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话说“非遗+:组合的N种可能

2015-06-15 11:18:29 未知

  

  将苏绣融入屏风设计

  6月13日为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10余年来,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保护成果更是受到许多行业的高度关注。非遗保护已不再仅仅是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职责,非遗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保护成果也正在被全社会共享。

  “非遗+教育”“非遗+设计”“非遗+旅游”“非遗+影视”……如果说“互联网+”相当于给传统行业加一双“互联网”的翅膀,那么不断扩展的“非遗+”相关行业领域则迅速催生新的创意,迸发新的活力,融入社会生活,提升产业效益,使非遗保护成果越来越为全社会共享,也让非遗真正活在当下。

  非遗+教育:结合越来越紧密

  提起非遗与教育的联姻,人们恐怕首先会想到“非遗进校园”。确实,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探索开展了各种类型、方式、主题的“进校园”活动。从走进小学、中学,到走进象牙塔;从“打游击”式的搞展演、展示,到传承人扎根校园带徒传艺;从作为学生课余的兴趣培养,到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作为专业培训……非遗与教育的结合在不断的尝试和推进中越来越紧密。

  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将非遗引入当地中小学“乡土教育”课程,通过普及非遗的本土知识,配套开展知家乡、爱故土、懂非遗、传文化的综合性兴趣培养与切实性乡情教育。广东财经大学玩具与游戏系讲师彭琬琰说:“许多传统玩具都是就地取材,因此在向孩子介绍传统游戏的同时,也就是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去认识家乡的地域特点,激发孩子自发地去了解家乡,发现故乡的美。”

  今年2月,北京市教委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时,明确提出“小升初”特长生的招生要向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倾斜。于是,在今年北京市育英中学、中关村中学等学校的招生中分别设立了泥塑、京昆、面人等专业。汤正洋曾经学习过6年的捏面人,得知了这一政策时他的父亲说:“真没想到,这无心插柳的做法却让孩子在竞争激烈的‘小升初’里有了一些优势。”

  近年来,不少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也不断探索将非遗纳入“特色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地处安徽黄山歙县的安徽省知行学校立足徽州三雕(木雕、砖雕、石雕)与歙砚雕刻,建立了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将职业教育和非遗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引资入校、引智入校和引企入校的方式,与全国10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同时聘请代表性传承人指导学生日常实训。中国戏曲学院不断扩大对非遗剧种的招生力度,目前已有豫剧、黄梅戏、秦腔等共计13个国家级非遗剧种招生方向,拥有京剧、昆曲、粤剧和藏戏4个人类非遗代表作剧种的招生方向。为培养地方剧种人才,该校表演系在全国建立了17家教学实践基地,初步形成学院教学与剧种所在地方教学相结合的办学模式。

  非遗+设计:一个双赢的合作

  在某展览上,折服于一件精细雅致的苏绣作品;抑或是在博物馆参观时,对着一件典雅生动的牙雕作品啧啧赞叹,这种被工艺之美突然震慑住的感觉好像谁都有过。但是如何让这种工艺之美走进人们的生活,而不再是一次难忘的擦肩而过?为此,有不少设计师将目光投射在非遗领域,开始从传统手工艺中寻找灵感。

  将内画、珐琅彩瓷等工艺应用于手表表盘设计中,将古老的雕花剪纸镶嵌在时尚的手机套上,将汉绣的金龙绣到了女士礼服上,将精美的皮影贴在艺术灯罩上……近年来,将老手艺与生活用品结合的设计不断刷新人们对于传统技艺的认知。

  瓷器品牌“Birthmark痣”的创始人刘柏煦说:“我们必须保持旧的记忆和新的希望。”刘柏煦设计的瓷器作品主要是餐具,他带着设计团队常年往返景德镇,跟当地匠人们一起,用做茶碗的耐心做饭碗。在刘柏煦的设计理念中,理想中的器物不是被人们束之高阁、远远观赏的精美瓷器,而应该是陪伴人们一同变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和交流的器物。

