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提名奖:寻找可能性的姜杰

2015-05-16 08:58:33 陈奕名

  编者按:近日,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提名奖正式揭晓,作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评选,本届AAC艺术中国做出重要变革,更加聚焦当代,奖项从原来分类的十三个变成三个,分别设立了“年度艺术家”、“年度青年艺术家”、“年度艺术出版物”三个大奖。“AAC的评选从传统的艺术门类划分方式进入当代艺术,如今看来,这样的台阶已经走完了。”本届AAC艺术中国评委会主席朱青生强调,如今的评选在考虑问题时还应该在各个角度进入,但呈现出来的结果不是再跟艺术门类相关,而是跟艺术的“创造”有关。

  何岸、姜杰、刘韡、徐震、张培力5位艺术家荣获提名奖,而最终的大奖也会在他们五位之中产生。因此雅昌艺术网将逐一带领读者走进这几位艺术家的创作世界。

姜杰

  姜杰是一位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前沿的雕塑家,她的艺术一直以深度的人文关怀和敏锐的女性视角探讨处于边缘状态的人、事、物。然而这次在上海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中,姜杰首次涉猎“欲望”这个主题,作品《大于一吨半》以男性符号景观化、仪式化的方式,对“欲望”进行视觉性考察,呈现出姜杰式的敏感、深邃和洞察力。

  重要艺术活动

《大于一吨半》

  2014年10月24日,姜杰作品《大于一吨半》现身2014年上海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大于一吨半》是姜杰为2014年上海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专门创作的场景性装置作品。它也是这位女性艺术家首次涉略“欲望”这个主题,作品以将男性符号景观化、仪式化的方式,力图对“欲望”作为一种生理符号、神话符号、历史符号和权力符号的悖谬本质进行视觉性考察,在体量庞大的造型、仪式化的光影效果和软性材料的复杂对峙和共生中,这种考察被塑造成一种盛大的日常景观。

  艺术家专访

  雅昌艺术网:请谈一下这次雕塑作品《大于一吨半》当时创作的想法?

  姜杰:这次作品和我以前创作的那些作品有点不同,以前的作品关注的比较自我,从我个人的视角观察会更多些。像《向前进向前进》主要表现老年人跳芭蕾舞,从我个人的角度关注社会。但是从这之后我的创作状态有了一个巨大变化,可能和我这么多年从事创作的经历有关,我感觉创作不再是一个小型的事件,之前的创作方式已经不能承载我对艺术创作的需求,我开始寻找更多可能性。

  正好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的黄专老师两年前跟我说过这个事情希望我参加,时间就安排在2014年,差不多从2月份左右我开始计划做什么作品。按往常惯例,艺术家是在以前的作品上再加一点新的内容,但是我想用一个全新的作品会更合适,而我以前有很多作品与观众有许多互动,像《长征:肖淑娴》等等。这次作品面向公众,所以我也希望大家都能看得懂,不需要太多讲解,但是又不是一个写实具象的东西,这样可以给大家更多的想像。

《大于一吨半》局部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会选用男性符号这个形状呢?

  姜杰:可以说它是一个载体,以前我也用过一些小的婴儿来创作。但我觉得它更重要的是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它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说什么?

  雅昌艺术网: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您使用了哪些材料?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姜杰:一开始的时候我是用泥做了一个泥稿子,差不多有十多米长,五米高,这不算蜿蜒的部分。全部是手工做的。然后又翻制成玻璃钢,之后又翻制石膏模子,最后才用现在的手工染布。买的是最细的布,特别薄,而且每一块颜色都不一样。在制作的过程中,我完全没有把握,因为从来没有做过这一类东西。以前都是想好了要做什么,等于说已经有一个具体的想法了,但现在不同,具体要做成怎样我并不知道,它更像一个玩具,一步一步就这么玩下去,有很多未知因素,但它也是一个开放式的,特别好玩。我从来没有做得这么轻松,整个过程特别自如。我也时常和我的学生说,好多东西其实是玩出来的,你喜欢就不会觉得是浪费时间,只担心时间不够,也不会觉得累。有时候总是想做一个正确的东西,但所谓正确的其实不一定是自己想的,更多的是别人想的。这是这次创作与以前最大的区别。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