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黄宗贤:85的力量在“延续”和“淡化”中并行

2015-06-09 23:18:40 陈伟静 王惠

黄宗贤

  【编者按】2015年6月5日下午,“西南力量·雅昌”当代艺术邀请展在成都蓝顶美术馆正式开幕,与之同时进行的是“西南当代艺术三十年”学术探讨会,研讨活动由批评家陈默主持,批评家鲁虹、冀少峰、舒群、黄宗贤、刘淳、杨卫、李晓峰、张光华等人分别就“85”时期的西南艺术印象、西南当代艺术的聚落生态、人文景观以及网络经济时代的当代艺术进行讨论。以下内容为黄宗贤在本次研讨会当中谈到的有关85力量在当下的新思考。

  真正的思想起伏、文化形成是在85时期产生的,那是刻骨铭心的记忆。西南艺术近30年来的地位不必多说,85前奏时期,乡土绘画、批判现实主义——几个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思潮都发源于四川,可以说没有85前奏,就没有85思潮的展开。西南的当代艺术力量韧劲十足,首先是传承性很强,85新潮最重要的艺术家的主要活动都在西南;其次是生态,这几十年来,西南地区的不同流派、不同年龄的艺术群体都在互动,这样多元的格局也是我们需要的;最后是开放的生态,四川的盆地使得这里跟外界交流存在一定困难,张大千等著名艺术家一旦有了超越的机会就会尽可能多的了解川外的信息,因此这种超越精神自古以来就比其他区域更强烈。四川人有一种“不排外”的心态,随时都想参与外面的世界。这才促就了西南地区特殊的地域性文化特色。

  但今天西南艺术的发展与过去完全不同了,今天谈85思潮,说的是社会变革、文化变革以及新颖的一代人的宿求,这种变革已经被消费主义浪潮所取代,那一代人的理想主义和担当意识已经被淡化,这将使西南艺术乃至中国文化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下,当代艺术与大众艺术有着某种潜在的融合,先锋的力量被软化了,其主要的表现在于对文化、社会的针对性的弱化,超越传统形式上的艺术语言、艺术媒介的勇气正在淡化。上世纪80年代初期那批艺术家的丰功伟绩已经成为历史记忆,今天需要的是新的精神资源与动力,更进一步地起到引领作用,要有根本性的转化,这可能才是真正的“英雄”。艺术家不是救世主,当下和85年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我们能谈的意识形态的收集空间越来越狭窄。

  85以来西南的力量还在延续,但是它的裂变感已不如从前,比如大家熟悉的图式常重复出现,被市场认可的图式化符号取代了社会问题的针对性;用个人的感受表达的方式取代了85时期英雄主义的拯救精神;消费的集体狂欢取代了批判的态度。西南地区的艺术介入方式更加诗意化,而不是对文化的直接介入。虽然仍有美的视觉样式,但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不多。

  当代艺术在今天要关注的是当代艺术生产机制的变化,必须靠艺术家、批评家、赞助方、媒体等多方共同合作才能产生新的力量,雅昌作为媒体平台对西南地区的艺术建设,也许会让整个西南地区拓展出新的空间。

(责任编辑:陈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