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见证青年版画家们的坚守
2015-04-12 00:21:38 未知
——“图谋”当代青年版画先锋展媒体见面会11日举行
广东一直是中国版画的重要阵地,在广州,有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师生进行版画创作;在深圳,有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观澜版画原创基地,还有国内唯一的版画学术刊物《中国版画》、唯一的总结性年度专业刊物《中国版画年鉴》。在这些学术、产业的支持下,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版画展区便设置在了广东美术馆,郑峰的版画作品《奔月颂》也获得全国铜奖。由此可见广东版画在全国的影响力。
然而,一般大众对于版画的了解并不深,为了让更多的普罗大众接触、了解版画,南岸至尚美术馆、太阳新天地购物中心共同主办了“图谋”当代青年版画先锋展。该展览于3月9日在太阳新天地购物中心开幕,共展出李长兴、王昌淦、谢应云、黄亮、罗海英、林凯伦等六位优秀青年艺术家的版画作品,包括石版画、木版画及丝网版画等。
差不多七十年前,本雅明写下《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指出了社会环境的变化对艺术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作为一贯以复制为重要创作过程的版画,在互联网时代更加受到冲击。但是版画这种艺术形式毫无疑问在现代艺术当中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六位艺术家通过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艺术语言,围绕着当代社会的各种社会现象和文化问题,特别是都市流行文化问题展开批判性的思考并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再将自己创作的图像反推回大众文化领域。
(左起)谢应云、罗海英、李长兴与热心观众合影
4月11日,“图谋”当代青年版画先锋展媒体见面会在太阳新天地二楼北庭举行,罗海英、谢应云、李长兴三位艺术家与各大媒体关于版画的种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雅昌艺术网作为应邀媒体之一,也出席了本次见面会。
在见面会上,首先有记者提出,版画比较小众,李长兴老师对此表示,这是由于版画的制作过程决定的。版画制作过程复杂,除了传统的木版之外,其余的版种由于材料的缘故十分依赖于工作室的机器制作。而工作室一般都依托于专业院校,所以目前版画艺术家群体大多为高校的教师与学生,人数不多,作品产出较少(据说成熟的版画家每年大概能制作完成2-3幅作品),这也就影响到了版画在艺术市场的活跃度。但他同时表示,好的作品还是会受到市场的关注,同时版画也慢慢的受到一些喜欢当代艺术的新兴藏家的关注。罗海英老师表示坚持做版画的都挺不容易的,因为版画并未完全进入市场流通,大家都是出于真正的热爱而坚守;而也正是因为版画较为原理市场,也就更具有了纯粹性。谢应云老师则表示,版画作品由于尺寸不会特别大,比较适合于家庭收藏。
本次展览不仅是对艺术作品的展示,同样包含着对版画语言中“复制”的重新审视。“复制”在大众传播平台高度发达的今天,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渗透力和与公众的沟通力,然而市场对于“复制”还是多少有些顾忌的。对于这一问题,三位老师都表示“复制”其实也是版画的独特魅力之一。相对于其他画种的艺术家,版画由于具有手工属性,版画家们也就同时多了个“工匠”的身份。而在复制过程中,由于“工匠”操作的手法、力度轻重等等因素的影响,制作出来的成品也并不会完全一致。他们还表示以前的版画更多的被赋予了社会功能属性,如制作宣传画;而当代版画家更多的是以作品抒发情感、表达思想,是以当代版画作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作品更“艺术品”。作品属性的变化也使得作品不需要进行大规模复制,因此现在的版画作品一般都是限量复制。尤其是石版画,由于材料的原因,作品按照限定数量印制完成后,刻版就会被磨掉以便进行下一次的创作——也就是说这些限量的作品某种意义上也算是“绝版”之作,这也是版画家们尊重市场,遵守市场规则的一个表现。
谈到新时代版画的新面貌时,三位老师都认为当代版画就是一种个性的体现,更具有实验性的意味。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艺术作品已经不再拘泥于绘画种类或者表现形式了。如果一位艺术家觉得版画是最适合表达自己想法的媒介,那么他(她)就会选择版画。正是“强调对作品精神内涵的探索”这一点使得版画虽然远离市场,却依然在当代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本次展览的作品中,就不难看出版画家们对于今天的社会、文化的敏感度以及他们对于这些现状的思考。体现出他们作为艺术家坚持自身作品思想性,不一味迎合市场的坚守。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24日。
(责任编辑:韦珊)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