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宋冬于格罗宁根博物馆的个展即将开幕

2015-06-06 09:42:43 未知

上图中作品为宋冬《我的第一个家》(My First Home),作品将在此次个展中展出

上图中作品为宋冬《我的第一个家》(My First Home),作品将在此次个展中展出

  中国艺术家宋冬在荷兰格罗宁根博物馆(Groninger Museum)的个展将于6月12日开幕,此次个展将展出宋冬自90年代初以来创作的40件作品。

  宋冬(生于1966年,中国)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重要的艺术家。他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从事行为、录像、装置、摄影、观念绘画和戏剧等多媒介的当代艺术创作,并参与策划当代艺术的展览和活动。

  宋冬大多数作品都关注艺术的过程而非最终成品,因此也创造了其独特的媒介和装置方式。在他的作品《吃城市》(Eating the City)中,他用饼干、巧克力等点心建造了一座乌托邦城市,并邀请观众一起将其吃掉。此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展出时均有不同的调整,与当地观众形成互动。

宋冬作品《吃城市》(Eating the City)

宋冬作品《吃城市》(Eating the City)

  在其为卡塞尔文献展创作的作品《白做园》(Doing Nothing Garden)中,他用垃圾堆成了一座高8米的山形盆景,并种植蔬菜、灌木和花草,做成花园。在上面用霓虹灯做的中文留下一句戏谑的句子“不做白不做,做了也白做,白做也得做”。艺术家用这个垃圾做成的公共景观来暗示资源的消耗、浪费与再利用,以及这种工作背后的徒劳感。

宋冬作品《白做园》(Doing Nothing Garden)

宋冬作品《白做园》(Doing Nothing Garden)

  宋冬的很多作品都使用了生活中的日常材料。而他标志性的作品《物尽其用》(Waste Not)则动用了超过一万件生活用品。在这个震撼人心的作品中,艺术家将他母亲在几十年的生活中积攒起来的各种大件小件悉数展出。人们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整个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其中的很多物品破旧甚至无用,却始终舍不得被丢掉,这其中透射出的是人们对于曾经物质匮乏的不安全感,同时也暗示了消费社会中物品的功能与实质功能之间的错位。这件作品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和伦敦巴比肯中心(Barbican Centre)等重要的艺术机构中展出,此次也将在格罗宁根博物馆得到展示。

宋冬作品《物尽其用》(Waste Not)

宋冬作品《物尽其用》(Waste Not)

  位于荷兰北部的格罗宁根一直以“大学城”而闻名,这也使其有着年轻且多元的文化艺术氛围。而城中的地标建筑格罗宁根博物馆也是荷兰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

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

  此次宋冬的大型个展持续展出至11月1日。德国著名艺术出版社Hatje Cantz将同期出版300页的画册《SONG DONG》。

  展览结束后,将继续巡展至德国杜塞尔多夫。

  佩斯艺术家档案

  宋冬

  b. 1966 中国北京

  宋冬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重要的艺术家。他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从事行为、录像、装置、摄影、观念绘画和戏剧等多媒介的当代艺术创作,并参与策划当代艺术的展览和活动。宋冬在世界各地举办过个展,也是各种群展的焦点。宋冬大多数作品都关注艺术的过程而非最终成品,因此也创造了其独特的媒介和装置方式。

  宋冬之道(节选)

  文 / Philippe Vergne

  对于宋冬来说,视觉艺术是一种追求道家哲学的强力手段。为了正确地理解他的作品,有必要首先简略地了解一下道家的基本教义。

  道家的中心是“道”的概念。所谓“道”,是事物的自然秩序,不可说明的东西。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超越了意义、思考以及想像。

  道家反对与自然对抗,提倡与自然和谐统一。这样的哲学便是“无为”,这并不意味着被动的姿态,而是意味着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同样,“无欲”,也是一种要求有控制、有节制谦虚谨慎的生存方式。

