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心境中的菖蒲

2015-04-17 10:32:23 沈伟

  近来微信里接连见到好几篇关于菖蒲的帖子,不是说端午节里用的大叶子水菖蒲,而是置于案头上的那种石菖蒲,想想这古旧情调的东西,竟也开始在公众平台上滑动了。

  上月杭州有会,得闲去海宁访友,没曾想到的是,其胞弟竟是位名闻海内的盆景高手,京、沪、杭的大拍,凡有盆景专项,就必有登门征集拍品者。说到武汉,也有几位在他那里出手不凡的同道买家。对他那些名贵到七位数的树桩盆景,我只能作过眼之观,留些资料照片罢了,而盆景园一隅,十几个绿意横生的小盆菖蒲,却令人眼前一亮。于是这趟访友,就有了收获。

  获赠带回武汉的菖蒲小品,养在鸡蛋大小的紫砂小钵里,属于“金钱菖蒲”,是菖蒲中的雅品。途中高速路边小憩,托在掌中拍了张图片,微信发出,不一会功夫,竟得来朋友圈里的几十个赞。

  其实点赞者大多不识菖蒲面目,不过是觉得清隽可爱,放在案头颇养眼而已。

  这确实也是一个起点,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说:“若石菖蒲之为物,不假日色,不资寸上,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可以适情,可以养性,书斋左右一有此君,便觉清趣潇洒。”

  菖蒲是一种多年生的草,表面看似寻常,但要养出精神来,却并不容易,天时地气的环境不说,养护人的心思手法也很重要。江南人老话说的养菖蒲就像伺候大小姐,看了海宁朋友处一个直径盈尺、深且寸余、圆形紫砂浅盆中所养之菖蒲,果不其然。那满满的一盆菖蒲,近五十年里,经历过多个主人的养护,依然苍秀青翠。蒲草疏松处,露出盘错的根节,如竹鞭一般,说来也是一个看点,有古人赏竹所说“未出土时便有节”的意思,暗含士大夫气象。根节之下不见土,被厚厚的一层苔藓覆盖,而这层苔藓,养护功夫之外,也同样有讲究。

  前阵子梳理过赏石的资料,有唐人刘长卿《题佛殿前孤石》诗,其中有“一片孤云长不去,莓苔古色空苍然”的句子,大意可理解为石体本坚实,而苔藓依附紧密,可喻为相伴忠贞,而不仅仅是出于视觉层面的审美。又比如白居易《双石》诗中的“空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等等,也一一若此。可知从唐人眼中开始,那一片幽暗的苔色,就有了特别的意蕴。

  但不管怎么把背后的内容说得如何的复杂,在直观上,菖蒲仍是以质朴为本色的。也正因为这样的一些因素,菖蒲入画极有感觉,在明清文人画家的笔下,它既能演绎说道,又收获清幽之姿。

  晚清任伯年、吴昌硕等海派画家们的“清供图”中,常常以石与菖蒲相伴,是传统的意境。而即使是为海上新贵们应景而作的富贵图中,也每每有菖蒲一盆,茸茸茂盛,以示其生意盎然;而且,菖蒲或载瓦钵,或置石盆,可显其古淡,与画面中种种讨巧应俗、求财显富的杂什一相组合,就多少不再显得那么的土豪气了,也算是在商业绘画中保持了一点点文人的“腔调”。

  中国的艺术里往往惯用这样的一些手法:从小处得其大。说得术语一些,就是由有限感知无限,正如《梦溪笔谈》里谈到山水画时,沈括说“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从这个道理看过去,中国人的山水画,包括其它的画材,其实并不计较眼前所见自然形貌的高低深浅,而是借此体察自己内心世界的种种。

  这几年,设计界有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热词——“侘寂”(wabi-sabi),属于日本美学中一个比较核心的概念。尽管它那些感觉上的东西是很难定义的,但对应于众多大朴不雕的生活物品来看,也能概括出某种思考的范围,即对万物“静观”与“微观”的欣赏态度,以及对于人工与自然之间度数的把握。其心境与场景的营造,的确是很诱人的,因此时下小资人群里,就常常把茶道、花道、枯庭什么的作为高大上的谈资。殊不知,日本人的石菖蒲,也同样玩得非常的出彩,可以作为“侘寂”之一例。

  这股东洋风借现代主义反思之机刮过台、港与欧美,但吹进了大陆来,却实在是有些“返销”的意思,因为它也是宁静致远的落实。

  也许悟性浅薄,对菖蒲通达佛性、禅意什么的联想,我倒并不以为然。只是觉得那小小的一钵菖蒲,能够重归心境,恰恰是在于日常养护之时,有那眼中与手中的淡然。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张彦红)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