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从《这不是一只烟斗》重新关注绘画语言本身

2015-05-23 18:08:52 裴刚

【头条】当代具象写实油画的多维建构:这不是一把烟斗!

 

夏理斌《佳佳》60x80cm 布面油画 2006年

  近期《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展示了一百年来,中央美术学院在20世纪具象油画的发展,具象写实油画的话题重新被关注。中国的具象写实油画的创作群体庞大,尤其是经历学院孵化、浸淫的青年艺术家群体,在当代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从学术和市场的角度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如何进入具象写实,了解物象之下的真实指向,是观者读懂具象写实绘画的必要条件。曾经有观众问毕加索:“你的画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很不屑,反问观众:“你听过鸟叫吗?”“听过。”“好听吗?”“好听。”“你听得懂吗?”观众哑口无言了。如果今天观众依然把着眼点放在题材或者绘画内容上显然毕加索遇到的问题会重蹈覆辙。具象写实绘画在中国的学院教育中依然占主流,今天的多元环境下也为具象写实绘画打开了通向多种可能的机会。

  艺术家的作品普遍呈现越来越个人化的趋势。在装置多媒体等媒介越来越司空见惯的同时,如果艺术品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依然停留在“像不像”的审美阶段,不仅当代艺术看不懂,具象写实的作品也依然是“看不懂”。

  重新回到关注绘画语言本身

  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里特(Magritte)作品《这不是一只烟斗》解构了传统的、稳固的词与物、图像与表现之间的关系,虽然是一支写实的烟斗在被语言否定之后,重新回到了关注绘画图像本身,让观众对具象的烟斗中解放出来,去关注艺术家要表达的图像与图像背后的观念。马格利特的《这不是一只烟斗》无疑暗自切合了思想家福柯的哲学理论;因此,福柯借马格利特的作品重述了他在《词与物》中的主张——语言、图像和事物三者断裂的理论。福柯也发现,马格利特的画中隐藏着一首隐而不宣地建构,又精心拆散的“图形诗”。其中,图形也是文字,文字也是图形,从而生成多维各异的视觉线索。福柯借用马格里特的作品引出自己的思想,如同在《语与物》的最后一页,福柯写道:“人将被抹去,如同大海边沙地上的一张脸。”

  在当代艺术家们的作品指向性越来越多的介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把艺术行为和社会行为结合到一起,这是趋势。所以艺术特别需要观念,需要人文学科的知识去建构个人的艺术价值体系,对具象写实绘画的语言研究更接近其价值核心。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