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007年的影像艺术:虚拟与真实的电影式拍摄

2015-06-10 15:26:58 刘倩

【85人物】张培力:艺术始终不应成为一种工具 85亦如此

艺术家张培力

  85三十年,再次回望那个没有画廊、美术馆的年代,上千名青年艺术家凭着一腔热情掀起了影响深远的艺术运动,他们彻夜谈论艺术,研读西方哲学著作,关心人类命运,思考艺术本质;几年间,上百个艺术团队先后成立,无数艺术宣言发表出来,无数展览随时被关闭,却也冒着危险举办……经历了85,艺术结束了红光亮的时代,拥有了自由,走向国际和当代。

  如今,85已成为被崇敬的丰碑和被纪念的历史。在这个信息来的快去的也快的时代,眼花缭乱的艺术已经把历史淹没,对于当下青年人来说,85的确是一段值得纪念的历史,却也仅此而已。在这个三十年的节点上,我们不禁发问:85精神到底是怎样的?85之于当下的意义?从85一路走来,那一代人经历了80年代的热血沸腾、90年代的社会转型和2000之后的市场洗礼之后,怎样面对时代的沉浮和身份认知?雅昌艺术网将带来这一思考:“85,现在还活着吗?”

  艺术家张培力,从85至今,一直走在当代艺术的最前沿,他是杭州“85新空间”展览和“池社”的筹建者之一;1988年,他因创作了中国第一件录像作品《30×30》,被称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

  对于85,张培力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怀疑和反省,他始终认为:“艺术最根本的意义就在于解放,在于对权力、模式的消解。艺术一定是要呈现每个人最真实最本质最自由的那一面,艺术是多样的,所以自由是决定性的。”三十年来,张培力始终觉得艺术不应成为一种工具,85亦是如此。

  2007:虚拟与真实的电影式拍摄

  雅昌艺术网:这个期间还开启了另外一种作品的模式,那就是“场景性”作品的产生,在此前的作品中很少会涉及这样“现场性”的作品,是如何产生的?

  张培力:最早的尝试是07年的《窗外的风景》,那是我第一次用电影的方式来拍摄录像,把虚拟的场景跟真实的场景混淆起来。我当时在杭州位于灵隐的一个空间,从房间里的窗户看外面的院子是一种古典园林的感觉,窗户是很高很细的简单的窗户。

《窗外的风景》

  我就用这个窗户拍了院子里气候的变化,从早上开始很安静的院子,然后开始起雾,雾消失之后开始起风,接着是狂风大作、垃圾满天飞,然后是风把垃圾吹赶紧了,天暗下来,开始闪电、下雨再到暴雨,下完之后阳光出来,院子回归安静,整个过程是虚拟的,但很诗意,是用电影的拍摄方法来制作了一个循环。我把这个影像打在了那扇真实的窗户的对面墙上,观众一进去可以体验真实的窗户和影像的窗户之间的关系。

  雅昌艺术网:《阵风》《静音》就是从这件作品发展而来?

  张培力:《窗外的风景》就影响到了我2008年做的《阵风》,其中的刮风就是这两件作品中的关系,《阵风》规模更大,虚拟的成分更多。过程是本来是一个安静的客厅随着起风而出现杂乱,随着风越来越大,客厅里的窗帘、鱼缸、壶、落地灯都被摧毁,整个客厅残破不堪,最后残破的客厅再次归于平静,这个作品是先搭出了专业的内景,又把它摧毁,我想告诉观众的是影像的虚拟与真实的关系,把虚拟和真实交织在一起。

张培力《阵风》 影像装置 2008年 

张培力《静音》 影像装置 

  拍摄《静音》时,是我正在准备做深圳的个展,作品是我在杭州的一间服装厂里拍摄的,那时的社会背景时中国的服装鞋帽在欧洲遭到抵制,我也了解服装这个行业的暴利和现状,我特别想做一个跟服装相关的作品,花20万元买下了一间即将要拆迁的服装车间。

  在车间拍摄了两组录像,几十台老旧的缝纫机摆放在展厅中,没有人,只有机器、厚厚的灰尘和凌乱的现场,是双视频的投影。另外一组镜头我用了40个监控摄像头,按在还在工作的工人头顶上,记录他从早上工作开始到下班的全过程,用一组电视墙拼起来。展出时还展出了一台缝纫机,在缝纫机面前是两个巨大的屏幕和四十面小屏幕,大屏幕上放映了老缝纫机曾经所在的制衣厂大场面,小屏幕则放映着当时工作每个工人的近镜头。

张培力在"意派"中展出的作品现场报道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