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讲堂 第1597期】大卫·霍克尼:我的观看——现场问题解答

2015-04-25 08:33:00 刘娇娇

【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 第1596期】大卫·霍克尼:我的观看——印象中国

 

  世界看霍克尼

  大卫•霍克尼,无疑是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被称为“最著名的英国在世画家”。他创作出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有识别度的生动图像。他的艺术生涯横跨了多个领域,而他的作品也几乎包括所有可以使用到的媒材,并一直使用时代最前沿的科技参与创作。

  

                                                 主讲人 世界著名艺术家 大卫·霍克尼

  此次访华也是霍克尼时隔34年后,再次来到中国。这位艺术巨匠心里对于时代性、创造性、实验性、艺术性如何理解?如何以艺术建造当代的美感?如何看待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融……种种问题都将在这次讲座中,向观众开放,让大家近距离的与大师谈艺术。

        

 霍克尼现在解答

  提问:您好!请问一下大卫霍克尼先生您画画的时候是如何保持对画面的新鲜感的?从那么年轻一直到老,你画画的时候都在想什么?

  霍克尼:我画画的时候我觉得我只有30岁,很明显我不是30岁,但是我画画的时候我觉得自己30岁。这个其实是毕加索的说法,所以我觉得我也有同样的感觉。

  提问:您好大卫·霍克尼先生,我想问一下您情绪低落的时候你喜欢做一些什么?您怎么摆脱那个感觉呢?

  霍克尼:我确实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而且情绪低落的时候往往是我不画画的时候,我会觉得如果不画画的话我能干嘛呢?我没有什么事好干,所以情绪就会低落。

  提问:霍克尼先生您好!您的创作在从艺术史的角度看一个壮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关于“透视的革命”,我想问两个问题:一是什么动力激发了您在透视上进行这样大的一个革命?第二个就是在您透视领域的革命里您怎样看待您自己的努力和塞尚之间内在联系?我们知道塞尚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重大的他的革命就是关于“透视”,就是您怎样看您和塞尚之间关于“透视革命”的内在联系。

  霍克尼:是这样子的,我觉得对塞尚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我因为塞尚我们知道他最后引发了立体主义,立体派的运动,而那个立体主义的运动它最大的特点它是关于前景或者是物体的前表面的一个视觉成像,这样的话所有的立体主义的作品其实看起来比我们看到的单一透视的东西更具有真实感。我觉得是这个样子的。

  提问:您好,我想问一下,您说用透视画成的只有一个面点的图像是平面的,但是我觉得我们也在用这种移步换景的双影视觉在看这种平面的图像,在用这种移步换景的视觉再看您用移步换景的视觉所做出的图像就会有一种很诡异的、奇异的荒诞的感觉,会有一种和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又有一种不同,所以说我想问一下,您今天想要表达的视觉效果是这样的吗?

  霍克尼:对的,因为我们平常观看一些单一的透视的那些图画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一开始看到这些作品的话你会觉得非常奇怪的,但是这一系列作品所要引发的问题就在此,因为它是有关于我们观看的方式的,因为我们人眼是时时刻刻都在移动的,如果人眼不动的话就代表人已经死亡了,对于一个固定的透视角度的一个照片或者是绘画也好,那么它其实是人你的眼睛不动而产生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照片或者说透视已经死亡的原因。

  刚刚这位同学说的关于一些诡异的感觉或者是怎么样,它其实更接近于你观看的一个方式的。我可以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在最初看维米尔他画完作品的时候我们会觉得那个桌子看起来非常非常奇怪,但是你仔细观看一下那个桌子其实跟我们现在的照片拍出来的桌子的样子都差不多,我们以为我们在油画里看到的是我们看到的世界,但是仔细想想其实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认为照片这样的单一视角的作品其实是很无聊的,有一天我跟弗洛伊德还有弗兰克我们三个画家一块去伦敦看一个毕加索跟马蒂斯的联展,然后我们出来的时候正好碰到另外一个展览在挂照片,我们就走过去看这个照片,后来看了这个照片我突然觉得就是像马蒂斯跟毕加索这样的画家把我们的世界变得这样得丰富多彩,非常得有趣,而那些照片就显得非常非常地无聊了。我觉得你们可能花点儿时间可能马上就知道我在想点儿什么事情了。

      

                                                            霍克尼先生自己聆听同学们的提问

  提问:霍克尼先生您好!我想请问我知道您好像是特别跟现代时代贴得特别近,特别喜欢用一些高科技的东西带创作,比如说视频装置还有刚刚的《春至》系列的Ipad画,我想知道您对绘画和科技的关系怎么看?它会给您一些不一样的体验是吗?还有艺术家跟时代的关系?

