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参加香港艺博会:若不拾人牙慧 就得劳民伤财

2015-04-01 10:55:47 李亚俐

  到今年,香港艺博会贴上巴塞尔的商标已经第三个年头,香港巴塞尔艺博会为了避开老牌艺博会与“亚洲拍卖市场”热季,把展期提早了三个月,西方一线画廊们纷纷冲着讲中文的热钱而来。

  瑞士巴塞尔的市场以贵族和富商为主,而香港巴塞尔的目标人群则是刚赚了新钱的暴发户。不同的市场,就有不同的操作方式。西方艺术家不现身艺博会一向是他们的习惯,画廊也不主动邀请艺术家,不安排艺术家的活动,因为画廊和艺术家彼此都认为各司其职才能够更专业、更加投入工作。但是,中国艺术家的身影出现在艺博会,却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在尚不完善的艺术市场中,中国艺术家们通常需要经营自己。

  对于赚大陆藏家的新钱,巴塞尔还是有个如鲠在喉的问题——若喜欢国外画廊的艺术品,买下之后如何带回大陆?正式报关,需要交纳20%以上的税金。就这点而言,大陆画廊倒是容易操作得多,优势在于,他们可以把作品带回国内再与藏家进行交付,当然前提是藏家回来后仍实践诺言。观看香港的此番盛会,心中会顿生疑问:如许之多的艺术品倾江而入,市场都能消化吗?2014年中国买家在国际拍卖市场出尽风头,斩获物也都平稳交割,举世皆知。当代艺术市场需要群众,毋庸置疑,博览会是面对公众最好的展示销售平台,但国际博览会展费高昂,如果参展画廊未能如预期捧出交易业绩,对于画廊来说这便是一种伤筋动骨的行为,落得极度失望而返。

  对艺博会,追求利润就是热爱艺术的方式,博览会的组织方最大资源,都是来自一级市场的画廊缴纳的昂贵的参展费用——可同时别忘了,画廊在当地的房租同时还需按时交纳。为了赶赴艺博会,画廊通知自己的藏家跟随捧场,安排自己的工作团队经营等等都是为了艺博会所产生的额外开支,成本远远超过在自己画廊举办展览。若参加艺博会入不敷出,不是劳民伤财吗?这便不如省下国际艺博会开支,入藏些自己经营的艺术家作品,让画廊的生存更长久些。

  艺博会的根本目的是成交,画廊经营是私人销售,自己宣布的艺博会销售额不能算数,要藏家认可才准。而国内一级市场正在逐渐振兴,欣欣向荣起来,近来上海艺术圈的日渐蓬勃,各画廊推出的展览非常活泼生动,这是好现象。

  在香港,观摩大陆的参展当代艺术画廊展品,会发现若无法拾人牙慧,就得个个劳民伤财。中国当代作品在文化传承上完全无法回飨中原,中国当代艺术话语权仍由西方主导,这实在不应该。“销售红火”的画廊经营得红火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他们在大陆就已经红火很长时间了,到香港展出作品,只不过是名花有主而已。艺术家必须适应学术价值跟商业价值挂钩,但是学术价值要实现商业价值,还真的不得不在创作上多下功夫。

  在艺博会领域,大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做出一个有国际影响的品牌,因此无法有大格局的介入,拱手让给西方人大举进入香港也不奇怪。第一届SH Contemporary做得不错,连我都买了作品收藏至今,舍不得出手。但是,国外的画廊、博览会要进中国困难依然重重,真希望上海能有机会。

  (作者系知名画廊负责人)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