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视镜——何伟

2015-03-25 14:40:26 未知

  在同济大学城规学院举办的“源远流长”美术教师作品展上,一幅命名为“世博日记”的油画吸引了我的目光。其构图布局新颖,明暗层次极其丰富,笔法细致独特,看似纷杂的线条乱而有序,墨色浓重、版画般的视觉效果独具冲击力。其作者就是该学院的美术教师何伟。

  何伟是近几年活跃在上海美术界的一位骁将,也是在艺术上勤勤恳恳的耕耘者,在参加的众多国内外画展中脱颖而出。其中上海美术作品进京展值得一书。该展是近年来上海美术界乃至中国美术界的艺术盛事,这也是近五十年来上海美术家的作品首度集体亮相北京。此次展览102件作品涵盖油画、国画、雕塑、版画等艺术形式,都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全国美术展及历届上海美术大展上获奖的精品力作。创作这些作品的都是当下活跃的艺术家。何伟以其个性化的视角、在世博园区所见所感、创作中选用特殊建筑板材并融合传统技法与当代视觉图示的手法,异军突起,跻身强手如林的沪上画坛,作品最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获得此项成果的,在我校美术教师中唯有一人,可喜可贺。

  回顾何伟二十多年的创作历程,其绘画风格大致呈现为写实、象征与意象表现三个阶段。

  何伟八十年代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专业,写实风格成为他那个时期最为钟爱的绘画表现手法,凸显出何伟很强的描绘各种物象形态的兴趣与能力,其代表作品有《乐器系列》、《江南水乡》,所表现的物象真切生动,有呼之欲出之感。从形式到内容,都深深烙上“古典主义”情结。

  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当代艺术界风起云涌,西方各种艺术思潮、流派影响波及艺术界。艺术家在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宽松的环境之中创作,每个艺术追寻者,在此浪潮中尽显其能。何伟也不例外。他敏锐地捕捉到当下社会某种现象与艺术图示的关联,并以此展开一系列创作。《城市与人》、《大工业》系列作品折射出他在繁杂、纷扰的艺术视界中仍能保持自己清醒的学术追求与研究方向,把对当代视像的想象力融合在个性化的绘画探研与实践中。象征的表现手法在此阶段彰显无遗。

  在何伟个人作品展新作中,《家园系列》、《建构之恋》让人欣慰地感到崭新的面貌,意象之形,灵动鲜活。何伟通过特有媒介材料选择,与创作手法的自我生成界定,形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表达体系,并渗透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往与回归。

  从早年沉迷于“音乐”题材,注重物象外在再现,到风云跌宕的“西学东渐”思潮中的自主探求,再到对自己绘画语言的构建,与中国文化的觉悟与回归。我感受到作者从“现实真实”上升到了“艺术真实”的层面之上,从而进入“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的境界。并以此形成更有当代性、个性化的绘画视觉形态和具有中国传统语境的精神内涵相结合的个人风格。其新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何伟作为教师,在教学上不满足于仅有“技”之培养、“物”之表现。美术在设计中为设计之本。其本为无形,在形之上,在形之中。未来设计师在何氏教学模式中受益于他的思维之新、手法之多、想象力之丰富。

  他将艺术创作融合在教学之中,体会教学相长、教研合一之乐趣。其成绩斐然,多次获校、市(省)级教学成果奖。在主持同济大学“十二五”本科系列教材编纂(丛书执行副主编)中,尽其所能。该丛书以其整体性、系统性凝聚了同济美术教学最新探索,当属首次。

  愿何伟艺术之路走更远、更好。

  是为序

  同济大学副校长

  

(同济大学)何伟——2015年-板面油画《中国视镜》-(1)

(同济大学)何伟——2015年-板面油画《中国视镜》-(12)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魏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3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3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