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法自然 —刘牧青山水画述评【一】
2015-03-23 10:03:34 未知
刘牧青的山水画,笔墨华滋,意象生动,画面有滋有味地充满了活跃的生命活力。看他的画,就像是阅读一首有生命力的唐诗,或者是阅读一阕有生命力的宋词,这使欣赏者展卷看到作品的一瞬,立刻就能进入特定的情境氛围,迅速被画面弥漫着的情绪所感染。
他的作品,有气息愈看愈旺健的美感,其总体风格,活脱而苍润,其总体气象,清雄而华滋。作为国家画院卢禹舜山水画工作室优秀学员,他对禹舜先生在形而上层面把握中国人的心灵向往的文化精神有着准确的把握。但他也有自己的创造——这主要体现其个性化的对中国绘画文化本真精神不同层面的理解与把握之上。即:如果说禹舜先生最初由于地域文化和时代思潮等原因比较注重在文化生命长河探寻、把握中国传统绘画的本质精神,那么,作为学术晚辈的牧青先生,则特别注重生活化的“质有而灵趣”;故可说牧青先生的作画方法,比较接近六朝人宗炳画山水画时的态度。即:他是以宗炳主张的依托自然山水之美而达于中国古人所一贯崇尚的“仁智之乐”这一美学目的的。
一言以蔽之,牧青先生的导师的早期作品,是一种内蕴“隐秀”特质的“大美语境”的产物,那是人的一种上升到形而上超越境界看世界的需要所使然,故其廓然广漠中蕴含有宏伟的力量,而他的导师的近期的作品,则是在看不见摸不着的中国画的形而上真谛的导引着下,表达的对人性现世之真的由衷礼赞;牧青先生从学于他的导师,接续了导师的文化精神,但他根据导师的教诲,把二者做了适合自己个性化的发展和改造。这就是牧青先生当下绘画风格形成的文脉本原。对他的《树重云光湿 峰寒晓气清》、《灵峰苔壁绕溪斜》、《万壑萦回磴道长》等令人兴奋的作品,我们都可作如是观。
刘牧青作品:
太行山十字岭写生 46cm×70cm 设色纸本 2009年
万象含佳气 244cm×122cm 纸本水墨
烟光兴山色 70cm×46cm 设色纸本 2013年
(责任编辑:秦连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