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归于零”——施本铭宗教般的艺术信仰

2015-05-22 21:32:21 周文娟

  与艺术家施本铭先生见面是在798艺术区的灿艺术中心,外面的展厅展示的正是艺术家施本铭本月16号开幕的小品展,展示的都是近些年来的写生作品,其中有些作品的创作时间长达两年之久。这些作品没有一种统一的风格,每种风格的变迁展示着艺术家每一次的兴趣点的转变,用施本铭自己的话来讲就是每一次的“归于零”,“逃离熟悉的事物,寻求一种不知道的东西,有时候甚至是无意识的寻找,期望自己的艺术创作给自己带来新的‘惊喜’甚至是‘惊吓’。”但是这一切都源自于内心对艺术宗教般的热情和信仰。

艺术家  施本铭

  施本铭的绘画早年即以狂热的生命意识,充满表现力的语言影响着中国画坛。深受古典主义绘画影响的施本铭,作品具有浑厚、浓郁的独特气质。但在艺术风格上与当年很多乡土风潮中的作品相比即已显露出了卓尔不凡的艺术才华:笔触凝重,色彩如土地般沉稳,造型又有着原始艺术的稚拙,其中又呈现出来的这种富有原始气息的张力。

“施本铭小品展”展览现场

  “归于零”

  施本铭是80年代乡土绘画的代表艺术家,后来的“85新潮”参与者,再到“89现代艺术大展”也都有参加,画风也在一直发生着转变。八十年代的画风变化非常多,属于一个不断尝试的探索期,作品中可以看到印象派、梵高、甚至在《社戏》中看到稚拙艺术的感觉;九十年代的作品则是向理性的古典主义的一种回归,而2000年以后又重回写生,以一种不介入,不加入自己解读的方式观察、描绘周围的实物。

  其实施本铭的绘画热情从他一直转变的画风和各种尝试探索上可以窥得一斑,正如他本人所说“我特别喜欢画画,关于作画这件事是由衷的,这么多年以来在艺术创作上也受到过各种艰辛,但是内心对于这件事情仍然是很认真的,绘画也是内心最本真的东西,也有宗教般的热情,这也是我绘画风格转变的根源。”

  施本铭从大学开始就一直忠实于一些新鲜的东西,一直在尝试着绘画的不同可能性,这种兴趣点的不断转移就造成整个80年代画风比较多样。

  90年代又以古典的样式呈现在大众眼前,得益于他接受了学院充溢着古典气氛的浸淫,接受了正统的美术史的教育,培养了这种基因,所以90年代重回古典主义对于他来讲是一次回归。但是中国的学院相对于意大利、法国来讲它没有这种清晰的体系和系统的脉络,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院,所以他一方面想证明古典精神不应该是停留在感官性和愉悦性,另一方面希望自己作为一个中国画家的身份尽一些绵薄之力去守护和证明中国的古典主义精神,在精神上追随那么一条明晰的线索。

  进入20世纪后,施本铭则是在用一种不介入的态度在观察周围,观察外界,用画笔记录触动他内心的点,自己也尽可能的不把自己的解读掺杂进去。这种反倒是除了人物画对他自己的另一种书写,它可能在不经意之间流露更多性情的东西,而不是说刻意的,而是不同风格的全面呈现,而这也是艺术家在创作道路上的一次次“归于零”,虽然在市场化的今天这种做法可能有很大风险,但是却有真诚的东西在里面。

《古镇》

《高平峡谷》

《蓝靴子》

《常家大院百年龙爪槐》

  自我的“告白”与“慰藉”

  值得一提的是施本铭有很多自画像的作品,而这些风格迥异的自画像也非常具有张力和表现性。而他的很多自画像都产自失落、失意、不得志和苦恼的时候,在这种时候每个人对于个人的关注往往会比较高。这也与一些有很多自画像的艺术家有类似的地方,例如,伦勃朗和梵高,梵高和伦勃朗身上有很相似的地方,他们不幸的一面也是有重合的,他们经典的自画像都是产生在他们最不幸的时候。伦勃朗很经典的自画像都是出自破产之后的穷困潦倒的日子里;梵高则一生都过着如同清教徒般的生活,一直徘徊在伤害与自我伤害的循环中。他们的自画像在他们个人研究上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他们的艺术也都在不同的层面上对施本铭的绘画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就像艺术家谈到的:“我在九十年代有段时间也是相当的潦倒,我在写《画室点滴》的时候写到画自画像是一种自慰和心理治疗,也是一种自慰。在画一些伤害的时候才能感觉到内心的平和。”而这种时候对于内心的关照也无疑是艺术家内心的自我“告白”,同样也是在面对困难时候的一种自我恢复和慰藉。

《自画像》

《蓝衣自画像》

  与市场的“安全距离”

  施本铭在九十年代曾今有段时间一直拒绝接触市场,拒绝自己的作品被画廊代理,被拍卖行拍卖,有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尽可能的与市场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努力的在市场和信仰之间寻求平衡。用艺术家本人的话来讲“对于画家来讲市场就像是测验或者考试,很多艺术家一边需要依赖市场解决温饱,学着生活,但是一方面也需要坚守一些内心的坚持,所以我尽可能的选择不被代理,但是合作还是必须要有的。”

  雅昌艺术网:能否对此次展览的初衷进行简单的介绍。

  施本铭:实际我一直以来的侧重点是人物画,大家对我比较熟悉的相对来说也是那一块,比如《众生相》这些东西。但是这批也不是短时间赶出来的,也其实都是一直以来伴随着的,只是一直都没有很好的机会呈现出来,这次就是想把这部分来一个系统的梳理和呈现。这种反倒是除了人物画对我的另一种书写,它可能在不经意之间流露更多性情的东西,不是说刻意的,而是不同风格的全面呈现。

  雅昌艺术网:在您绘画中呈现出来的这种富有原始气息的张力,跟您在西藏生活过一段时间的经历有没有关系?这段经历对您的艺术创作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施本铭:因为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但是做事是有热情,有热度的,西藏的环境给我一些提醒比如人在自然面前是非常渺小的。原始的宗教信仰又与我的内心的热忱非常契合,以及当时像布达拉宫纪念碑式的建筑都给我带来极大的震撼,这些对于我后来的艺术创作都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些可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日后的艺术创作的。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刘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