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新朦胧主义”巡展(广州站)将于4月3日在广州红专厂开幕

2015-04-02 15:07:32 未知

  由广州红专厂文化艺术机构、东京画廊+BTAP和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皮道坚策展的“新朦胧主义”巡展(广州站)将于4月3日在红专厂当代艺术馆1号馆开幕。本次展览延续首届“新朦胧主义”展的理念,聚集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日本地区的21名艺术家的作品。他们是王舒野(中国)、徐冰(中国)、杭春晖(中国)、曾健勇(中国)、蔡广斌(中国)、吴强(中国)、朱建忠(中国)、叶剑青(中国)、泰祥洲(中国)、丁蓓莉(中国)、文凤仪(中国香港)、林东鹏(中国香港)、林于思(中国)、邵文欢(中国)、沈勤(中国),刘美育(中国台湾)、张诠(中国)、张天军(中国)、石井友人(日本)、高桥淑人(日本)、SHIMURAbros(日本)。本次展览将呈现包括绘画、摄影、装置和多媒体等多种视觉语言形式。

  “朦胧”一词最早出现在绘画史上应追溯到日本的明治时期。当时,对冈仓天心“新日本画”思想深感共鸣的日本画家菱田春草、横山大观等人,在学习了色彩丰富的西洋绘画之余,尝试摆脱日本传统绘画的束缚,努力摸索一种全新的表现方式。画家们不主张延续日本传统绘画中强调的“书写性”的“线”,而是改用不同的色调渐变来营造出丰富的视觉层次,使得画面拥有一种清淡而蔓延开来的“朦胧感”。他们的笔触也不是仅仅满足于描写空气、光线等自然质感,更多地是想将一种具有东方性的情感和精神观念,投射到画布之上。然而,对于他们的这种创新,当时的批评家们纷纷表示质疑,认为这仅是将东西方绘画进行的拙劣的“折衷”,并将此类重色彩浓淡且画面模糊的作品蔑称为“朦胧派”。可时至当下看来,这群艺术家的革新与努力对日本的绘画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仅日本画家如此,在透纳、“印象派”以及和“朦胧派”同时代的美国“色调主义”等西方作品中也都能找到类似绘画表现的影子。20世纪初,冈仓天心和横山大观前往美国时,作品曾在当地大受欢迎,其缘由想必多少与“色调主义”在当时广为盛行的背景有关。而诸如此类的风格,在中国宋元时代的山水画抑或东洋绘画的历史中有着怎样的表现与位置,也是本展览期望侧重探讨的话题。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绘画一直如此相继交错又多元地发展着,本次展览旨在用国际性和历史性的视野对当代的艺术表现进行重新审视并探讨。

  展览信息:“新朦胧主义”巡展(广州站)

  开幕时间:2015.4.3 15:00

  展览时间:2015.4.3 — 2015.6.2

  展览地点:红专厂当代艺术馆︱RMCA 1号馆(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四横路128号C3)

  联合主办:红专厂文化艺术机构 / 东京画廊+BTAP

  特别鸣谢:徐冰工作室

  策 展 人:皮道坚

  参展艺术家:蔡广斌/丁蓓莉/杭春晖/石井友人/林东鹏/林于思/刘美育/沈勤/邵文欢/SHIMURAbros/高桥淑人/泰祥洲/王舒野/文凤仪/吴强/徐冰/叶剑青/曾健勇/张诠/张天军/朱建忠

(责任编辑:韦珊)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