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西沐:我国艺术金融发展需解决几个重要问题

2015-06-10 15:04:34 未知

  在2014年底,将要试刊的《艺术金融》杂志记者曾小亮对西沐就艺术金融发展需解决几个重要问题做了专题访谈。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进行刊发。西沐既是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前沿理论研究与前沿实践的建构者,他一直在为艺术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而奔走,同时又忧心忡忡地看着这个新起的行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在接受我们的访谈时,他说的最多的是“要允许试错,这个行业有时即使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最终它一定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在您看来,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艺术金融?

  西沐:对于艺术金融的兴起与发展,我们一定要放在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认识,要充分认识并把握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战略取向。发展艺术金融的意义在短期来看,是推动了艺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也是调结构与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举措之一;从中期来看,我们已经从企业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到房地产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的进程中看到,这一过程在对冲货币超发,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增加国民财富,从而不断提高货币资本的流通性的重要意义,所以,面对中国浩瀚而又丰富的艺术资源,它的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所带来的巨大红利与财富效应是不言而喻的,推动这一进程是我们今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不二选择;从长远来看,面对财富霸权与世界货币发行权的争夺,我们取胜的最大资源基础不是人力资源,更不是物理资源,也不可能是别的,而是我们的文化艺术资源。所以,艺术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是中华民族最为核心、最为独立的财富资产与独特的民族资源,也是中华民族面向未来,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的最为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没有现代化的金融产业,就很难有称得上现代化的产业经济,中国艺术品市场及其产业的发展也同样如此。可以说,在大力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及其产业市场的过程中,培育与不断壮大中国艺术金融及其产业是其重要抓手,特别是在日益受到重视的中国文化产业与中国艺术产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之中,这一点尤为重要。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艺术资源量大、点多、个性取向明显;另一方面,文化资源生存的状态,最为核心的是多元化、多极化、多样态的生态化生存,其鲜活性与创造能力是根本,而这种资源的生存状态,需要更为贴近的多元化的艺术金融的服务。因此说,培育与不断壮大中国艺术金融及其产业,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许多人都看好中国艺术金融的前景,但是对此也充满了困惑,您觉得中国艺术金融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西沐:中国艺术金融近几年在艺术品市场的不断推动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人们在日益看好艺术金融发展前景的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特别是在艺术品市场回调的当下,艺术金融的发展似乎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与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中国艺术金融产业首先需要解决认识问题,核心是解决艺术金融及其产业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重要性问题;其次是理论支撑问题,核心是解决艺术资源资产化、金融化的机制及其建设问题;第三是前沿实践的引领问题,核心是解决现有体系与艺术金融发展的融合创新问题;第四是政策创新问题,核心是解决监管问题。

  为什么要首先解决认识问题呢?

  西沐:在我国艺术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艺术金融的重要意义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与实践者所重视。但在艺术金融及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认识与研究把握艺术金融的发展特征与内在运行规律,推动文化资源资产化进程,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关注,成为当下与今后的一个重要理论与实践课题。我们发现,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是乱象,特别是艺术金融领域,原因虽然很多,但有不少是我们对艺术金融市场的研究不够、了解不深,特别是对其内在的机制与规律研究学习缺失所造成的。艺术金融的问题,其核心是艺术品资源资产化的问题,这已成为当下艺术金融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其背景就是艺术品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并且发展迅速。艺术金融被引起关注与重视,还有一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就是艺术金融及其产业已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及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很多时候甚至成为了一个主导性的力量。为此,我们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面对现实,承认艺术金融的建构力量已成为中国艺术品价值建构的重要力量的事实。我们不要主观上排斥艺术金融,艺术金融本身也是我国艺术品市场及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我们要花大力气去研究、分析、引导艺术金融及其产业的发展,以前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我们一定要通过学习、研究、实践去把握,只有认识了艺术金融及其产业,弄清了其发展的规律,我们才能将其作为建构我国艺术品市场及其发展的有生力量,而不是视其为规则与规范的破坏者,人为地远离与排斥。三是我们要重视艺术金融及其产业的研究,通过研究,把握艺术金融的建构力量介入艺术品评价与艺术品价值建构的态势、互动机制、发展规律与路径等,为艺术金融及其产业的共生生态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与政策支撑。

  为什么说是理论支持要先行呢?

