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把篆法演画法 尽写华滋显阿娜
2015-02-12 09:02:23 未知
结识泽石兄是几年前的事了,这之前在朋友画廊中见其画的几幅水墨花卉条屏,灵秀大气,颇有大家气象。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画家张泽石的大名。09年,在北京的一次朋友小聚上得见其庐山真相。真诚、含蓄、文雅是我对他最初的印象。从相逢、相交到相知,这些年一路走来,亦师亦友、收获良多。品茗赏花、踏青会友、展观名画、谈艺论史,点滴间受益非浅。从谈书画到古玩、从谈收藏到鉴赏、从谈人文到历史,每每折服于泽石兄在诸方面丰富渊博的知识和独到精深的见地。尤对近现代书画的鉴赏与收藏勘与鉴定家比肩,这在同龄画家中尤为鲜见。
泽石的画属于传统水墨写意范畴,这不仅得益于他少时即临摹历代名家画稿,青年时期对传统的苦学不辍和坚持不懈,吴悦石、乍启典、崔如琢等大家的言传身教、答疑解惑更是让其在传统绘画道路上如虎添翼,义无反顾。对八大山人,徐青藤、陈白杨、吴昌硕、齐白石诸大师作品的反复临摹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神和传统绘画的无限魅力。 “一天有一天之感悟,一日有一日之收获”并浸润于此十几年,甘于寂寞、乐此不疲,其精神让笔者动容。
水墨写意起源甚早,可以说几乎贯穿整个中国绘画的历史,南朝张僧繇,五代梁楷,画圣吴道子,泼墨鼻祖王洽等写意圣手,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至宋元法备气至,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李营秋、范华源、苏子瞻、石涛、八大山人等可谓大师云齐,巅峰叠出。创造出灿烂的以中国文化为根基的独具东方韵味和审美的独特画种。并屹立于世界艺术之巅,长盛不衰。吴昌硕、齐白石、黄滨虹三位承前启后的大师的出现开近现代写意画风的先河,影响深远。后继者潘天寿、李可染、李苦禅、吴悦石乃其成功典范。
“取法乎上”,泽石的花鸟画受吴、齐一派影响较大,并上追青藤八大,形成沉厚大气,苍润相济的艺术风格。“直把篆法演画法”在绘画中融入其篆书笔意,其线条醇厚质朴、苍古老辣。一眼望去似一老者所画。除其对传统水墨的独特感悟外,其书法功底可见一斑。用墨取法八大、老缶,得其韵至。画面酣畅淋漓,空灵华滋。其挥洒处不离法度、细微处耐人品味。近作《水墨梅花》四条屏,用笔皆带有篆意。枝干线条浑厚凝练、行笔迅疾、神完气足,与几年前不可同日而语。横幅丈二水墨荷花,画面浓淡兼施,苍润相济、墨气淋漓,意境深沉,凸显其驾驭传统笔墨之功力。
其花鸟章法之布局讲究大开大合,强调画现的气势和艺术感染效果。加之辅以长款大题与画面相得益彰,气势非凡、古意盎然。
泽石的山水画几年前鲜见,近来生产颇丰、并时有上佳之作。其原自早年在山水画上下的苦功。其初临清四王、元四家至石涛、石溪后归于龚贤、黄宾虹,其尝曰:“积墨实为中国画的一道难关。宋元后多不得法,唯明季龚柴丈,近人宾虹叟,吾师吴悦石得其正脉”。所以在积墨山水上其用功最深且初见端倪。《溪山放舟》图轴,用墨浓重、浑厚华滋而层次分明,空虚灵动,全无闷塞之感。正如题画诗言“好山幽居出,全借墨华浓。”《秋山归牧》图,近观线条纵横,墨块参差,远观主山沉厚,次山朦胧,云霞雾霭,一片化机,非得道高手不能为之。宾虹曰:“参差离合、大小斜正、肥瘦短长、俯仰断续、齐而不齐、是谓真内美”。正是这种“内美论”的支撑,泽石的山水画在一层层墨团团、墨线线里幻化出一片天地之大美。
说到泽石的绘画,就不得不提一下其书法。尽管其谦辞曰“书法乃平日课徒之练习,无足评论”。然观其所篆集石鼓字楹联,笔意浓厚遒劲、气息高古深遂、墨色浑厚华滋,有篆书大家之气象。书龄虽短,却悟性极高,直入堂奥。比之于当代篆书名家并不输其右。其行楷初学颜真卿,后学钟繇、吴昌硕,笔意连绵奔放,极具动感。正是这种山水、花鸟、书法的相互融汇,相互生发,使得泽石写意画有超越常人之处就不足为怪了。
古人云“人品不高,落墨无方”,亦云“人品如画品”。忠厚、踏实、热情、低调是我对泽石品德的总体评价。但也能看出他内心的热情奔放和桀骜不驯,这也是一个艺术家所具备的气质。正是这种品行,才使其所画有厚重、大气之感,也正是这种人格才能使其在绘画道路上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收藏界逐渐形成一种共识,一个能传世的国画家,必须具备扎实的传统绘画、书法功底,有专业的鉴赏能力,大胆的创造能力、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国学修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些在泽石身上似乎正在慢慢具备。余不敢妄言,泽石几年、十几年能成为名家、大家。但我相信泽石是不会让识者和收藏者失望的画家,真诚祝愿泽石在传统绘画道路上越走越远……
癸巳立秋草草于墨华堂
(责任编辑:杨红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