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采风实录
2015-03-04 10:19:54 未知
东滩:上山下塘、惊心动魄
2000年,上海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建成以后,父子俩就将镜头对准了这里的鸟类居民。短短4年里,他们专程去东滩拍鸟5次,每次都要花费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2003年12月,父子俩专程去拍白头鹤。
白头鹤容易受惊,非常难拍,早几年,张爸爸就有锅无功而返的经历。那次拍摄前5天,每天都能看到白头鹤飞过头顶,就是这么也拍不进镜头里,因为“它们一看到人影就飞走了”。根据这几天来的观察,张斌发现,白头鹤每天必要飞到大堤下的稻田里去。但向导满口都是“不可能的,我在这儿几十年了,从来没看到鹤飞到稻田里去过。张斌的嘴上不顶他,心里却坚持着自己的主张。
到了第六天,早上6点半他们就出发了,车子在东望公路上行驶,张斌的目光死死盯着两边的稻田。果然,远处就有模模糊糊的鸟影,一数竟然有百来只。等车子靠近,张斌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确实是白头鹤!
“那真的是激动啊,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白头鹤在收割好的稻田上觅食,在吃一些残留的稻穗。”
全车人小心翼翼地压低了身体,躲在稻穗堆中,慢慢靠近。很快白头鹤就有所察觉,扑打着翅膀,往后退了几十米;人们再接近,它们再起飞,最后在稻田上空盘旋了一阵子才飞走。张斌趁机一数,竟有160多只。
那天下午,他们又在附近的鱼塘里找到了这群白头鹤。当时,它们停留在芦苇丛后面,不大好拍。张斌当即决定下塘拍。“当时虽然没有带雨裤、雨鞋,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把裤脚管撩到膝盖就下塘了。”没想到塘里淤泥很深,尤其是一个排水用的凹档,一脚下去水就没到大腿。“幸亏手里拿着三角架,靠它撑着,否则的话连人带机器都可能要摔进水里了。”
这时的张斌也顾不了那么多,一点点往前靠,裤脚上全是淤泥,露出的小腿也被芦苇刺刺得血迹斑斑。就这样,躲在离白头鹤七八十米远的芦苇后面,他毫无迟疑地按动快门,一下就拍了几十张。
云南:天生我才,边拍边学
张斌对动物很敏感,眼睛非常好,他称自己是有天赋的。
上个月他去云南采风,在一座大桥附近,一天半时间里,他就看到了30多种不同的鸟,并且拍下了其中的十七八种,当地向导羡慕地说他是“怪物”,因为他在当地住了十几年都没看到过这么多种鸟。“在一般人眼里,很多鸟都是一样的,但在我看来就不一样了,也许形态差不多,可因为头上的斑纹不一样,就是一种新的种类。”
张斌相信,身为一个野生动物摄影师,摄影技术只占到一半,另一半就是对动物的熟悉和了解。每次,他拍到一种新的鸟类或者动物都会用心研究一番。如果是以前不曾听说的,他甚至会回来翻阅十几二十本书。其中一些是国外的物种,在中国还没被命名的,这时,他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开心。
(责任编辑:金俊)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