  西沐:因为如果要将艺术金融产业作为一个系统的研究对象,并在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一门学科,可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与开拓性的工作。

  它不仅要求高、问题多、难度大,更要面对勃然兴起的艺术金融实践,尚处于不规范与不完善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要进行学科架构及研究工作需提出更多、更深入的问题进行研究。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主体正面临着更多也更为复杂的市场风险,由此也促使了艺术金融机构不断通过产品创新来化解风险。①信息不对称情况越来越加剧;②道德风险成为难以监管和衡量的一种重要风险;③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在代理投资及其道德风险方面存在缺陷。这些都是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理论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理论建设要本着总结实践,推动指导实践的原则,并努力建设当前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理论研究领域的理论体系,为我们更多、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当前形势下,研究艺术产业与金融的对接问题,可谓恰逢其时。我们面临发展艺术金融产业的重要战略期,在面对挑战时,加强艺术金融产业的理论建设,抓住机遇,为做大、做强中国艺术金融产业服务。

  那什么是驱动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呢?

  西沐:什么是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虽然大家有不同的视角与解读,但我始终认为,消费需求及科技进步是最为重要与基本的动力。我们知道,艺术金融产业的根基是服务,而其主要取向是要为艺术金融的市场需求及潜在的需求提供系统及深入的更为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从而不断满足艺术品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而科技进步既是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支撑,又是可以不断激发艺术金融市场需求与不断释放需求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讲,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是核心,是根本的动力,科技进步是支撑,是重要的运营基础,更是艺术金融不断创新的保障。

  在我国艺术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忽略了艺术资源特性问题,而只将其作为一般意义上的资产来对待?

  西沐:没错,艺术金融是产业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产业经济的共性组成部分以外,我们应更多地研究艺术金融产业本身的特性问题及其规律与行为等。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基本特性主要取决于其资源本身的特性。

  中国艺术金融产业资源最为重要的是具备两种基本特质:一是资源的非标准化特性;二是资源的系统可复用性。资源的系统可复用性更多地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资源消费的复用性,中国艺术金融产业资源大多有越使用越多、越消费越丰富的特性。另一方面是对资源内涵的挖掘与价值的开发所具有的特性,那就是中国艺术金融产业资源的内涵越被开发就越丰富,开发得越系统、越深入、越全面、越持久,其价值也就越大。而当下,我们发现,很多出现问题的艺术金融产品,基本都是不认真分析艺术资源资产化的特点,而一味地用已有的金融产品架构来套用造成的。

  您在很多场合与文章中反复强调,目前我们进行的很多金融服务工作,其实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金融,为什么这么讲?

  西沐:其实,艺术金融最为核心的两块,一是艺术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工作中产生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二是围绕艺术价值链发现而产生的艺术产业链金融服务。由此可见,艺术金融的核心是艺术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是艺术价值建构与发现的新手段与平台。我们反对任何意义上的伪艺术金融,更反对以艺术金融为恍子而进行的金融犯罪。