《印水》,行为艺术,1996

《印水》,行为艺术,1996

  这些各种各样的概念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宋冬作品更大的背景空间。原本,他并没有将那些概念原原本本地运用在作品之中,甚至也没有一个作品以道家为题。正如他所说,“我感兴趣的是如何将东方与西方两个不同方向的文化合成一体,它既是这个,又是那个,既不是这个,又不是那个。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判断容易妨碍对事物的理解。”

  他的手法和作品将我们的艺术经验转移到现代与传统、过去与现在、以至我们所考虑的概念艺术与道家传统之间。他有意识地从和艺术有关的问题以及艺术的传统对象、材料上转移视线。这些作品与转移视线的意图共同诞生,定焦于将艺术的目的归还至艺术自身的意义中以及追求其概念。

  像这样的传统,也就是始于60年代的西方传统中,艺术早已不是完成的作品,而是将重点放置于制作或者完成的过程上的一种自身投影行为。在类似于这样的艺术制作概念下,艺术与生活之间模糊的界线,逐渐消逝殆尽。

  宋冬的作品主要由行为、影像装置、书法、雕刻以及在特定场所的项目构成。但是他拒绝与这些各种各样的手法以及他熟知的传统之间划清界线。

《宋冬到此面壁》,行为艺术、摄影,1999

《宋冬到此面壁》,行为艺术、摄影,1999

  他就是运用这种稳健而具有挑衅性的方法来制作。而且,他的有力之处,还在于能够将截然相反的东西结合起来,包括他本人所处的大文化背景;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状况以及根深蒂固的自传性的背景。他直接接触到的环境中发生的事情,成了他将想表达的东西扩展到世界范围的跳板。

  对于宋冬来说,这些活动、其实包括大部分人类尝试活动,其源头就是自我表现。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的观客几乎感觉不到其作品与时间有任何的关系。《水写日记》(1995)就是其中一例。虽然这个日记用水写在石板上的,但是却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个日常性仪式,在言及其他之前,首先它是一种个人的体验。那是从他的儿时的回忆中得到的灵感。宋冬儿时家境窘困,为了不浪费贵重的纸笔资源,他的父亲建议他用水在石头上练字。当时,吸引他的既不是字,也不是笔,而是这个练习中游戏性的要素。练习过程中,水逐渐蒸发而字随之消逝。宋冬于1995年开始用水在石头上写日记,这成了他隐秘地发泄感情的手段。然后历经数年,这个仪式逐渐变成了孕育自我的一个手段。

《水写时间》,行为艺术,1996

《水写时间》,行为艺术,1996

  水日记,是不留痕迹的冥想方法,但是关于这个行为的纪录却极少,在这种意义上,从物理上,进而从这个日记只是单为他的所写的意义上来说,给予了内容不可限量的内涵。

  像这样的虚无,也表现了他的兴趣是在于不存在的东西的力量以及从无创造出(意义)的力量。

  而另一方面他的作品也追求着极端的个人的亲密体验。《抚摸父亲》(1997)表现了这样的关心。此作品他将自己的手的影像投影于自己父亲的身体上。在没有很多的肢体接触的文化国度中,像这样触摸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关于父子之间的传统关系的强有力表现。他尝试着成为连接近年在中国的发展中出现的代沟的桥梁。

《抚摸父亲》,行为艺术、录像,1997

《抚摸父亲》,行为艺术、录像,1997

  无论是研究哪个课题,宋冬的批评性的表现总是游刃于政治性与诗性之间。与许多同年代的艺术家相同,他不管从什么样的教训中都能表达出自由的稳健的(暂且不提无条理)且有破坏性的感觉。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被封闭,然而,被自己所做的事情封闭,是更加可怕的事情。人有许多自我,为什么要扼杀其中的某些自我呢?”

  *本文中所有引文均来自皇甫秉惠对宋冬的访谈。

《吃山水》,录像,2005

《吃山水》,录像,2005

《穷人的智慧》,综合材料装置,2005-2011

《穷人的智慧》,综合材料装置,2005-2011

《物尽其用》,综合材料装置,2008

《物尽其用》,综合材料装置,2008

宋冬2013年在佩斯纽约的个展现场

宋冬2013年在佩斯纽约的个展现场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