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金城小子”的情谊与无法逾越的“一公分”

2015-06-02 16:25:26 熊晓翊

【艺术人物】刘小东: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一公分”

  2013年,刘小东游走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画了一批画,每张画由两块画布组成,中间是一公分的距离,暗示无法愈合的巴以关系。

  他说:“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理想总是有些距离,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用一生的时间去弥补这些距离。”——于是他索性给自己最新出版的日记集取了个名字叫“一公分”。

  《一公分》是刘小东从2004年至2014年期间在全世界各地写生时记下的日记。文字散淡,日子密集,有意气风发,也有心乱如麻,更多是奔波与劳作,辛苦与忍耐,一点一滴浇灌出如他所说——“熬出来”的十年光阴。

艺术家:刘小东

  “其实也不是每天写,天天写作的人都是抑郁症,小心,别天天写日记。”刘小东说着笑了。“过一段时间想写了就写一点,通常是工作了一天之后,睡前很快记录一下,这一天都干了什么,写的时候不能想太多,因为想得太多就会睡不着。”

  书中所记之事大多关于: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些什么人,怎么画,出现了什么麻烦,怎么解决了,周围有些有什么朋友,工作之余的吃吃喝喝……诸如此类,杂沓琐碎,十年如一日,有枯躁,也能咂摸出滋味儿。缝隙间也有感时伤怀与劳骚抱怨,不过大都服从于庸常生活的框架适可而止,或者说,是服从于他对工作与自我的纪律,暗自消化。

  对于这些日记,刘小东说:“我觉得像是一种文字的速写,我更喜欢语言上的剪辑点,瞬间转化,‘前言不搭后语’是最有意思的。”——正是这种“转化”,不加修饰的文字具有一种节奏感。更多的日常性,对思绪与叙述的克制,或许是维持能“睡得着”的必须,倒也自成一体,形成了一种语言风格上的流畅与轻便,有随兴,也有分寸,处处呈现出来的是一个艺术家天生对万事万物的敏感与简洁的判断。

  就好像他每次外出写生都会配合影像记录一样,日记也是一种文献,往往能在展览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刘小东并不否认写这些日记的“目的性”,它的私密性是有限的,但却透着他所能抵达的某种自然与本真,正像他的画儿。

  人到中年,情谊最可贵

  谈刘小东的绘画,离不开一个“人”字。即使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思潮大量涌入,现代艺术运动一统天下之时,刘小东仍旧坚持本分的写实主义,将目光聚焦于日常生活与熟悉人物。

  对于要画什么,怎么画这道每个艺术家都要做的选择题,刘小东做出的时候很早,也一直忠于自己的选择。

  “上学时我也尝试各种风格,抽象、超现实、表现的,但做完各种实验以后,隔俩月回头看那个实验品的时候,自己觉得脸红,就知道不能这么干。这些都是凭感觉走的,没有那么多理性的判断,什么东西让你觉得自然、不脸红,那就是适合你的发展,画画尤其如此。”

  刘小东笔下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小人物,当然也有明星名人,但明星也不会比那些小人物更传神。对于如何选择笔下的人物,他说喜欢“长得更诚恳一些的”,这种“诚恳”来自于他看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一秒钟就够了,不用第二秒了。”

  刘小东热爱集体生活,每次外出写生,几乎都是“团队作战”,像个剧组,找模特的,找场地的,搭画棚的,摄影的,拍照片的,有时还有做饭的,开车的,当然还少不了一拨拨前来探望的朋友。刘小东身边总少不了各式各样的人,他有东北人的热情豪爽,也有细腻入微的一面,或许还得有一点天生好人缘的亲和力,才能聚得起一大帮子人为他忙前忙后。

  画过了许许多多的人之后,2010年,刘小东终于鼓足了勇气回到自己的家乡辽宁锦州金城镇,去画那些儿时的伙伴。“近乡情怯,有名儿了,我怕他们把我当回事,一当回事,我就很难为情了。”他在日记里写道。

  “自我17岁离开家乡,每次再回家探亲也总是小心翼翼,只和过去一起玩过的小朋友们来往。现在这些朋友和我一样都是中老年了。这种情谊不深不浅,他们也从来不来北京打扰我的生活,只是回老家时和他们在一起。这种情谊使我常有依赖的感觉,总觉得我在外面,如果挨欺负,他们,只有他们会义无反顾地帮我打架,但是现实的生活谁也帮不上谁。可是这种情感一直在我梦里面。”——“金城小子”这一篇在《一公分》里的描写是最动人的,这大概是因为用情最深。

  在金城,他在旧时的小巷子口画,在昏暗的卡拉ok厅里画,在简陋与慵懒的台球室里画,天知道在一队台湾剧组的跟随下,在一个自己已经不再属于的小镇故乡,这样的绘画现场有多么荒诞,但他己将绘画己全然打开,与生活水乳交融,坦然自若。

  处处是曾经的成长记忆,处处是物是人非的变化,时而是熟悉亲切的重聚,时而又是不可能回到过去的距离。忐忑,温暖,伤感,无奈与孤独,五味杂呈地感受被他零散地写在了日记里,用心地画在了肖像中,也被侯孝贤缄默的镜头的记录在了《金城小子》里。

  这部纪录片当年获得了金马奖最佳记录片与台北电影节最佳影片,除了侯孝贤卓越的才能之外,围绕在刘小东身边的真切情感,恐怕是片子打动人的关键。在日记里,刘小东给他熟悉的八个小伙伴写了小传,每个人寥寥几句话,却质朴感人,背后透着他对平常之人的体恤,对人与人之间恩情的珍视。

  《金城小子》中最为戏剧性的是,刘小东搭在室外的临时画棚被一位醉酒的渔民撞毁,以残局收场。那位鲁莽的渔民听人说有人在家门口架起了“陵棚”,便觉愤怒,不由分说,开起自己的皮卡车将“艺术”碾了个稀巴烂。刘小东的“金城小子”就此提前over了。

  没有所谓的圆满,永远有超出人意料之外的部分,生活因此才得以继续,这才是现实的至高无上,而艺术家所能做努力,也就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断尝试接近那无法逾越的“一公分”。

  “总得来说,我活得很幸运,希望把这种幸运交代出来,睁眼睛能看见世界万物,你是很幸运的一个动物,我总是在这个态度下工作。活到了下半辈子,生活越来越沉重,自己对自己的期待越来越高。什么时候才是最轻松的?跟老朋们一块儿呆着,因为有情谊,情谊的维持就是不要天天在一起,尽量不要什么事都合作。情谊是没有目的的,是为了喜悦而来。喜悦从心而生,也不告诉你,你有爱,爱这东西不能表达,表达出来的不是爱。不说,也很省事,也不累,但是这种喜悦确实是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说完这些,一脸倦容的刘小东,又笑了。

《两个老实人》

“金城小子”系列 

《易马图》

《人造海浪》

《多米诺11》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