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拍下来,留待历史去评说

2015-03-18 09:29:00 郑梓煜

  南都:大家熟悉你的作品更多的是关注市井生活,这是否你第一次介入一个更接近“报道摄影”的题材?什么原因让你决定开始这项拍摄?它是一个委托拍摄项目还是个人项目?

  吴家林:一个偶然机会与诗人雷平阳在一起喝茶聊天,他告诉我要引牛栏江水来洗滇池,建议我跟踪拍摄一本画册,会很有意思。我听到后开始是不敢相信的,牛栏江是金沙江的一条重要支流,流经我的家乡那一段非常险峻,诗人孙世祥将它称为“金属的槽道”,江水顺山崖流淌,湍急且多漩涡,几十年来家乡人对它就十分敬畏。而且牛栏江距离滇池遥远,海拔又比昆明滇池低,要引牛栏江水冲刷滇池简直是神话梦想!雷平阳告诉我,核心部分已经开始勘察、动工了。顿时,我傻眼了,这是云南人改天换地的巨大工程,作为一个云南人文摄影师,我义不容辞地有拍摄这个项目的冲动。退休后,我再也不拍指令性项目了,这次也一样,这是一个得到雷平阳支持的个人项目。

  南都:你如何看待从牛栏江引水净化滇池这样的浩大工程?是否担忧过它在部分解决滇池污染问题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吴家林:我仅仅是个拍照片的人,对生态环境问题缺乏专业性的修养和研究,不敢信口雌黄。但我一贯尊崇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行事。我拍摄这个项目,就是想用影像真实客观地见证这个行为,让历史来说话。

  南都:在这个拍摄项目里你放弃了黑白胶卷和手动相机,以彩色数码照片取而代之,你在后记中提到了这个转换的原因,这种转换对你的拍摄是否造成过“不适应”?除了色彩带来的差异,你自己如何评价新的这组作品跟你过去的作品之间的关系?

  吴家林:我一贯的摄影理念是“艺术地记录”。无论拍“新闻摄影”、“报道摄影”、“人文纪实摄影”,还是胶片、数码,都是这个理念。我第一次使用彩色数码相机,感觉比传统胶卷相机简单好玩,最妙的是能在弱光环境中提高感光度获得满意的照片,没有不适应之处。这是我的第一本数码彩色摄影集,因题材及“报道摄影”性质,决定拍摄彩色更为真实恰当。也是我多年碰到的一次探索性的拍摄,拍照时感觉画面处理彩色比黑白难度大。

  南都:一年多前在关于侯登科摄影奖的争议时,你提到过这本即将面世的彩色新作品集?它是一部令你自己满意的作品吗?是否包含了你这些年对摄影语言更新的思考与实践?

  吴家林:是的,这本书就是我曾提到的数码彩色新作品集。由于等待工期进程,时间跨三个年头,但具体拍摄时间仅33天。我兢兢业业,争分夺秒,从早到晚走遍每个工作面。哪怕隧洞里刚发生过塌方伤亡事故,我一如既往,必须深入拍摄第一线。虽然年过七旬,仍坚持只身攀爬到百米高的钢管脚手架上,拍摄工人电焊厂房顶棚的场景;下几百级台阶,钻进地下引水隧洞,拍摄工人开凿隧道的各种景象。这本书虽然拍摄难度较大,能有这个面貌我是满意的。

  南都:你在后记里说,即使使用数码相机,你也对按动快门依然慎重。但同时,在画册的编选上,我们又看到类似场景多张照片的罗列,甚至有略嫌重复之感,为何做这样的安排?

  吴家林:这本书不是以往我出过的作品集那类书,在画册里每幅作品都是以独幅展示。《从牛栏江到滇池》是一本“艺术地记录”的报道摄影集,编辑、版式与我过去出版过的所有作品集都不同,许多照片的使用是从资料性、丰富性、说明性考虑。工程一结束,许多场景就消逝了。这个工程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未来肯定会有争议,只有时间和历史能公正地回答。能多保留一点场景资料照片,哪怕略显重复,事后能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回顾、认识、欣赏、评说、研究,这就是我要拍摄并出版这本书的初衷。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