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唯理:羊城八景长卷是本土化创作的典型样本
2015-03-04 16:24:46 黄唯理
历代“羊城八景”系列长卷已经面向公众及同道展出了,作为参与者,我委实不便对创作水准作任何点评,尽管已经好评如潮了。面对长卷,我只想谈三点体会,且算是我一定时期的个人总结。
其一,对历史的追忆与恋旧的情怀是人类共同的精神生活方式之一。历史题材创作的态度与品位的把握,既体现了艺术家的文化自觉,也反映出其社会责任的承担。我以为,在历史题材创作中,画家不应仅满足于对风景的简单再现,把画幅当作看图说话式的表征,而应该在营造岁月氛围的同时,引领人们神游于现实之外的梦境,激荡起今天读者对历史图景的向往与想象。
其二,艺术家应思考,如何以更贴切的表达方式打捞起一定地域、一定时期的记忆。我所创作的是清初八景之“琶洲砥柱”。据记载,琶洲一带于明末清初已经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航道之一,也是海外商船从海入江进入广州的关键地带。我所选择的是虚实双生的处理手法,把广州特色的洲渚地貌及亚热带植物特色之实与水云一色之虚结合起来,力图使画面注入更多广州特有的风貌特点与人文气息。另外,我还选择“弃色重墨”,我想,这也暗合了清初山水画崇古、重笔墨的主流艺术风尚。
其三,这次的羊城八景系列长卷,其实也是一个岭南人文山水创作的重要个案。作者倘若不细心观察南方特色,很容易画成一幅毫无地域特点的普通山水画。地处亚热带之羊城有片片苍绿的嘉木,此地无高岳却河道密布,随见江渚平滩。羊城出雾气,雾气者,山水性灵之吐呐。羊城因嘉木而婀娜、因雾气而厚泽。所以,我们讲本土化创作,讲中国画的地域性品格,这次羊城八景创作不失为一个典型样本。
(责任编辑:凌媛玲)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