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生与中国山水画创作
2015-04-17 17:07:24 潘一见
山水画的创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形”的问题,谢赫六法中的“应物象形”即是。事实上,形在则神在,形神是不可分的。形神既不可分,那么,“写形”就是“写神”,形的构成就是神的表现,形的构成方法和神的表现方法虽是两个方面,但是其二者即一,不可分了。吕凤子说:“《庄子》达生篇曾有过这样一段记载:臣将为镍(古乐器),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指忘掉庆吊赏罚官爵利禄之私欲),斋五日而不敢怀非誉巧拙(指忘掉非誉巧拙之名利思想),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同肢)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朝廷),其巧专而外滑消(心志专一,杂乱思想就消除了),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镰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虽所述的是雕刻故事而不是画,但所说做法必先见全形而后动手,必先去杂欲集中他的注意力才能发见要造的全形,却是完全适用于画的。所以写形练习虽不必‘斋以静心’那样做,但非集中注意来观察全形而默记之不可。练习观察一定要做到在极短时间内就能把经过分析而复合的全形清晰地记住,一直到写的过程终了以后。”(吕凤子《中国画法研究》)中国古代在绘画理论上就提出“形似与神似”的标准,指出“能遗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形神兼备,象物必在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这是以神气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因此山水画能如实描绘自然还不能说达到山水画的最高境界。但是,画山水画初步要掌握的是形,这是基础,没有形似的过程,达到神似而气韵生动是不可能做到的。
中国地域辽阔,历代画家分别生活和居住在各地的名山大川,他们创造了表现当地的山石方法(皴法)。因之继承山水画的技法,必先领会历代山水画家们的夸张、简练、概括等艺术创作方法的由来。而这必须到生活中印证。古人提出“师古人,师造化”,看起来是两件事,其实二者并不矛盾,相辅相成。因为古人的一切技法,不是凭空想象,也都是从自然造化中不断实践提炼出来的。历代名家积累下来的技法虽然丰富多样,但要有所发展创新,就需要再师造化。《黄宾虹画语录》中说:“写生只能得山川之骨,欲得山川之气,还得闭目沉思,非领略其精神不可。佘游雁荡过瓯江时,正值深秋,对景写生,虽得图甚多,也只是瓯江之骨耳。”写生就是一个师造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体验生活的过程。写生的方法很多,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可以对着物象细细描写,也可以只勾大概轮廓或只画主要的景致,如果时间不够,也可以只看看景,然后记住所见的。要根据情况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几种方法要灵活穿插运用。通常初学者由于对于自然物体形象缺少积累而无从下手,所以在这时还是要有充分的时间,对着物象认真地描写,对象要从大的景致布局到小的一树一石姿态的描写,其着眼处在探索反映对象的技法。这样既训练了造型能力,又可以认真体会、仔细观察大自然,抓住其形象特征和规律。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脑中便积累了许多不同山川、丘壑等自然形象。做到这样以后,对大自然形象有了较为清楚而深刻的理解,才能抓住环境及物体形象的特征。再者,由于大自然是变化着的,阴晴明晦、行云流水、风霜雨雪等,变幻无穷,有些现象转瞬即逝,不便当时速写,这就需要仔细观察,记住一些大的轮廓特征和印象。所以,作为一个画家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才能在大自然纷繁的景象中捕捉一般人所捕捉不到的美景和一般人察觉不到的氛围。这需要不断地写生、观察和记忆,使大自然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然后,我们把写生中积累的素材运用到创作上来。创作出一幅完整的作品的过程是复杂的、矛盾的。如何组织、思考和整理平时写生、观察中所得来的众多自然形象?如何运用笔墨表现眼中所见景象?如何处理各种物象的取舍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虚实?这些都会让我们绞尽脑汁。在创作中要解决这么多的问题固然极其困难,所以要通过创作不断地解决,不同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后,带着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回到生活、自然中去,继续写生和观察。这种创作和写生的反复交替循环,自然提高了我们的创作能力。
写生对于创作者来说,可以提高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造型概括能力。如对景作画,要懂得“舍”字;追写物状,要懂得“取”字。“舍”、“取”全由人。自然界中的山、水、树、石要经过笔墨概括和提炼才能在画面上表现,否则千枝万叶、千岩万壑既不能画完全,而且也不能表现其精神特质。有些景象,如朝霞、暮霭、风雨等,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当时对景画出来的,必须靠观察、记忆、简化、加强或减弱,才能在画上表现出来。
第二,笔墨技法表现能力。传统山水画中的用笔用墨方法是根据山水、树石、烟云、舟车等客观物象特征而总结出来的。通过写生既可以印证这些对象的组织规律和特征,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规律,处理写生过程中新的笔墨关系,寻找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
第三,营造意境的能力。自然界是千变万化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心仪的山水意境。通过写生学会景致的取舍处理来营造画境,只有“行万里路”才能“丘壑内营”、“随手写去,皆山水传神”。其实,写生在表现自然山水气韵神采的同时,也是在寻找和描绘画家心中的理想家园。
总之,山水写生,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再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画家深入生活、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创造性艺术实践的过程。
(责任编辑:房学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