  现在有一个误区,不去谈艺术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这一核心,而仅仅强调金融机构为艺术产业及其企业进行金融服务,认为这就是艺术金融。为艺术企业进行生产性的金融服务,这无疑是应该支持的,但却改变不了艺术企业,特别是小微艺术企业融资难的根本问题,这一点现实实践已经证明,是一种表面化的应对措施,不发掘艺术企业核心资源的价值,并形成资产化、金融化机制,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可长久持续。所以,我们如果不能建立以艺术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为核心的这一金融体系,而仅仅在艺术金融的外围进行金融服务,就会延误艺术金融发展的机遇。所以我们强调,一般意义上的金融支持艺术企业,或是开发一些基于传统资产抵押的为艺术产业及其企业的金融产品,都难以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艺术金融,是属于金融支持实体企业的一部分,不要将艺术金融发展泛化或走样。抓住艺术金融发展的核心与主线,是当下进一步推动艺术金融及其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如何看待中国艺术金融实践的独立性问题?如何理解您提出的世界发达国家艺术金融发展的今天不是我们的明天,我们要为艺术品资产化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西沐:当下,全球艺术品市场治理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正在日趋形成多元化、多样化、多级化的格局。在此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成长迅速,亚洲艺术品市场比重不断提高,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也处在不断增加的趋势中。以跨界为重要特征的业态整合与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新业态的生发逐渐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发展中的一个亮点。

  要充分认识艺术品资产的共性及其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发展的特殊性问题。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发展的特殊性与其并不发达的资本市场,为艺术品资产化发展的探索创造了重要机遇与重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我们要研究分析西方发达国家艺术品资产化发展的态势,明确艺术品资产化在其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其次,我们更要认识研究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发展的内外动力与机制,以及它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中的地位及历史作用;第三,我们必须看到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实践应有的现实与战略意义,从深度与广度上的领先探索,一定会为世界艺术品资产化探索与发展提供新的理念、理论与方法,从而最终推动与引领世界艺术品资产化发展的步伐。

  全球艺术品市场重心不可能是单一化的,市场重心的东移是一个大的趋势,而中国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一极。事实上,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不断走向深化、成熟。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的扩大,中国艺术品市场所呈现出的艺术品商品化、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的发展趋势正在成为世界范围内探索艺术品资产化的重要力量。中国艺术品资产化的实践与探索已经或者正在领跑世界艺术品资产发展的进程。中国艺术品资产化的实践也正在推动世界艺术品资产化发展的进程,刺激着国际艺术品市场在包括小额化、平台化、金融化、大众化等多方面的探索。

  不难想见,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节点阶段,这样的现实要求并催促着我国要在艺术品资产领域有所创造、有所建树,要在艺术品资产化发展的基础理论的建构,艺术品资产化的方式、方法,以及实践与政策研究等几个层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为艺术品资产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中国视角与经验。由于文化、经济及资本市场的环境与机制的不同,在面对巨大需求的同时,建立并创新适合的具有特色的艺术品资产运营模式已是不可回避。在这个进程中,我们首先要大力学习、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理念、经验与做法,同时,又不能被捆住手脚,切忌简单地复制西方的发展模式。在学习、借鉴西方的经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那些曾经适用于西方的所谓成功经验,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市场发展需要。这是由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市场基础、结构机制等一系列因素所决定的,未经研究、不加论证、不做取舍的盲目套用,很有可能会造成“水土不服”的后果。

  此外,我国必须要有独立而清醒的发展意识,必须坚定地认识到:西方发达国家艺术品资产发展的今天,一定不会是我们的明天。我们需要自己的创造、需要在艺术品资产化领域为世界作出我们的贡献。这不仅仅是源于我们巨大的消费需求,也不仅仅是民族自尊心的需要,而是背靠中华民族巨大文化资源而涌动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振兴的需要。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理性,这已经开始逐渐成为了众多市场参与者、研究者们的共识。

  在您看来,中国艺术金融实质就是与中国股市一样,容易被操控?中国艺术金融是不是一个击鼓传花的过程?

