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印刷成品”书画伪作辨识(三)

2015-03-09 08:35:06 黄鼎(鉴定专家)

  

图1 陆俨少册页伪作八开之一

  图2 某报纸实况

  图3 陆俨少册页真迹八开之一

  出版于1987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的《陆俨少画集》

  与前二次所述 “误编出版”、“人为出版”和“伪造出版物”这些较常见现象有所不同的是,现在笔者偶尔在市面上还能发现“谎称出版”与“印刷提醒”这两种纯粹借“书”来欺骗消费者的行径。

  谎称出版

  “谎称出版”意指有的书画伪作在进入交易场所时,卖方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声称它或它们曾经出版于某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中。而客观事实则是“此物非彼物”,也就是说当局伪成品与所指向出版物中的作品根本就不是同一件,并没有被出版,纯粹是被有意的指鹿为马或错误认识的前提下造成了“出版成品”的判断。那么为什么现在有造假人或售假人公然时不时要“谎称出版”呢?我个人以为这多少与如下这些因素有关:一、当今书画造假者或售假人普遍都财大气粗,因此都较为“任性”,他们自觉当前赝造的书画伪作状态足以“乱真”,一般人甚至于专业鉴定家都难辨彼此;二、凡书画作品的拍卖与展示场所,环境都较嘈杂,多数买家往往难以静下心来认真仔细地辨察实物,而交易过程又是一槌定音,容不得反悔;三、收藏人购买书画时,消费者多半是远离家门,因此可供比对参照作深入鉴别的相关资料基本不能随身携带。再则,要确认出版物中的作品与某成品是否吻合,这本身就是唯经验丰富的实战派专家才能胜任之事,对普通买家谈何容易?

  如此说来,“谎称出版”的情节一点都不复杂。不过在我的经历中,就曾有数位收藏爱好者上过它的当。如有一套署名陆俨少的八开山水画册页(亦近似横幅组画)数年前曾经在上海某家拍卖行竞拍。当时经销商在拍卖图录中就特别注明它出版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的《陆俨少画集》中。图1是该八开山水画其中的一开,连某专业报刊也对其作同样内容的宣传,见图2。我因此深感不安,并专门查阅了出版于《陆俨少画集》里的图3。将二者进行细致比对后得知:图1与图3不是同一件,二者是彻头彻尾的克隆与被克隆关系。前者的用笔相对轻、浮几许,个别处的点与线复加后的协调性欠理想。此外图3由于是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的缘故,画面色调较图1似乎更柔和一些,分明系浅罩着一层自然的包浆色。

 

 图4 陆俨少伪作

  (该画印制于某拍卖行拍卖图录封面)

  图5 陆俨少真迹作品

  印刷提醒

  除了与公开出版书籍直接相关的“印刷成品”作伪法以外,还有一种较具“创意”的,说不上是“出版物”却分明是“印刷成品”的人为方式:将某件署名某名家的伪作影印在专门为某拍卖会或展销会而印制的营销类图录、宣传图册的封面或封底;或是易拉宝、手提袋、拍卖展销会请柬的显眼处。这对被印刷的成品也能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也最有可能让那些初涉艺术品市场、对鉴藏资历较浅的买家在不了解真相时在心理上先认可它,然后被不法经销商牵着鼻子走。

  图4是一件署名陆俨少的山水画拍卖物,数年前“出人意料”地被印制在北方某拍卖会的图录封面,招致业界诸多行家的非议。图5是我从另一拍卖图录中找到可资参照的陆俨少真迹。请大家对应比较一下两图中勾画的树石、屋宇的笔墨走势与造型、画面总体的章法状态及题款的水准如何。属真迹的图5中所画的雪景,最高妙处在于画中留白与所敷白粉的合理并用产生了虚实互映、浓厚与松灵兼得、景与境俱佳的完美艺术效果,这是画家功力与天资的结晶。

  这几次所针对书与书画作伪展开说的话题似乎有点“沉重”。从辨识书画真伪及防患于未然的角度,我还要再强调几句:无论我们在何时何地去鉴定书画之真伪,唯书画本身才是关键,书画本身以外的任何东西都只能充当次要的参考物使用,否则就是工作方法的本末倒置。书画交易过程中,真正在历史上被出版过的名家作品常常是被遗忘而少有人知悉,鉴藏书画在不能明辨当局书画真伪时,一切书籍皆只能当“印刷品”对待。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