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博物馆:引入外地优秀博物馆资源 把文博做活做好
2015-05-19 09:41:05 未知
一视同仁、鼓励文创,引入外地优秀博物馆资源
厦门博物馆:做活做好
□本报记者 廖丽萍 林泽贵
虽然厦门的城市历史不长,但不论是致力于闽台两岸及传世珍贵文物的收藏、保护的厦门市博物馆,还是以华侨历史为主题的华侨博物馆,抑或是中国第一家奥林匹克专题博物馆——奥林匹克博物馆,都是不可错失的一道风景。
5月18日是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2015年的主题被定为“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博物馆作为教育与文化机构,在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业内人士看来,要让博物馆成为维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推动力,首先必须给博物馆行业营造一个更开放的发展环境。
今年3月,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博物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关于规范门槛、教育为先、鼓励文创等一系列有利于博物馆发展的举措让我国的博物馆行业发展看到了新的机遇。
“厦门现有文博系统内博物馆和在省文物局及省民政厅都登记的非国有博物馆各四家,其他行业博物馆及未登记的民办博物馆则更多。”厦门市文广新局文博处工作人员介绍说,此次《条例》从国家层面对博物馆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无疑是行业发展的利好消息,如何抓住《条例》出台的“春天”,推动博物馆“做活做好”则需要更多探索。
非国有馆将有更大发展空间
上个月,位于厦门市吕岭路的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南京青奥会结束后,又值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所以我们的青奥会主题展和冬奥会特展吸引了不少亲子团和学校的参观。”副馆长吴云说。
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以奥林匹克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收藏有4000多件奥林匹克珍品,自2008年开馆以来,已吸引了超过50万人次的参观者。
在吴云看来,博物馆虽然不乏人气,发展却一直比较艰难,“与国有博物馆相比,民办博物馆的身份颇为尴尬。比如,虽然登记的身份是‘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可在所得税、电价标准的制定中,民办馆却大多被当作盈利的民营企业”。
吴云说,因为身份的原因,一些资金和政策上的优惠他们都无法享受。她告诉记者,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结束后,奥组委决定将一批价值约30万元的火炬、金牌等纪念品捐赠给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东西在厦门海关停留了一周后却被退了回去。“海外的奥运纪念品捐赠给民办博物馆被认为是一种商业行为,过关时要纳税。光是税费就得十几万元,由于资金有限,我们只得把这批纪念品退回。”说起几年前错失的一次捐赠,吴云依然显得十分遗憾,“很好的藏品,可惜没能和厦门的参观者见面,如果是国有博物馆就不用纳这笔税。”
《条例》明确将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国有资产设立的博物馆进行了重新界定,定名为“非国有博物馆”,在法律层面明确了非国有博物馆的地位和属性,为其规范管理、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鼓励全社会参与博物馆事业,在博物馆的设立条件、提供社会服务、规范管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财税扶持政策等方面,公平对待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
突破制度局限还市场活力
“由于制度和政策等因素,我们的博物馆行业普遍比较沉闷,不够有活力。”厦门市博物馆馆长张仲淳坦言,缺乏活力是这个行业的“通病”,而作为国有博物馆,这样的问题尤其明显。为了缓解这样的状况,他们会通过定期举行馆际间的交流,拓宽视野,不断为博物馆的发展“保鲜”。
“现在全国正在试点建立博物馆理事会制度,通过对现有管理体制进行改进、变革进一步激发博物馆活力。”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认为,激发博物馆的活力首先得从“顶层设计”着手,因此,建立博物馆理事会制度势在必行。
在业内人士看来,《条例》的出台不光给了博物馆行业一个更为多元的发展环境,也为其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条例》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专家认为,通过合法经营收入,可以补充博物馆发展资金,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同时,《条例》对于博物馆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的界限也作了明确界定。
“厦门的博物馆在开发衍生品方面有很好的条件和优势,如果能把藏品和文创、旅游结合起来,相信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张仲淳认为,过去,国家对发展衍生品和经营性获得没有明确的规定,博物馆既没积极性,也觉得没有底。《条例》的出台至少将让博物馆开展经营性活动更为“名正言顺”。
引入多方资源营造更优体验
去年,厦门市政府与故宫博物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筹建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成为厦门博物馆“引进来”的一个重要举措。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1800多件外国文物,从书画、漆器、陶瓷到钟表、科技仪器等,品类丰富,保存完整,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与鼓浪屿合建外国文物馆,可以让这些藏于“深宫”的珍贵文物找到一个气质相宜的展览空间,更好地发挥文物的价值,也让更多观众共享文化盛宴。
厦门的文博事业发展相对于许多文博大省的城市,还有许多提升的空间,要想进一步“做深做透”厦门的博物馆行业,与优秀的博物馆合作,引进外面的资源是必由之路。通过“引进来”,厦门的博物馆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延伸和补充,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厦门博物馆的事业,为厦门博物馆行业“走出去”奠定基础。据介绍,除了合作交流水平的提升,合作平台的打造也是厦门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助推器”。例如2014底首次离京在厦举办的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这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博物馆盛会,共有300余家来自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及相关文化机构,以及400家为博物馆提供科技与延展服务的相关产品供应商参展。
“未来,厦门的博物馆行业发展还将有更大平台。” 厦门市文广新局文博处工作人员表示,厦门市正积极推动大陆故宫博物院与台湾故宫合作,拟在厦打造“两岸故宫数字馆”,希望运用数字化技术将大陆公共台湾故宫的藏品以3D、4D影像的形式展示,未来,参观者在厦门就能身临其境般地参观台湾故宫了。
(责任编辑:牛静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