  西沐: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确,艺术金融的出现,其本质是用新的手段与平台进行艺术资源价值的发现。在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规范、监管等方面的缺失,前期的实践给人们一些误解,以为艺术品的份额化电子连续交易就是艺术金融,事实上,他最多只能是艺术金融化过程中交易形式的一种并不成功的探索,远远不是艺术金融本身。因此在这种误解下说中国艺术金融实质就是与中国股市一样,是不值得辩解的。至于中国艺术金融是不是容易被操控,我想,也主要来自艺术品的份额化电子连续交易的误导,意思是说,艺术品份额化的盘子规模较小,容易被不大的资金所掌控。事实上,艺术金融及其产业是一个体系,这一个产业体系相对专业复杂,它的发展规模虽然目前不大,但是,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讲,可以说是最难以被操控的一个产业。不然,业界就不会有水太深的哀叹了。

  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艺术金融的本质是促进价值发现,当然,价值发现是一个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出现插曲也是正常的,市场机制会一步步调节与矫正。而艺术品价值形成的过程,也正是其价值不断被发现、被发掘的过程。所以,说中国艺术金融是一个击鼓传花的过程,一个是不了解艺术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实质,二是受现有艺术金融发展乱象的误导。中国艺术品市场价值观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不断达成价值构成取向的一种融合与统一,而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的融合与统一,这是资本之所以能够通过市场过程参与到艺术品价值建构过程的一种理论上的基础。事实上,作为资本,它不论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在什么样的领域呈现出什么业态,都不会改变其基础的本性,那就是在一定的时空状态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资本的这种扩张本性,会导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构建过程:一种是资本的价值取向与艺术价值取向相背离;另一种是资本的价值取向与艺术价值的取向相融合相一致。前者的情况会导致艺术品价值构建与整合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反映在艺术品市场过程中,就是失范与市场秩序的混乱,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就有这种现象的发生,有的时候甚至还很严重。后者的情况则会有利于艺术品价值的构建与整合过程的进行,也正是由于资本价值取向与艺术价值取向的统一,才会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这是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一个现实意义。

  当前,艺术金融化在产品交易、服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尝试,请您谈谈艺术金融化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西沐:艺术金融发展到今天,面临的重大突破就是艺术与金融的对接不再是零散的、点对点的或者产品级的概念,而是体系性的、一步步秩序化形成的。这是艺术金融真正进入体系化发展的阶段,也是艺术金融时代到来的一个基本标志。艺术品资源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不断被开发出来,价值不断被认知,市场机制或者人们的愿望需要一个平台,而不是点对点的发现价值、实现价值,实现价值的方式是通过交易来完成的。

  目前我们遇到的问题有: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需要提供好的金融产品满足高净值客户,而艺术产业的发展,大量艺术品资源需要资产化,需要变成金融资产。目前对接的各方都有积极性,都有愿望,而由文化艺术资源变为金融资产,需要很多环节与支撑体系,现在有非常大的缺失,需要整合,需要体系化、资产化。重要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接的支撑体系还未建立起来,比如鉴定、评估、咨询顾问,信息工商体系的建立,确权制度的建立。在当前,金融机构看艺术品市场,感觉水很深,不敢贸然进入,无处下手,而艺术市场看金融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从哪里切入。文化艺术资源变为金融资产没有体系与支撑,很难对接。

  二是,缺少衔接的平台,作为金融产业,最大的核心就是规模化,规模化的基础是大众化,大众化的依托是社会化。社会化、大众化和规模化是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基础,要实现这“三化”,交易不能是点对点的,甚至不能是一对一,必须是平台化,必须是公开、公正、公平,只有建立在这“三公”的原则上,才能建立公信力,大众才能放心参与。只有在公信力的平台上金融资本和资产才能整合起来。不是在偶然的无规则的平台上,而是在非常通畅且有一定标准和规则的交易平台上才能实现很好的对接。

  三是,在整个交易中,资源变为金融资产的对接,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定价体系的建立,我们所有的资产评估的核心就是定价与机制。实际上,现在的问题就是没有形成一个具有共识的定价机制,艺术机构定的价格银行不认,金融机构定的价格艺术机构不认。只有形成大家公认的定价机制,又有平台,又有支撑体系,金融资本和文化艺术资源的对接才有了基础和基本条件。

  那您对中国艺术金融及其产业发展的创新战略路径前景如何规划?