  霍克尼:就像我刚才说的我对所有的能够制造图像的东西或者是科技或者是工具都非常有兴趣,除了我们看到的一些高科技的东西之外,其实我们想一想像油画笔、铅笔这些我们最早使用的东西它其实也是科技的产物,我们其实无时无刻都在跟科技或者技术在产生关系,就是这个原因。

  提问:霍克尼先生您好!我喜欢您的作品很长时间了,我看了您很多的书,我感觉您的想法总是很酷,您在做艺术创作的时候能打破常规,打破传统工具,最后总做出很多新的方式的这种艺术。我想作为中国的,我们国内现在正在学习艺术的大学生来说,想请问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忠告?

  霍克尼:最简单的就是说做你自己;另外一个就是我们永远有发现世界或者是看待世界的新的方式,最近我在读一本关于维米尔跟罗尔霍克的书,那么里面就谈到了这些以前的艺术家他们是如何来看待我们现在看到的老的世界的,我们就会发现在其中我们总会发现即使在老的领域里也可以找到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

  提问:他问的问题是因为你非常喜欢各种科技的手段,从这个角度来谈一谈你觉得艺术教育应该是如何来进行?

  霍克尼:因为我自己没有担任过老师或者是授课的东西,所以关于教育我也说不出什么,但是我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跟大家讲一讲我是如何学绘画的,最早的时候我是在16岁的时候就进入了艺术学校学习,一直就是画画、画画……不停地画,在画的过程当中我发现我的同学们还有老师们他们在画画的时候更多的是大部分的时间来用于观察,我从中也吸取了经验,就是说你观察得越多,画得越好,这变成了一条经验。

  再从西方古典油画的历史来说我们会知道很多的大师他们都是从学徒工开始的,他们跟着一些其他的老师在那儿学,然后在这种学的过程当中发现自己。

  之前我还看到过一个展览展出的是德加斯,就是临摹普桑的作品,然后在看这个展览的时候我就觉得德加斯在临摹的时候他肯定学到了非常非常多的东西。

  又回到我自身来说,就是在我开始上美术学校的时候,英国的整个教育系统就停止了这一门课程,就是让你临摹的过程,他们都说绘画已经死了,再去临摹绘画没有用,但是我觉得这里面其实还有很多东西可供商榷的,因为你永远可以从学习的、模仿的过程当中找到自己的一个出路。

  最终的一个总结就是说我觉得艺术家越多,整个的氛围就会越好。

  提问:霍克尼先生我有一个很简单但是很傻的问题,今天看您的讲座,每幅画前都会有一个或者两把椅子,可能是出现在您作品中的椅子,可能我自己有自己的解读,但是我很好奇您为什么会放这些椅子?

  霍克尼:那些凳子其实是在里面做一个参照作用的,因为凳子我们一看到凳子就知道它大小是怎么样的,这些凳子放在画的旁边你就知道画的大小是怎么样的,如果我把那个画简单地放在画册里你永远不知道这个实际的原作是多大。

     提问:中国传统的绘画对您的艺术创作有哪些影响,请您再展开地讨论一下。

  霍克尼:其实我最早的或者是早期的作品当中,我用的就是中国绘画的那种透视的方法就是你会看到里面有很多的平行线,就是散点透视,直到后来我开始关注于摄影才知道就是因为摄影所有的东西都是单一的透视的,它是一个我们怎么说呢?是一个我们可以定义为终极的透视的这样一个角度,我在开始研究摄影的时候就发现了这样的一个单一透视角度它究竟的问题是怎么样的,结合之前中国画艺术对我的影响,最终就是促进了我最近的这一系列就是到后期的一个转变,就是如何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创造一个我们看起来更为真实的世界。

            

                                                                                 王璜生致词答谢  

  王璜生:谢谢!我们今天晚上的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子快接近两个小时了。今天晚上我觉得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话就是“摄影死了”,那么“新艺术”或者“新绘画”产生了。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也非常开心地看到这位三岁老的艺术家他在充满思辨的一种表达,他在创作的时候是三岁,但是他的整个的思考问题的表达,包括他对艺术创作的这种表达,还有所充满直觉以为的,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从观看的角度如何去探讨一种新的艺术精神等等,这些都提供了我们很多的新的一种东西,还有我们的新的思考,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大卫霍克尼先生。我们也非常感谢我们的邵大箴先生还有我们美院的很多著名的艺术家们大家的一块参与。

(责任编辑:陈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