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深入感受波兰艺术的“生活状态”

2015-05-18 14:21:08 李亦奕

 姐妹(油画) 艾娃·尤什凯维奇

  姐妹(油画) 艾娃·尤什凯维奇

  经过两年多的组织与策划,由中国美术馆、波兰罗兹艺术博物馆、波兰密兹凯维奇学院联合举办的“生活状态:全球环境中的波兰当代艺术” 5月11日至6月22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此次展览展出波兰艺术家创作的70余件当代艺术作品,作品类型涵盖绘画、装置、影像等,由此展示波兰当代艺术家观察和体验生活状态的成果,呈现波兰当代艺术的最新态势与成果,反映全球文化环境中波兰社会文化的身份特点与价值取向。此次展览的波兰合作伙伴罗兹艺术博物馆是欧洲当代艺术发展的重地,曾策划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展览,也以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艺术的收藏闻名。

 格拉博希采(油画) 拉法乌·布伊诺夫斯基

  格拉博希采(油画) 拉法乌·布伊诺夫斯基

  波兰是世界著名的文化故地,诞生了肖邦、居里夫人、哥白尼等许多历史名人,波兰艺术深厚的历史积淀既形成了独特鲜明的传统性格,也开启了丰富的当代图景。在全世界的艺术都在运用同样的工具,创作题材也越来越接近的背景下,举办民族艺术景观为主题的展览,是否还有意义?波兰罗兹艺术博物馆馆长苏汉认为,当代艺术所表述的生活方式仍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基础,“与其说‘生活状态’展览展示的内容是波兰的现状及波兰所经历的变化,不如说是对于波兰民族性不同感知的视觉再现。同时,展览力图将波兰的民族性进行‘翻译’、诠释,使其能够为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经历各异的人们所理解。”

  基于上述的思考,展览分为“现实?”“生活的环境”“可供分享的部分”“自我的生态学”“全球化的享乐”5个章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展览具有3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艺术家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城市景观乃至生活场景,表现波兰当代社会人们的内心世界与精神面貌,由此反映出波兰的艺术家如何透过创作彰显主体意识,如何确立本土文化的身份价值。例如,展览中拉法乌·布伊诺夫斯基的《格拉博希采》组画就是画家对波兰南部村庄的描绘,有意思的是,在作品中画家有意将建筑的背景抹去,把建筑从具体环境当中抽离出来,在作品中再按照普通村庄里建筑的排列方式进行重新排放,展示了艺术家如何以概念化的形式表现新的日常生活秩序。二是透过对“生活”这一主题的重新发现,体现艺术对现实的批判与叙述,展览中马雷克·赫兰达的作品《过境》、卡塔日娜·科齐拉的《艺术使梦境成真》等作品具有这样的特点。三是艺术语言丰富且生动,展览遴选的作品材质都具有生活化的特点,透过“源于生活”的材质创造出作品“高于生活”的哲学内涵。“与其说这是一场波兰当代艺术的展示,不如说是一种关于当代生活体验、生存状态、文化认知的表达。由此,透过‘生活状态’这样一个主题切入到对全球—本土问题的讨论中,可以使得身处当下的中国学界进一步思考本土文化身份的认同问题。”吴为山说。

  据悉,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与罗兹艺术博物馆的交流项目,2016年中国美术馆将组织策划当代艺术展赴波兰展出。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刘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