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身份:在独立与职业之间转换
2015-03-20 08:58:26 周晓
歇养了一个春节的各个画廊年后开始集中发力了,近一个月几乎每个周末都有看不完的展览,再加上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的如期而至,朋友圈见到的尽是京、港、沪三地的展览攻略,去了香港的注定要在博览会上跑断腿,而去不了香港的也根本闲不下来。在这种高密度的展览季里,若不提前做足功课,设计好路线并区分主次,跑一趟下来很有可能徒劳无功。
和看展览相比,许多人认为,结识艺术家是一件更重要的事,艺术家是整个艺术行业里最核心的部分,若没有他们创作的作品供展览、参观、传播、销售、拍卖,整个行业都无从谈起。对于专业的研究者来说,若想了解某个区域的艺术生态,都会进行大量的工作室走访,更直接、感性地了解到艺术家的个人状态,获得可贵的第一手资料。
并非每个人都有整理归档并试图梳理当下中国艺术史的抱负,去认识艺术家也早已不用挨家敲门拜访,尤其对艺术媒体从业者来说,可以名正言顺地预约各种采访,而不像其他艺术爱好者和各种文艺青年只有等着展览开幕当天去扑个正着。长期在行业内的耳濡目染可能会让每个从业者少了很多当初对艺术家生活和其作品的敬畏和好奇,在略微的疲态和麻木下,可能每个人都会从根源来思考“艺术家”这个身份之所以能成立的原因。
就像每个第一次去逛798的人根本想不到居然会有这么多的画廊,如果去各个艺术工作室聚集地转一圈,他们会更想不到还有这么多的艺术家。“艺术家”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追溯其来源,早先有“美术工作者”、“美术教育家”,那时的身份注定与职业有关,而随着各种艺术群体出现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类艺术创作随着国内整体的文化潮流,和诗歌、文学、摇滚乐一起呈现一种自觉与主流背离、主动边缘化、反体制的姿态。那时“艺术家”的这个称谓也许更是作为一种反叛与对抗的身份需要,当时所谓的职业艺术家可以更直白地被叫做无业艺术家。绘画作为在当时主要的创作形式,很少有人认可它是可以谋生的一技之长。
随着国外的藏家与资本的介入与撤离,坐了一次“过山车”的艺术从业者们经历了困苦-发际-反思的这个过程。西方阴谋论的是非曲直暂且不论,至少此次起伏催生了艺术市场的形成并让“当代艺术”的概念在国内生根发芽。前辈们“当代艺术家”的形象为后来的艺术从业者树立了榜样,多了一种职业选择的可能,并且也让艺术市场的参与者意识到,自己的艺术终究要和当下与周遭发生更紧密的关系,到底还得由自己人来买单。
市场向内的良性发展和文化氛围的开放,使得每个创作者不必过多考虑一些无谓的对抗与对“独立”的过分执着,越来越多艺术机构的出现,与当代艺术向公众领域的渗透融合,使得各种形式的作品都获得了真正的需求,职业艺术家这个称谓也逐渐获得社会中部分人群的认可。尽管还有许多公众对当代艺术作品的不解和不服,但市场和文化上的需求会让一切便得合情合理,只是时间的问题。
当一切趋于常态化的时候,再去纠结“艺术家”这个称谓似乎有点矫情,追问为什么不具体点,称自己是个画画的、做雕塑的,或者是个摁快门的也有点无理取闹。也许对一个人是否能被称为一个艺术家来说,从他创作所产生的效应来判定比他正在进行的行为定义更有说服力。我们只有通过时间来观望这个确凿的称谓在日后可能的种种演变。
非典型艺术家的生存状态
关于艺术家身份的话题,采访了三位艺术创作者王茂、方列丰、李求学。他们都不太愿意那么确凿地称自己是一个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之余的时间里,他们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是出于谋生,有的则是另一种方式的生活体验,在职业艺术家扎堆的当前现状中,他们的生存状态似乎有些另类但和生活保持了更近的距离。
李求学的工作室
李求学:宅着体验一切
李求学并不回避自己职业摄影师的身份。从2003年开始涉足商业摄影的领域,对他来说是一次简单粗暴的介入,这是他惟一的收入来源,供养着自己在北京的生活和自己个人的创作开销。在他看来,商业摄影和摄影创作之间不存在冲突,它们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商业摄影更需要的是技巧上的纯熟,而个人创作却引领着自己的思维变革,这种变革又反过来指引着自己在商业摄影环节中的思考方式。