  西沐:在研究中我们发现,通过艺术金融推动艺术资源资产化创新可以说是发展我国艺术金融的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发展艺术金融战略与政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以下五个方面我们认为是推动艺术资源资产化创新的重要的战略路径:一是艺术金融创新的核心:资产化、金融化。艺术金融的核心是艺术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二是艺术金融创新的路径:平台化创新。平台化创新是当下艺术金融创新发展的现实选择,没有平台化的举措,艺术金融创新发展机制就无法建立起来,发展格局就不会形成。我国处于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具有金融市场不发达、外源性融资受限、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机制不健全、治理结构不完善(如内部人控制、一股独大等问题的存在)及有效的破产机制缺乏等具有特定经济发展的制度背景,所以,艺术金融及其产业平台的创新研究就成为根本问题。艺术金融及其产业平台主要是指市场配置资源主导下,在整个艺术产业投融资产业链中,建立在“三公”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基础上,具有公信力,一方面连接上游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另一方面连接下游有融资或服务需求的小微文化企业与机构,通过整合社会资本及资源,在产业支撑体系的保障下提供专业化、规范化融资服务的综合性业务平台。艺术金融及其产业的基础和核心就是支撑体系保证下的平台化运营。其中,支撑体系是基础,平台化运营是核心。三是艺术金融创新的保障:制度与政策创新。艺术金融创新的基本保障是制度与政策的创新,如果没有制度与政策创新的保障,其他层面上的创新与实践就可能随时出新问题,不能继续。四是进一步提升艺术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与水平。五是大力探索艺术金融以众筹为主体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即主要是指市场+互联网机制配置资源主导下,在整个文化产业投融资产业链中,建立具有公信力的专业化、规范化融资服务的综合性业务平台,并在平台基础上以互联网的机制,实施众筹为主体的模式。

  那您对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判断?

  西沐:任何一个市场,最大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挖掘与发现需求,并满足需求。中国艺术品市场也不例外,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所面对的不是需求不足,而是由于退出机制不健全而导致的巨大潜在的要求无法很好地被发掘、被释放出来,而艺术品资产化可以被看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径。从整体来把握,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发展的潮流得益于四大方面的推动:一是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激发效应,特别是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推动了全球艺术品收藏投资热。具体的表现就是由于经济不确定性,正在使更多的投资者将投资重点从股票债券转移至实体资产,而对艺术品资产需求不断得到显化,从而带动了艺术金融产业的不断兴起,以及由此带动兴起的新型全球化的专业艺术金融服务的产生。二是市场的巨大需求,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这一轮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发展的推动力不是市场竞争推动的结果,而是强大的市场需求推动的结果。三是政策预期的推动,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相关不动产登记制度法律法规将出台,第二个方面是不动产保有税将渐行渐近,第三个方面是遗产税正在提上议事日程。四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内在规律的推动。

  当然,我国艺术金融及其产业的资源特性问题是我们分析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艺术资源本身的特性问题,主要是艺术资源资产化步伐缓慢,机制缺失。第二层面是艺术金融产业资产特性“轻”、发展规模“小”、配套支撑“弱”、主体发育缓慢的问题。中国艺术金融产业资产特性“轻”,影响了金融资本的进入;发展规模“小”,金融支持规模有限;配套支持“弱”,制约了与中国艺术金融产业主体的对接;主体发育缓慢,发育的主体还处于萌生阶段,力量单薄,抗风险能力差。这是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理论建设过程中应该给予充分重视的问题。当前,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创新少、企业数量不足、规模小、实力弱,是造成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市场集中度低、艺术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我们相信,伴随着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艺术金融企业间的重组、并购将会越来越频繁,必然会推动艺术金融资产与资源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形成一批骨干性的中国艺术金融产业主体与艺术金融的战略投资者,从而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不断提高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集中度,这也必将推动中国艺术金融产业进行相应的产业融合,为中华民族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服务。(本文更具采访录影整理)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