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第五届大学生实体建构大赛17日落下帷幕
2015-05-18 17:43:12 未知
参赛者须在2天内,用不超过10张瓦楞纸,搭建起一座“社区活动空间”,可容纳3到4个人活动及休息。
作品展示
在光影中漫步
作品《荏苒》的作者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许家杰等6名学生,他们通过镂空的设计使其产生错落的光影效果。这件作品获得本届大赛的特等奖。
倚“树”休憩
作品《树织》,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薛柳诗等6名学生建构。他们用10块瓦楞纸板制作成两根高约1.8米的柱子悬接在一起,交织成网状的空间。
在“管风琴”里纳凉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刘盟宇等6人的作品《琴韵》,由两座“管风琴”组成的,整体的形状恰似一个灵动的音符。作品主体结构共用了49根大棱柱和24根小棱柱,在节点的设计上,则参考了益智玩具,采用拼插的做法。
本报讯 (文/记者 林露虹 图/记者 张奇辉)在“管风琴”里纳凉,在“鹦鹉螺”中瞭望。这些建筑的巧思,来源于厦门市第五届大学生实体建构大赛的参赛者。昨日,为期两天的特房杯厦门市第五届大学生实体建构大赛总决赛在SM新生活广场落幕。经过20多个小时的“奋战”,普通的瓦楞纸,在25支参赛队伍的巧手下变成造型各异的“社区活动空间”。
本届大赛由市科协、市土木建筑学会主办,以“美丽厦门 生态建构”为主题。自3月21日开幕以来,大赛圆满完成了为期58天的初赛、复赛、决赛赛事活动。其中,初赛由全市的7所公立高校各自举办,吸引了1100名学生的参加,层层选拔后,最终有25个团队的学生进入决赛。
值得一提的是,大赛决赛首次邀请了金门妈祖建筑师公会携台湾高校参与观摩,为明年海峡两岸同场竞技交流做准备。金门妈祖建筑师公会理事长黄正铜说,两岸学界的交流有助于锻炼学生们在不同环境下构造作品的能力。
有的同学
连续工作20多小时
决赛的考题颇有些难度:参赛者必须在2天的时间里,用不超过10张瓦楞纸,在划定的场地范围内,搭建起一座占地面积9平方米的“社区活动空间”,这个空间不仅要美观、有创意,还能防风、防潮、通风采光,可容纳3到4个人活动及休息。
为了顺利完工,参赛的同学们也是蛮拼的,画图、裁剪、拼装……相互合作,几乎没有一刻闲着,有的同学甚至直接开启“刷夜”模式,在比赛场地一待就是20多个小时。虽过程辛苦,但缔造一件作品的快乐不言而喻。有同学评价说,这,就是建筑设计的乐趣所在。
市土木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张锦辉说,覆盖全市所有公立高校的大学生实体建构大赛,自2011年举办以来,为成千上万名大学生建筑爱好者搭建了课外实践的平台,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创作能力,更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优秀作品
有望变成实体建筑
将“考题”定为“社区活动空间”,主要是考虑到了建构作品的成果转化问题。市科协介绍说,社区是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最基础的细胞,社区活动空间与百姓密切相关。
据悉,主办方后续将把优秀作品制成图册发放到各街道和社区,如果社区居民对大学生们的作品感兴趣,那么一些建构模型很有可能转化为实物,服务社区。
(责任编辑:牛静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