享受于兴趣与工作中的相辅相成,让李求学没有太多关于诸如“创作与市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纠结,也不存在“干活挣钱”和“艺术创作”之间的状态切换。涉及到自己的个人创作,痴迷于黑白影像制作工艺的李求学追求的是一种慢节奏的沉淀,而非“流程化地生产图片”,自己的人生实际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元素,更重要的是一种生命品质的提升。
沉浸在自己理想的生活和创作状态中,李求学承认自己是个“宅男”。虽然宅着,但他并不闲着,创办“素色暗室”,让每个热爱暗房冲洗的人都有了尝试和交流的机会,各种聚会的沙龙已然让李求学的工作室成为了圈内的一个著名聚点。“摄影在摄影之外”这句业内的名言,让李求学“宅着”便实现了,这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状态吧。
《蓝天白云》 70cm×8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王茂在工作室
王茂:做最会懂舞台设计的画家
王茂最近刚从自己参与制作的一个话剧里一些不靠谱的麻烦中解脱出来,调整状态后,又变回一个画画的阳光中年。毕业于中戏,王茂给自己生活工作的规划是,每年11个月画画,休息的那一个月用来拍话剧,如此的工作分配,看似已经将画画作为一种职业性的考虑了,但谈及自己拍戏的老本行,王茂还是滔滔不绝地讲了许多自己对于戏剧领域的专业见解,自己青睐的两位导演徐小朋和李建军,还有他们对剧场这种空间媒体深入的思考。在王茂看来,做戏跟画画有着非常类似的思维方式,另一个相似之处居然是:赚不到什么钱。
关于自己的生计来源,王茂并没有做太多的规划和考虑,日子一天天总能过下去,其中的种种不易也只有自己最清楚。是否要做一个职业艺术家对王茂来说并不形成困扰,全职艺术家和非全职艺术家的利弊他也表达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详见图表)。拍戏和画画二者之间,王茂是这样选择的:立志将来成为画画的人里面最会做舞台设计的,做舞台设计的人里面最会画画的,在朝理想努力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两位前辈像高山一样激励着王茂,那就是同为中戏毕业并且在绘画领域颇有建树的王音和张慧。
去年在林大艺术中心举办的双个展“WHY ART 2014”,王茂的绘画正式亮相了,不错的反响和销售让他看到了继续更深入工作的必要性,进行进一步的绘画研究。
方列丰(右四)在研究生课堂
装置作品《两个竹竿都卡上了》
方列丰:艺术家的身份并不重要
方列丰目前正在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读研究生,读研之前,他曾有过一段“职业艺术家”的经历,租工作室搞创作,和本科时期的几位同窗一起,组织成立了YCEA青年实验艺术小组,并以每年一次的展览频率亮相。随着小组逐渐被行业内了解认可,又有一些业内前辈的推荐,方列丰开始和画廊机构有了合作,以个人的身份参与了许多展览,并且被业内知名评选“艺术权力榜”评为2012年度发现艺术家。
在自己的艺术家之路被广泛看好的时候,方列丰却选择回母校读研究生。随着小组的活跃逐渐被外界所知,大家都把自己当做了一个艺术家,但方列丰却有更在意的东西:一是缓解父母期待所带来的压力;第二是意识到了自己认知能力的极限之处,需要有高人指点;第三,方列丰对宋冬老师慕名已久,得知宋冬老师来美院教研究生,方列丰自然不愿错过跟他学习的机会。
不止方列丰一个人,小组的许多成员都陆续选择了回校读研,在方列丰看来,这可能并不是某种巧合,更多和他们首届央美实验艺术系毕业生选择的状态有关,对于艺术创作的观念有较为理想化的追求,不愿按照所谓成功学的一套标准顺理成章地进入艺术市场,也不想随意找个需要打卡的工作上班,无论是生活还是艺术都面临很多挑战和压力。第一届毕业生都经历了实验艺术学院创业的最艰苦阶段,老师和学生就像一家人,情感非同一般,那里就像一个家一样,所以累了难免要回家歇歇。
现在方列丰的收入主要靠在美术高考培训机构代课。回想起当时在环铁租工作室的日子,方列丰怀念但并不留恋,在工作室里并不是外界想象的艺术家的状态,更多是看了很多书,让自己沉淀下来。对于创作来说,为了不让周期过于冗长,还是需要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可能这也是和方列丰目前的上课教学相冲突的地方,今后有可能还会考虑去租工作室。
(责任编辑:杨凤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