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小玩意”系列专访】梁硕:从“小玩意”中看到大作品的运转机制

2015-04-02 17:17:06 周雪松

梁硕

艺术家 梁硕

  一直以来,艺术创作日趋的大体量化成为当代艺术区别于过往艺术的表征之一,被认为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在现代科技的技术支持以及各种基金会的赞助支持下,艺术家有能力创作日益巨大而宏伟的作品,这些作品也满足了开敞的当代美术馆、艺术空间的展示需要。随着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大作品所制造的新鲜、宏大的视觉体验,成为了很多人认识当代艺术初始的感官经验。

  然而自2008年以来,随着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日益多层次化,在中国除了可以看到大体量的当代艺术作品外,也有越来越多小体量的艺术作品进入人们的视线,也走进了新藏家们的家和办公室,小到甚至可以随处摆放。而艺术家梁硕自从2003年就已经开始这类小玩意的创作,自来反对大制作的他,将廉价又有趣的玩具改装成了当代艺术趣味的作品。其中偶然又幽默的组合关系,成了他后来的作品《费特》系列的基础。“如果说把我的作品分成一些大作品、一些小作品,所有的大作品200%都是从小作品来的。”梁硕说。

梁硕

梁硕 《玩具系列-叽咕叽咕》

  雅昌艺术网:我记得你是从开始关注民俗的时候开始做这些小作品的。为什么那个时候突然对这些小东西感兴趣?

  梁硕:我从赶庙会的时候开始喜欢民俗,因为庙会上基本上都是很廉价的东西,就是小生意人赚点儿小零花钱,所以东西都做得很小,好处就是成本低,对我来说经济上也能承担,可以买很多各种不同的类型。其实我本来就喜欢小的东西,也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雅昌艺术网:你那么早就开始做这些小玩意,和那时候的风潮正相反呢。

  梁硕:我比较反感大制作。02、03年的时候开始流行一些大装置、大场景,我觉得很多作品都大而无当,铺张浪费,只是一种造势,强调冲击力,当时我比较抵制这些作品。作品一定要做那么大吗?而这种小东西的朴实,让人感觉跟生活的关系特别的可靠,跟人的关系也特别平实。更何况我对思维性的作品更感兴趣,所以视觉上的冲击力,我一直不是特别在意,体量上的大小只应该由作品决定,所以我比较反感当时很多艺术家一味地追求体量上的大。

梁硕

梁硕 《玩具系列-摇叫》

  雅昌艺术网:所以后来你就创作了《玩具系列》。能说说当时的想法吗?

  梁硕:大致有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来讲当时比较沉迷于民间艺术,很自然的就使用了这种形式。

  第二,个人偏好影响了我对雕塑的认识,我总是在思考有关雕塑的问题,因为各种类型的雕塑我都尝试过,我会思考这些雕塑是否那么必要,也会想还有哪些雕塑语言没有得到开发,而当时我就发现了玩具。从雕塑的角度来讲玩具是很有趣的。因为一般讲雕塑给人感觉至少是一个有体量的东西,而那种能在手里把玩的东西,比如打火机,一般不会认为它是雕塑,它仅仅与人的身体有关,之所以体量那么小,是人的需求的结果。隋建国关注的雕塑跟身体的关系是一个包围式、参照式的关系,而我当初想反其道而行之,所以从雕塑的角度来说,这些作品能把玩是很重要的,所以第二个方面考虑的是雕塑跟人的关系,跟身体的关系;

  在创作过程中,作品材料的挑选和制作激发了我的第三个出发点——偶然性。在《玩具系列——摇叫》里,一个鼓的鼓面是我从杂志封面上剪下来的,纸上的内容作为细节跟作品的关系是偶然的,这种偶然性,让两个物体或者是多个物体,以各种不同的理由配搭,尝试出不同的可能。而我在尝试各种不同的偶然性的时候是很在意的,不是随意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做小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不断地尝试,特别方便,而大作品反而不行。

fit

梁硕 《费特》

  雅昌艺术网:最近也看到你做一些景观性的大作品。

  梁硕:其实这些作品是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才去做的,而不是我的主观意愿。因为很多情况是机构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我的作品就需要适合这个空间,所以这并不是说我一心想要做一个体量很大的作品,这两者在逻辑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基本上在创作方面,我不喜欢一厢情愿,而是依据具体空间,亦步亦趋的来实现作品。这其中会遇到很多状况,状况是一种综合的状态,包括预算,时间,包括合作的人,包括当时的语境。最终发展到什么形态,我从来都不计划,而是依据实际情况而选择。

  如果说把我的作品分成一些大作品、一些小作品,所有的大作品200%都是从小作品来的,从小作品完全可以看到大作品的运转机制,做大做小要看机缘和具体情况。

fit

梁硕 《费特》

  雅昌艺术网:要说《费特》做得大也是跟这些现成品的体量有关系。

  梁硕:《费特》在西五画廊是充满了整个空间的,也是和空间需要有关。

  雅昌艺术网:《费特》有延续《玩具系列》的偶然性关系。

  梁硕:组装这个东西是有非常严格的标准,不是随意的。作品的视觉风格是飘忽不定的,但是对于受众来说把握不住这些风格,因为他只能从视觉上来辨认。这些都包含一个严格的原则,接口要完全吻合才行,需要不断地尝试才能正好插在一起,这样主观性就被慢慢减弱,增加了不是以你和我的标准来定义,而是以一种超脱于你我之外的一套运转机制来进行,当然也得靠个人来选择、把握。这个过程中走向会越来越明确,虽然是客观的、物理性地插在一起,但物体间的关系靠一种模棱两可的感知而建立,这种感知是特别飘忽不定的。其实有些场景我也会放松要求而去附会一种调调,这又把展览引向了另一个方向。

fit

梁硕 《费特》

  雅昌艺术网:整个展览像是一个园林。

  梁硕:整个展览排斥了一种习以为常的艺术展览方式,以往射灯、标识都明确指出哪里是艺术,而进入这个的展览就分不清哪个是展品,哪个不是展品,很多作品放在空间里,它们之间形成新的搭配关系,形成一种新的环境,和园林的空间关系是一样的,只不过我没有使用假山石、亭台楼榭,用的都是这些比较常见的廉价物品。园林是一种模仿真山水的模型,就是内心世界得到一种发挥的一个小的场。

  雅昌艺术网:你为这些廉价的物品重建了新的生命。

  梁硕:这里还有一个我关心的东西,就是人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欲望或理想,但是往往会受限,你不可能达到那样一种程度,这个时候可能你会压缩自己的欲望,利用现有的条件去实现某种类似的效果。这个时候人会被动的挤压自己,挤压出来另外一种现实,两者是一种平行关系,现实和理想都被改造了,这其中诞生所谓的创造。我不在意视觉风格,我重视的是这个事情背后形成的机制。这个机制放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做出不同的事情,对于我来说,做一件小作品,或者做一个大的场面,运用的机制是一样的。

(责任编辑:周雪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