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新生:书法不是手艺
2015-05-23 10:48:20 易新生
现在,“书法家”这个概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好像只要能拿起毛笔写字的人,就可以称为书法家了。写得略为熟练的,就能以书法家的名义风行天下。时下书坛的确涌现出一批书法家,但缺乏大家,文化底蕴不足,或者说文化缺失是其主要原因,这是当下书法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
更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不少书写者以书法家自居,误把习惯当风格,不思进取,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地吃老本,书法水平不见丝毫长进。那源源不断写出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常常好也好不到哪里,差也差不到哪里,书写基本成为工匠式的、工艺式的,走向程式化,致使书法家越来越像一群手艺人。
平庸蹩脚、不考虑质量的书写,那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这样的人能称为书法家?所写之字能叫做作品?我看值得考虑。观众对此的反应当然是失望。
成就一个书法家的内在因素固然很多,但最主要的除了技能之外,还有文化修养、才华、情怀等。
在技能方面,可以说是引起了广大书写者的普遍重视,但仅此还不够,只练技术,误以为书法艺术就是书写的活儿,写熟练了,书法风格就形成了,就可以依了“风格”写下去,这是一种悲哀。殊不知,只强调书写技艺而忽略其他的书写者,往往容易滑入手艺人的行列,致使书法家蜕化为写字匠。这种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最终只会销声匿迹。
书法本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必须以文化为基石。这对古人不成其为问题,因为古代书法家都是读书人,学富五车,既善文又善书,文才和书法合二为一,像王羲之的《兰亭序》、苏轼的《寒食帖》等均文墨相映生辉。他们无不书写自己的诗文,腹有诗书气自华。时下的书法家疏于读书,懒于思考,文化修养缺失,而热衷于艺术“创新”,呈现出职业化倾向,致使书法艺术与学者、文人身份脱节,文墨相兼的复合型人才已寥若晨星,多数书法家沦为文抄公,向古人讨生活,仿佛手里有本唐诗、宋词就可以成为书法家了。书法与文化渐行渐远,这不仅是创作态度的问题,更是文化素养的问题。书法家没文化,成何体统!如此下去,书法家能不沦为手艺人吗?试想,当一群手艺人在书法舞台上大显身手的时候,书法家的称谓该由谁担当?如何担当?
读书是医治文化缺失的良方。书法家只有潜心读书,减少浮躁,文化缺失的现状才能有所改变,笔下才能呈现书卷气,书法才能向文化回归。苏轼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强调文化修养的重要性。书法的高层次是写学问,写文化。一流书法家应该是思想家,自觉地将学术与艺术、研究与创作、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从兼容并蓄到厚积薄发。成功的书法家有这样的共同之处,即必定都是文人,文采风流;必定具有独立的审美观,并最终将自己的审美理念转化为风格,从而在历史上站稳脚跟。手艺人能在历史上立住脚吗?答案应该很明确。好在时下有的人还是很明白,认为学习书法,年轻时拼的是技术,老来拼的是学养。
艺术创作需要才华,才华是成就书法家的前提,缺乏才华、没有悟性之人哪能成为书法家?这是毋庸多言的。还有情怀,书法家如果与身边的社会在精神上相安无事,泰山崩、黄河竭、长江决口均与其无关,他的情怀也就无由产生。才华与情怀有些关联,具有天赋的性质,不会轻易自行消失,但才华只能借助情怀来展示和发挥,失去了情怀的哺育,才华也会枯萎。一个书法家,如果漠视周边生活状况,心灵不断地被世俗化,那他怎能以作品表达情怀呢?
驱使那些视书法为手艺的人继续写下去的动力何在呢?恐怕与无休止的名利追求相关。受商品大潮冲击的影响,人们学习书法不是为了加强修养,陶冶情操,而是急功近利,从而使重技轻道、不愿读书的倾向越来越严重。为了维持书法家的身份,他们也许还得这样不好不坏、不伦不类地书写下去。
一个人名声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不一定成正比。因为成名除了与水平相关外,还与机遇、地位、人脉等因素有关。书法家能博得一时之名的虽然不少,而在历史上能够写下自己姓名的却不多。大浪淘沙,历史会作出无情的选择,让真正的书法家浮出水面,让手艺人淹没于时代大潮之下。
(责任编辑:秦连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