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卖上的高流拍之殇
2015-05-04 12:30:59 卢扬 陈丽君
《TEFAF 2015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去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流拍率达57%,创历史新高。优质拍品稀缺、部分拍品价格虚高等是导致高流拍率的主要原因。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艺术品拍卖市场仍将以回调为主,流拍率或将继续上升。
近六成作品流拍
《报告》显示,2014年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拍的作品数量同比增加了8%,但成交量却同比下降1%,市场流拍量创下新高,达57%。对此,《报告》作者安德鲁认为,这种趋势在繁荣发展的市场中是不正常的,说明市场的买家基础不足,而且还存在供给方面的质量问题。
实际上,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拍品数量与成交量严重不成比例。《报告》显示,过去十年,进入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拍品数量增加338%,达3900万件,而实际成交的数量只增加了187%。对此,欧洲艺术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徐晓玲指出,“这意味着高价艺术品在拉动市场的成长”。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艺术品流拍量一直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根据AMMA(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04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流拍率为34%,这个比例之后一直升高,甚至在市场最繁荣时超过了50%。
二八现象明显
由于个别名家作品深受市场宠爱,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极少数艺术家占据大部分销售额的情况,这种二八现象是导致拍品数量与成交量不成比例、流拍量上升的原因之一。
据《报告》显示,在2014年有作品卖出的12.7365万名艺术家中,只有54名艺术家的作品拍卖成交价超过1000万欧元,不到1%的艺术家贡献了将近一半的艺术品拍卖市场销售额。
但另一数据也显示,不少被寄予厚望的重要拍品遭遇滑铁卢也是导致流拍率急剧上升的另一原因。去年秋拍,中国嘉德上拍的靳尚谊《和平的讲坛上》估价1600万-2200万元遗憾流拍;在匡时拍卖中,两件重量级拍品陆俨少《大井新貌》、傅抱石《韶山诗意》也遭遇流拍。
对于高价位名家艺术品的流拍,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勇表示,这些拍品不适合在这两年出现,因为它的价格可能已经透支了五年,五年以后才会有的行情,现在这些作品的价格肯定是虚高的。对于高达六成的流拍量,他分析,市场依然在回调,艺术品拍卖市场回归理性之前,仍将有一个去泡沫化的过程。
市场仍将持续回调
综观2014年,各公司的秋拍成交额无论是环比2014年春拍,还是同比2013年同期,都明显有所萎缩,艺术品拍卖市场正遭遇着“熊市”。在此情况下,卖家惜售、买家谨慎的现象也会变为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还显示,中国藏家开始在中国之外的全球其他艺术品市场产生更大影响力。2014年多个海外艺术品拍卖会上,均有中国买家高调亮相。
尤其是前段时间在纽约佳士得2015春季亚洲艺术周举办的“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夜场中,上演的100%成交率、四项世界纪录的拍卖成绩仍在业内发酵。包括收藏大鳄刘益谦在内的很多国内大藏家纷纷在国外大手笔购买艺术品,并多次刷新拍品的世界纪录。
在刘尚勇看来,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不同, 2015年国内春拍市场仍在理性回调,流拍的数量还将持续扩大,对于拍卖公司而言,要适应这种严峻形势,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即便整体环境不容乐观,但是高精尖艺术品的问世总是能得到藏家的支持。在如今不温不火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各大拍卖行也开始找寻应对的办法。
在北京匡时拍卖副总经理谢晓东看来,目前的拍卖市场,拍卖种类已从粗放型逐渐过渡到深耕细作型。“不断细化拍品种类除了希望唤起藏家对市场、板块的关注以外,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和藏家的需求,尤其是有拍卖亮点的专题或专场,往往能获得较好的市场反应。”
(责任编辑:崔丽娜)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