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义:“85”是我精神和艺术的一个起点
2015-05-25 17:53:29 刘倩
【85人物】王广义:“泛神论”影响下的艺术创作三十年
王广义
85三十年,再次回望那个没有画廊、美术馆的年代,上千名青年艺术家凭着一腔热情掀起了影响深远的艺术运动,他们彻夜谈论艺术,研读西方哲学著作,关心人类命运,思考艺术本质;几年间,上百个艺术团队先后成立,无数艺术宣言发表出来,无数展览随时被关闭,却也冒着危险举办……经历了85,艺术结束了红光亮的时代,拥有了自由,走向国际和当代。
如今,85已成为被崇敬的丰碑和被纪念的历史。在这个信息来的快去的也快的时代,眼花缭乱的艺术已经把历史淹没,对于当下青年人来说,85的确是一段值得纪念的历史,却也仅此而已。在这个三十年的节点上,我们不禁发问:85精神到底是怎样的?85之于当下的意义?从85一路走来,那一代人经历了80年代的热血沸腾、90年代的社会转型和2000之后的市场洗礼之后,怎样面对时代的沉浮和身份认知?雅昌艺术网将带来这一思考:“85,现在还活着吗?”
艺术家王广义,85美术运动中的风云人物,是85时期北方艺术群体的主要组织者之一,还促成了当时的珠海会议。即使后来很少参与群体活动,多年来他一直是艺术界“江湖大哥”式的人物。
东北人的大个儿总是配一袭黑衣,长发、雪茄,这似乎是他很多年的习惯了,印象里的王广义与现实中的他一模一样。在艺术家王广义的身上,依然能看到80年代对艺术严肃的态度,钟情于80年代艺术的纯粹和美好,他说80年代做艺术虽然很冒险,但艺术是有尊严的;在这位艺术家身上,无处不透露着对艺术的敬畏。
艺术的起点
雅昌艺术网:在三十年的节点上回望您所经历的85美术运动,您觉得85精神到底是什么?
王广义:简单的说,85时期从事艺术的青年更主要的是把艺术作为一种思想表达,这是最主要的。具体从社会学意义或者说跟时代的变革关系,我觉得都有这些问题,艺术家也在谈,但谈不清楚。所以作为一个个体艺术家的个人感觉,想更简单的说85是把艺术看作一种思想、一种自由的表达方式。关于85的话题这些年一直在断断续续的谈,但这两年我有一种无语的感觉,不知道如何去描述。
雅昌艺术网: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
王广义:这或许与今天的整体文化情境有关系,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艺术表达精神和思想,扯到社会学意义上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在别人看来或许是不可能的,但我真是这种感觉,不知道怎么描述。
雅昌艺术网:那从艺术家的个体经历上去描述呢?最早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开始这种将艺术作为一种思想表达的?
王广义:当时我在浙美读书,1984年毕业的时候整个艺术界已经有一些活跃了。我毕业之后,从各个美院毕业回来的年轻人舒群、任戬等人组织了一个群体,就是“北方艺术群体”,当然我们并没有想到这是在85美术运动中最早成立的群体,反正就这么成立了。对于此,当时艺术界更多的从艺术自由和解放去谈形式语言方面,但我们认为内容更重要,想弘扬北方文化,建立一种北方文化的秩序、北方的崇高感、广袤感,把这种崇高和广袤感引申到和宗教相关,其实最初的出发点是这样的。之后,全国断断续续成立了很多艺术群体,我们史称85美术运动的这个事情也就这样变成了一个事实。
雅昌艺术网:当时您在浙江美院读书的时候,已经有了这种用艺术表达的观念吗?
王广义:那时候没有北方、理性的概念,只是对所谓新的艺术感兴趣,在图书馆看很多西方引进的图书、画册,大学时期还是很模模糊糊的追求艺术风格化的东西。毕业之后才有了一个团体,讨论形成这种艺术的意识,最初是一个概念,崇高感、理性精神是概念的产物。北方艺术群体对我很重要,让我找到了我的艺术的起点。我不能说把85放大成对整个中国当代艺术进程的重要性,但最起码对我个人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精神和艺术的一个起点。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