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从青州模式看本土市场之破局
2015-04-09 10:11:04 知易
图片资料
本土市场如何发展,未来前景如何,一直是业内人士们关注的焦点。看好者认为,盛世收藏,市场的发展虽或波动,但自然水涨船高。看衰者则认为,市场高点已近国内名家价位,资本或将外移,难有太大上升空间。从长线投资的角度言,前者的说法自然不会有错,但从市场操作者的视角言,后者的现实性显然是所有投资人最担忧处。
一个市场从少有问津到快速发展再到瞻前顾后,只是短短数年,这就犹如一个乞儿拾到巨金,忽然变身富室,而犹不自觉踏实一般。其实就是市场操作者们熟晓市场的格局并不大,资本与参与人也偏少,猛然骤涨之下,难免以为好运难再逢罢了。
这样的顾虑是有其道理的。多年来,谈到本地市场,资本少、投资品种少、投资意识乏等,一直是人们痛陈市场不振的主因。然而,小池一夜骤雨后,市场容量小、竞争激烈、投机性过强等,又成了另一番说辞。可见,人们最担心的其实是“池子”没有挖深、挖广。而如何让市场的容量也随之同步发展,显然是一个行业的问题。
青州模式有什么
但凡在艺术品市场中摸爬过几天的人,没有不知山东青州的字号,甚而有一些好事人将其归纳出青州模式。所谓此模式,无非是全民性参与、集群式发展与多层次营销之类的表述。而拆开这些术语,观察此模式的立定之本,我们不难发现青州模式的一些核心要素:深厚的文化积淀、富庶的经济基础、邻近京津的地缘优势与引导性的产业规划。前者是
全民参与的要素,后者解决了资本问题,其三奠定了投资品类丰富性与高端性的基础,其四则扫清了行业发展中的某些障碍。而其最独特处则是“借鸡生蛋”的手法,利用地缘优势诱导京津高端投资品类放低身段进入本地市场。故此,青州书画市场才得以长足发展并成就模式一说。而放大观察视野,我国几大传统书画市场中,京津地区是在北方传统文化中心的基础上,依凭高端化的学术机构与国际化的资本模式发展;江浙沪地区代表着南方文化的核心区域,同样,既有雄厚的资本基础,又有核心的学术机构。故此一直是书画市场的重镇。而广东以岭南文化为基础,虽不乏资本的实力,但学术影响与文化沉淀较弱。西安地区则在资本与学术影响方面偏弱。至于新兴的陇右地区,虽既乏资本,又乏学术支撑,但与青州的“借鸡生蛋”有一相似,借全国性字画的汇集打造低端化的流通市场。由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传统区域市场模式中,传统文化积淀、资本与学术三要素必居其二。而新兴区域市场模式中,全国性投资品类的流通是关键。可见,要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一技在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土市场做什么
相较国内其它市场,本土市场有什么呢?比资本,显然不足为考;比文化积淀,也无法相拟;比学术实力,更无处可谈;至于产业政策,目前也难以期冀。而想再复制青州或陇右模式,显然已经没有机会也没有条件。在这样的当下环境中,本地市场想要取得与上述市场相比拟的发展空间,从宏观层面言,自然需要一个全新的模式。而这个模式的核心要素在于可简便、迅速的操作,扬长以弥短。分析前述几大要素中,资本的流动性是最大的,也即意味着资本的获取渠道应最广泛,但须有吸引资本的投资品类。文化积淀则需时间成本,不可一蹴而就,良好的投资性同样可以吸引参与群体,但这仍系于优质的投资品类。而学术,则是提升投资品类内涵的重要渠道,也是当下市场有条件、有能力进行操作处。虽然本地少有权威的学术机构,但不乏优秀的艺术家。对这些投资品类进行学术上的研究、定位并通过展览、拍卖等方式应用于市场推广中,是提升价值空间,拓展投资广度的良好方式。以上世纪闻名全国的黄秋园、陶博吾为例,其市场价值远逊于同期的陈子庄诸人。其中虽有地域、资本等因素,但更取决于学术上的定位与深入。查阅网上诸人的相关论文与文章,学术机构少有关注,收藏群体少有研究,拍卖机构少有经心,才是导致黄、陶二人缺乏持续影响力,进而影响投资者信心与资本跟进的根本因素。尤其是本地学术机构,宁愿无所建树的扎堆研究国内烂熟之至的名人书画,也不关注咫尺之遥的书画人物,轻视地方学术传承的构建。这无疑是许多区域书画市场不自信、不自觉与不成熟的体现。
而未来本地市场要想破解当下持续性发展的困局,惟有在模式上变革,在观念上更新,在作品、资本、渠道、客户与机构之外,充分考虑学术的功能性,改变艺术品等同商品的认知,让学术机构充分实现市场的导向功能,这样才能使本地市场真正实现“海阔凭鱼跃”的美好前景。
(责任编辑:刘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