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辉煌的背后

2015-03-20 10:13:05 项龙安

  人民瓷厂确实有过让人难以忘怀的辉煌,其中以三获国际金牌为标志,企业的知名度鼎盛之极,雄傲瓷城。昔日的辉煌并非偶然,是人民瓷厂几代人为之奋斗、为之付出而得到的。金牌凝聚着陶瓷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心血和智慧,以及为铸就辉煌作出的不懈努力。这里随机抽取两则事例以供“窥视全貌”。

  锦上添花

  上世纪60 年代初,人民瓷厂首次采用新工艺,取代了水簸淘泥,填补了景德镇这项工艺的空白,并获得了市科技奖。很快,这项创新在景市各厂推广开来。但是,人民瓷厂技术人员并未因此而停止脚步。经过数年的应用,发现这项工艺的筛选设备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当时的筛选设备是采用铁木结构的土震动筛,有很多弊端,如震动结构防松动困难,噪音大;震动频率不均匀,震幅不易调节;泥浆质量难以控制,铁件外露易锈蚀污染原料;手工淘渣劳动强度大,操作环境恶劣等等。

  1980 年初,人民瓷厂为发展高档瓷生产,决定新建高档瓷原料工段,对泥料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对筛选设备也有所选择。技术人员为保证高档瓷原料达到工艺要求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现有震动筛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决定进行改造。科技人员先后经过几个月时间走访了各瓷厂对不同类型的震动筛的结构进行对比,并查找了一些国外资料,最终确定了改造思路,画出了设备图纸。1980 年3 月,人民瓷厂试制出了第一台样机,先后在原料车间、青花车间试用,初步达到了设计效果,摸索到一些初步经验,进而在原有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试用和改良,终于设计并试制了型号为ZZH-2-600型自动排渣震动筛,成为全市首台自动排渣震动筛,原有震动筛的多项弊端一一得到排除。这台震动筛造价低,仅为英国波尔顿公司出品的同类筛选器的十分之一。

  这,为原料化浆工艺在全市又增添一项新的首创,真可谓锦上添花。

  丝线、漆包线与无级调速电动辘轳车

  丝线、漆包线与电动无级调速辘轳车之间是毫无关联可言,把它们扯在一起,实为在今天看来不值一提的电动辘轳车的创新提供一个时代背景。

  几百年来瓷器生产,其成型设备是人工用搅车棍搅动旋转的辘轳车。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动机被多个行业广泛应用,也被部分应用于制瓷设备上。尽管如此,电动机、陶瓷机械如何适应陶瓷生产工艺要求仍存在许多有待被进一步认识与实践的难题。在那个年代就曾出现一个难以令人相信的趣事。

  一位同志去上海出差,厂里要他顺带采购一些维修电机用的漆包线,他走了上海多家商店,均无漆包线可卖(这不可能),后来才知他所跑的均为卖丝线与棉线的商店。显然,他不知道漆包钱是什么线。从这个趣事说明,当时陶瓷生产设备电动化的普及水平是何等之低。在这种情况下,虽说用电动机替代传统的搅车棍是可行的,但实施起来却有很大的难度,就算你能对传统的辘轳车进行结构改革与电动机相连接,却也很难让制瓷工人所接受。因为传统辘轳车是靠人工旋转获得转速,实际上辘轳车是在最高转速下的减速旋转,减到最低转速时又用人力提速。制瓷工人就是利用不同的转速来适应制瓷的工艺要求,如琢器生产中的垃坯、削坯、镶接都需要不同的转速。换言之,这种辘轳车是一台无级变速车。

  要想适应上述工艺要求,必须要找到一台无级调速的电动机,当时市场上是很难找到的。于是,就有人想,没有这种电机,能否从机械上动点脑筋,想点办法。那时,人民瓷厂设备科还真有一位姓雷的工程师敢吃这个“螃蟹”,他经过反复考虑,与妻子一道扎进了设计调研之中,最终他们应用了双“宝塔轮”结构设计并制成了一台电动无极调速辘轳车,经制瓷工人的试用完全能满足工艺要求和操作习惯。这又成了人民瓷厂的一项“首创”。这种设备后被广泛应用,直至今日仍有人在使用它。

(责任编辑:崔丽娜)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