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门外史一墨
2015-03-24 09:55:31 蒋祖烜
芭沙女人
史一墨是学院门外的青年画家。没有系统的科班训练,也没有耀眼的学院光环。这不影响他自学成才。短短几年,通过画展、画册、画廊传播,一个新人的名字和作品开始被认可,他独特的画风也越来越被画界关注。
其实,古代的画家哪一位不是自学成才的,那时候,没有美术学院,自然也没有统一教材,没有外语统考,谁也拿不到毕业文凭。当然,更没有专业的画室。幸运的,能撞上一位师傅而已,“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哺乳
想一想,有专门训练当然幸运,科班名头确有敲门的实效。但做个自由画家有什么不好?想画就画,想玩就玩,到湖边垂钓,进山里参禅,云游四海,遍访名师,也是一件赏心快事。更痛快的,不必时时温习大师遗留的戒律陈规,也没有同学之间的同业竞争,我笔随我意,我手写我心。
如今,出自著名美院的高材生比比皆是,野路子反倒成了凤毛麟角。家乡的前辈画家黄永玉不就是这样闯荡出来的。如今,大师说不出他的大学,而大学都以高攀大师为荣,家乡凤凰,小学肄业的黄永玉成了名人。
乘风破浪
史一墨没有同大师攀比,但几乎走的同样的路数。他凭着自己的悟性与灵笔,凭与众不同的野性——既有朴实的本真,兼有倔强的坚定,从南洞庭的湖岸出发,走到益阳、长沙、走向广州、深圳、北京,无论外面的世界精彩还是无奈。他的兴趣和欢乐,还在水墨之间,寂寞并快乐着。
那是他从小就喜欢的游戏:画人、画物、画景,随手拈来,起手不难。乡村人物最是他的拿手好戏。他从眼睛开笔,然后五官、身躯、四肢。有了眼神,人物就活了,再加上粗壮的劳动的大手,深刻的皱纹,被湖风吹老的乡村父老,久久刻在你记忆的石壁上。
记忆
一墨的野路子不仅仅区隔了同质化的线条、色彩、构图与趣味。因为他更多在人民中,底层的喜怒哀乐,生活的意料之外,丰富了他的题材,造就其特殊气质。泥土的气息、地方的色彩、父老乡亲的情感,生活的真实升华为艺术的真实,扑面而来,挥之不去,浓得化不开。
一墨并没有满足这些独特的本钱,他还有自己的想法。不排斥市场,但内心固守自己的追求。向往学院,也清楚自己的优势。
家在洞庭
曾经习惯在大幅面挥洒,如今刻意经营尺幅之间的细微与精妙。这本画册收集的扇面画是他的新作,也是他新的尝试。在传统的格式中,兼容文野,从尺幅的空间,突破局限——思接千载,胸怀洞庭。扇面画的特殊性掌握纯熟之后,精神、气韵、造诣、趣味、意境就是更有价值的因素。看一看,扇几扇,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路上
田间
注:原文刊载于2015年03月21日《加拿大商报》385期
(责任编辑:谢炜)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