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快讯】林学明个展“触山”开幕:以形反形,以水墨反水墨,抽象后再抽象

2015-04-12 22:09:32 未知

      4月12日下午四时,“触山——林学明作品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1号馆三层开幕。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刘骁纯,学术主持皮道坚,批评家王端廷,杨卫,刘礼宾,鲁明军等嘉宾出席了展前的研讨会及开幕式。

展览及开幕现场

  展览展示了艺术家林学明近年来的抽象作品系列。策展人刘骁纯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林学明抽象作品的基本特点:林学明十分擅长超常规地局部观察和微观取景。他改变传统的写生方式,以他独特的视角对山进行视觉化再创造,同时他逆反于传统笔墨规范,因经常面对设计产品而悟得了独特的几何构成和排笔结构,进而又在人化自然和原自然的关联中开创了几何抽象和抒情抽象、方直排笔和流纹排笔的互补结构,并形成了自己的笔墨规范。

研讨会现场

展览现场

  学术主持皮道坚认为:林学明的绘画有很强的构成感和设计感,而且这种形式感架构背后有来自于意象的具体叙事和寓意,象征着一种来自于他生命体验的力量。抽象在今天要创新极其困难,其间最重要的问题是艺术家的“主体性”问题,一千多年前唐人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在今天,林学明用他的创作,在寻找一种摆脱画布上点线面的关闭创作,而面向生活的抽象艺术,这与林学明即从事设计,又倾注于绘画,同时还有他丰富的人生游历经历有关。它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抽象可能性。

  艺术家林学明就他的这批抽象作品提出了三个态度:以形反形,以水墨反水墨,抽象后再抽象。“以形反形”是用一些微观视觉去组成新的抽象语言。“有时我把自然中的微观,看成是一件器物,把恢宏的太行山脉看作是屏风或是器形,我对形的观念在不断地在转换,这个转换过程里,实际上就是一个抽象的逻辑思考。现在的画面,近看、微看的时候,结构是有形的,远看的时候它可能是没有形的,这是我要追求的一个目的。”

  “以水墨反水墨,是从水墨出发,最终去掉水墨的物化,而强调水墨的精神。用书写的方式从传统中寻找创作的源泉,对天象、万物、自然的一种认知,但能够用现代人的方法去表达它。”

  “而抽象之后再抽象,是在我原有抽象符号的基础上面再进行一次抽象的创作。我这次以“触山”作为展览题目,“触山”大家都知道了,“共工怒触不周山”这是个古代的传说,这个触动实际上是一个对宏大宇宙和自然的不可抗力的一种反抗或者说一种触动,去改变一个格局,我觉得共工的这种精神对我是一个启发,传统水墨实际上就是一座巨大的山,你怎么去触碰它,触碰以后你才能产生很多的可能,所以朝着这个方向去进行一种实践,我希望这个过程里边有所成果。”

触山20

触山25

触山34

 

触山47

(责任编辑:熊晓翊)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