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十问徐震:这个行业太传统、太保守、太封闭

2015-05-15 10:10:12 邱月烨

  记者:在艺术上,怎么看待打着你品牌的作品与你个人的关系?

  徐震:300年后,如果我们作品有幸流传下来,谁会关心这个东西谁做的?那个“谁谁谁”就是一个名字而已。

  记者:没顶更多是商业尝试还是艺术观念的突破?

  徐震:很多人认为一开公司就很商业,两者我真不分,看作品的第一反应不是思考商业或艺术,而是带来什么感受,再去理性处理它。把商业切掉,把政权切掉,剩下的是艺术吗?这不就是把现实切掉了?艺术能把这些东西切掉吗?其实就是一个整体,我们自己是其中一部分。

  记者:据说没顶这两年发展很好,究竟有多好?

  徐震:跟那帮挫兮兮的艺术家比,发展得很好,我们自己知道,更多要在规模、质量各方面与国际水平竞争。很多事真不是两三个人将一件作品做到极致就够,要整体规划,路还很远。

  记者:你的作品常带有一种意外的幽默感,个人灵感来源是什么?

  徐震:简单、敏感,很多事情就很明了。我有严重“恐机症”,不坐飞机,所有生活都在上海、北京,对我来说有时这个世界很小,接触外界全部依靠互联网。

  记者:一个艺术创作公司的老板,怎么衡量投入产出?

  徐震:从我的角度说,能为社会呈现出一场很棒的展览,2000万都值,不考虑什么时候能回本,无所谓。说白了,哪怕倾家荡产,明天再挣呗,但你毕竟创造了一个文化的东西,这不是用钱来衡量的。

  记者:没顶实现艺术创作的制度创新,在项目运作和投资模式上有什么创新?

  徐震:一般项目投资类似股权投资,就是风投,我们支持其他年轻艺术家时都这么说:一年在制作、生活上要花多少钱,我们投入,希望创作出好作品。很像互联网业的孵化,今天的艺术很灵活。

  记者:有没有考虑引入互联网众筹?

  徐震:大多数普通人对于艺术行业不了解,行业的人也不想外界了解,很封闭很封闭,互联网众筹模式很难用,不过,艺术行业在互联网时代必须改变。

  记者:为什么艺术行业如此封闭?

  徐震:一是专业知识壁垒,什么叫“好”,为什么这个艺术家比那个艺术家贵,有各种各样的行业规则;二是客户资源壁垒,信息不共享。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画廊业可能是本世纪最古老的行业之一。

  记者:很多人质疑你太商业化,会抱怨吗?

  徐震:中肯地说,我在艺术行业混了十五六年,工作高强度,资历顶得上别人混30年。这个行业太传统、太保守、太封闭,我不可能跟一个行业去赌气。没顶的前景很好,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我相信我们有能力和意识去拓展。

  记者:马塞尔.杜尚曾表达过一个观点:任何东西都可以成艺术品,就看你把它放在什么地方,把你的《香格纳超市》放回超市会怎样呢?

  徐震:不一样,《香格纳超市》里的商品只有包装,饼干盒里没有饼干,可乐罐里没有可乐,作品表现的是过度迷恋形式的状态,这可能跟杜尚说的不一样,杜尚把便池放在展厅,没做什么改变,只是签个名,在当时的语境下产生了轰动。

(责任编辑:杨凤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