中的姜吉安(二)

2015-02-11 10:28:08 未知

欧阳昆仑 藏家

  传统的“优雅”

  我和姜老师的初见,其实是和他的作品偶遇。在2013年的“艺术北京”上,姜老师的“剩余价值”系列中的《烟斗》和“光影”系列中的空间装置《两居室》吸引了我。后来见过姜老师几次,在我印象中,他的含蓄的外表之下,蕴藏了太多炙热的能量。同时,其观念的革命性和逻辑的严密性,通过精准的表达能力得以完善,也是其冷静内在的外化呈现。

  在“剩余价值”系列作品中,需要去烧铸、破碎、研磨等工序,而将矾调制成颜料,最后将颜料渣再铸成雕塑。在此过程中,其物质形态甚至物理形态的层层变化,将颠覆和“暴力”的方式隐退在“优雅”背后。这种“优雅”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和东西方文化交融上的。同时我也发现,“剩余价值”系列就是个中转站,是古今东西方文化的连接点之一,也是物质能量转换的节点。姜老师借工笔媒介“还魂”——还艺术自由、革命的魂,这种能量能够打动观者,让观者能感觉到艺术家充满势能的精神理想。

  另外作为京剧票友的姜吉安对于戏曲的喜爱,也是其巨大内在能量的一个外化的出口。我们无论从艺术品本身,还是艺术家的角度,都能够感受到这种极具感染力的能量。姜吉安是一个敏锐的艺术家,他可以在对过去的回望和对未来的预见中将自我抽离出表象之外。艺术家的学养越深厚,其鸟瞰的高度也就越高,就像黄河九曲十八弯一样,如果你站得够高就能够辨别黄河东逝之壮烈。姜吉安知道自己要向哪个方向走,对于他来说所有的弯路都不是弯路而可以变为直路。

王新友 偏锋新艺术空间负责人

  传统与当代的奇点

  记得我和姜吉安是2008年通过朋友认识的,我对于姜老师是未见其人而先睹其作。对于其早期作品《光与影》、《恍兮惚兮》等印象深刻,而2008年再次看到他的工笔新作《几何》与《对话》等作品时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姜老师对于绘画的探索一直都是在不断深入的,可以说姜吉安是一个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当代的艺术家。在创作中,姜吉安是一个非常严谨和学者型的艺术家,甚至可以说在学养上他并不比有的批评家逊色。其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造诣与深厚的学养,使他的创作站在了一个高点上,并且使其的创作不断活化,保持创作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姜吉安作品的认知也会不断深入,而他对于新水墨的贡献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在对于材料的运用和艺术表达层面,姜吉安打破了人们对于工笔画惯常的认知,扩大和丰富了我们对传统的认识。同时姜吉安对于媒介的使用以及对语言的创造,也有其独到的介入传统的方式。

  在生活中,姜老师是一个对艺术非常真诚的人,无论是和朋友交流艺术还是和年轻人讨论创作,他都抱着真诚而积极的态度。他的生活态度是简单而不浮躁的,这也成就了其作品内化、深入并带有批判性和思考深度的气质。

  我想对于一个好的艺术家,并不能将其简单地纳入到某个媒介或板块里,无论在新水墨、新工笔、甚至当代艺术语境中,姜吉安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面貌和极高的识别度。

(责任编辑:周远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