  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表示:“融入非遗元素是现代工艺设计的需求,有助于增加现代工艺品的文化深度,体现出创意和特色。”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徐佳慧认为:“将现代工艺制造与传统手工技艺相结合,实现了实用性、艺术性、文化性的统一。现代工业产品传承了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也为现代工业品牌做了宣传,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而对于如何将非遗与设计二者更好地融合,设计师盖宏睿则认为,只有深入地研究并理解非遗项目背后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内涵,做出的设计才能够抓住精髓,非遗设计不应该是浅层次的拿来主义和符号主义。

  非遗+旅游:深入发现传统之美

  青年设计师阿薇认为,手工艺的未来不是设计改变传统,而是传统给设计以灵魂。为了链接更多的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让设计师近距离、深入地发现乡村与传统文化之美,2014年,她和张冰一起创立了手工艺旅行项目“远近”。这是一个为设计师与手工艺发烧友提供走进村庄体验风土民情,走近蜡染娘、老银匠等手艺人,体验他们的手作时光、农耕劳作等全部乡野生活的旅游项目。在交流与碰撞之中,设计师与传承人都获得了新的灵感与收获。

  其实,“远近”只是近年来非遗与旅游“牵手”的众多实践之中比较小众的一个。知名度更高的旅游产品比如就有张艺谋的“印象”系列,虽然观众褒贬不一,但“印象”的确成为了景区的招牌。在依托于自然风貌、展现地域风情的实景演出中,当地的非遗往往成为其中的主要演出题材和元素。此外,不少地区也十分重视非遗旅游,如推出非遗旅游景区和民俗文化旅游村,不断推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和传统手工艺项目进景区,推动民俗文化的全面恢复和弘扬,推动民间传说的发掘整理和在旅游景区的运用。

  如今,乡村旅游、文化旅游逐步升温,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摒弃,看了多少“景点”不再是游客评价目的地的首要标准。更多的人选择走进村庄深入体验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亲身感受当地最真实、最传统的民俗文化,而孕养于乡村的非遗也自然而然成为丰富旅游产品的核心元素。

  “通过非遗保护工作的逐步开展,我们愈发觉得林芝宝贵的民族文化是我们应该向子孙后代和游客介绍的最好的东西,因此2006年我们建立了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然而这只是一种静态的展示。”西藏林芝市旅游局副局长次仁央宗说,今年林芝又启动了“集美自然”林芝生态旅游季的规划,希望通过生态旅游将家乡优美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非遗和热情淳朴的民风展示给更多的人。

  非遗+影视:不是单向的,是相互成就

  2012年7月,讲述中华古老手艺历史和传承故事的50集系列纪录片《留住手艺》在央视播出。

  2013年8月,以皮影戏为主题的电视剧《皮影人》在山西举行开机仪式。

  2014年9月,首部描写人类非遗代表作蔚县剪纸的电影《窗花》在河北蔚县首映。

  2015年3月,以人类非遗代表作浙江龙泉青瓷的历史文化等为背景的电影《龙泉窑传奇》在上海杀青。

  近年来,通过影像记录和展示非遗的作品层出不穷。电视屏幕上,央视的《留住手艺》、《舌尖上的中国》等一系列非遗纪录片将传承了千百年的老手艺、中华饮食之美介绍给千家万户。浙江连续3年推出非遗电视“春晚”,让当地群众的春节过得年味更足。

  通过这些影像作品对非遗的介绍、普及、宣传,人们对非遗的了解和认识越发深入了。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王淼表示:“银幕非遗很重要。这是在推进非遗多媒体数字化记录、非遗电视纪录片荧幕播放基础上的一个新跨越。从荧幕非遗到银幕非遗,标志着非遗的大宣传以一种新的方式得以呈现,也将引起更多的年轻人通过电影了解非遗,为非遗所吸引和打动。”

  在北京大学教授李道新看来,电影与非遗的关系不是单向的,是相互成就。如果非遗元素能真正融入电影,与电影语言产生互动,那会诞生非常优秀的影片。藏族导演万玛才旦拍摄的多部电影如《静静的嘛呢石》等都涉及非遗元素。他认为,用电影表现非遗,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非遗的价值,记录一些将要消失的文化;另一方面非遗也能够提升影片的深度和厚度。但如果只是为了宣传某一项非遗而制作一部影片,就容易让影片产生说教和广告的嫌疑,失去影片本身的质感,因过于强调非遗而缺乏观赏性,而电影的故事量过大也会淹没非遗的内容,都是不大理想的。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刘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