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水墨江南”新中国画之再解读之参展艺术家杨立奇

2015-03-06 16:47:58 文/王菡薇

驰骋于法度之中 逍遥于尘垢之外

  

杨立奇,1979年生于山东省招远市。南京艺术学院花鸟专业研究生,现在南京艺术学院任教。

  《花卉昆虫》  36*55 cm 设色纸本 镜心

  《虫趣》 68*46 cm 设色纸本 镜心

  杨立奇的绘画有着浓厚的传统意味,但细观之,又与传统工笔画不同,这正是杨立奇的不同之处,是他在当前的时代精神熏陶下所创造出的新的表现手法。杨立奇在长期的尝试中,造化为师,生机为运,探索出了自己的个人风格,这不得不说,是他在传统基础上所做的开拓创新。

  传统工笔画或作于绢绫之上,或作于熟宣之上,绘画材料的晕散性极低,呈现出的画面也较呆板生硬。然而,在近千年的探索过程中,工笔画家们对熟纸已摸索透彻,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技法规律,要想推陈出新具有一定的难度。杨立奇别开生面,在生宣上创作工笔画。生宣具有较强的晕散性,可以使画面呈现出淡雅氤氲的效果。杨立奇抓住生宣的这一特性,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绘画风格。他对纸张的要求极高,常常在徽州宣纸厂中琢磨挑选绘画所需生宣,甚至不惜重金购买古墨,研制生宣的制作。绘画材料及技法的创新,使得杨立奇的画面表现出厚重而空灵、典雅而氤氲的气息,这是生宣所特有的质感,也是杨立奇工笔画所特有的面貌。

  初观杨立奇工笔花画,隐约有种卧游山水之感。究其原因,只因杨立奇工笔花鸟画透露出了典雅的诗意境界,也正是这样的境界,让观者感到身外无物、豁然开朗。苏轼在《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一诗中写道:“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无乃槁木形,人禽两自在。”“无人态”,即苏轼心中花鸟画的最高境界。苏轼是文人画的推崇者,在他的心中,画须有意,意须有诗,画与诗融会贯通,才是上品。杨立奇的画作,常常将白鹭、大雁、野鸭等动物,置于空旷的河岸边,或于清晨烟雾朦胧之时,或于寒冬大雪飘渺之际,鸟雀或孤身独立,或展翅悲鸣,表现出了天地之间浩然无物,加上淡墨的色彩,传递出了一种目空一切的悲怆感。正是这样的悲怆感,将观者牢牢抓住,并传递出一种相当于山水画的恢宏气势。

  杨立奇说:“我认为艺术创作要契合心灵之感受,将自己对事物独到的观察体悟用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出来, 触动心灵,感动自己 ,传诸他人。”杨立奇全身心投入工笔花鸟,将自己的情感寄于笔墨,驰骋于法度之中,逍遥于尘垢之外,用别具一格的技法,树立起唯美的工笔画新标杆!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