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记者写稿应实事求是

2015-04-30 14:27:26 南岭梅

  南都在3月25日综合版报导了广东美术馆“丹青京华”的展览盛事。

  记者却在标题和文稿中把这次展览的意义降低为“描摹画坛趣事”。大标题成了附标题。 将齐白石曾临摹王梦白原作做成大标题,放大为“斗画”。不从此次展事对弘扬中华民族绘画传统,对加强南粤与全国的艺术交流以繁荣书画艺术创作的意义上下笔,倒煞有介事地写到……当年王梦白和齐白石“都师从吴昌硕,风格迥异,互不服气,然而,木匠出身的齐白石总让人感觉,比王梦白略低一层。”  其实这都是以小人之心揣度和编造出来,以说明名家也是勾心斗角罢了!借以哗众取宠,吸引眼球。  其效果是造成庸俗化的气氛。 这文章横竖看不出是在宣传“丹青京华” !这种文章让全国艺术界看了,会笑话我们广东人眼光如此狹隘。

  事实是齐白石虽然比吴昌硕小20岁,齐吴却从未谋面。齐白石非常敬重吴昌硕,学吴昌硕,并从他的作品中获得教益,但从未拜师。尔并无穿越时空之能,安知百年前齐白石与王梦白“互不服气”?  齐白石是木匠出身,那又怎么样!****还当过图书管理员呢。没听说过“英雄莫问出处”吗?白石老人在作品上钤印“木人”,他自己就从没忘本,结果是成就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画家!记者文中说:“木匠出身的齐白石总让人感觉……” 就有强姦民意之嫌,句中的那个(人),应该是记者本人。

  至于临摹,也很正常。白石老人受友人之托,临摹一幅王梦白的画,正因为他是齐白石,当然不会像学生那样依葫芦画瓢那样看一笔画一笔,稍作改动,都在题款中说明。井无“斗画”之意。当然,在此次将两幅画同时展出,观者见仁见智,也别有深意。倒是记者别有会心。窃以为新闻记者也应不忘职业之操守,写文章应求实求是,不要添油加醋,好吗?

  发表于2014年7月19日《美术报》

(责任编辑:张彦红)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