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央美毕业展 比传承“多一点”创新
2015-06-23 08:20:21 未知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主任马路
【导语】2015年中旬,美院毕业展相继开幕,一方面是学生数年学业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是艺术教育发展过程的浓缩。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马路透露,在受学院传统教育以传承为主导的背景下,今年的毕业作品在题材和内容上出现了大胆的创新。这种创新是否是学院教育的需要?在这种教育变革下学生将如何面对社会?学校又在学生适应市场方面给予了怎样的帮助?为此,记者特别采访了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主任马路。
记者:今年央美油画系毕业展的整体情况如何,相比往年有哪些突破?
马路:我们过去油画系因为有一个传统在那儿,所以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比较多,但今年相对活跃,今年抽象主题或是关注学生个人经历的题材会比较多。有一些导师在引导方面有更开放的要求,希望学生能够把自己最真切的感受表达出来,把自己最喜欢的风格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来,所以这回不光有绘画,还有装置,综合材料等方面的探索。总的来说,今年的探索性比往年强很多,而且这个探索是多方面的,不是说往一个方向走,而是往几个方向去走。
我觉得这是一个挺好的现象,我们过去总是向大师学习,向传统学习,这是一个传承性的东西,但是传承还是为了发展,所以我们这一回不是直接的传承和模仿,而是在追求传统的东西之后更多地探索新的可能性,这个是比较大胆的一个极限。
记者:这个改变是和导师引导有关,还是出于学生的自觉?
马路:这几个方面都有。这一届学生整体比较活跃,他们很清楚在绘画和艺术上面要去探索什么。另一方面,老师的思想也比较开放,更主要的还是鼓励创新这种大趋势造成的,在这个大趋势的驱使下,大伙儿才觉得其实我要去做一些新的东西。
我们做一个东西本来就是我自己特别喜欢,特别想做的,如果总是害怕别人去批评,那就很难做得好。约束越强大创造力会小,就很难施展开来。我们也会发现,学校里边越是听话的学生,反而创造力会越弱,为什么?因为太听话了,太听话了之后不是说他没有创造性,他有,但是他不敢。往往是那些什么都不管,不怕犯错误的学生创造性比较强。
记者:今年的毕业展虽然得到了很多好评,但是依然有一个很难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师生作品雷同的现象,您对这个现象您是怎么看待的?
马路:师生作品的雷同的现象这一届比前几届好,不是太像,而且师生作品总会有一些像的东西在里边。但是还是应该有一个转变: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不应该只局限于我老师能够表达的东西,之所谓教育,其中的“育”很重要。老师作为个人的创作和发展他很自然地要形成他自己的风格,风格的形成是有局限性的。他出于好意把他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教给学生,如果学生只是照着这个去做,自然就会很像老师。另外,老师的作品太成熟,老师的魅力太强,又很有名,得到很多人的承认,学生很自然地就觉得他那个东西是最好的,很自然地会去模仿学习。
记者:这一次毕业优秀作品的评选机制是否有突破?优秀作品的去向是什么?
马路:优秀作品的评奖工作和以前是一样的,还是评委们投票来决定,也是按照我们现在说的所谓“民主化”去做的。但是评委们综合出来的奖项往往并不是作品真实成绩的展现,因为所有的评奖里边都涵盖了不同的观点。能够评上奖的作品当然不会是差的,因为这些评委都是专家,但是也并不见得作品是特别特色的,而真正出色的往往是独特的。
有一些优秀作品美术馆觉得挺好的,要进行收藏,但也并不是说说这个作品特别好就肯定会收藏。收藏有收藏的条件,特别大的、安装过于复杂或者是很难存放的往往不会被收藏。
记者:今年展览上有作品已经明确贴上小红标,您对这个现象怎么看待?
马路:贴红标是画廊的做法,贴红标多象征着展览比较火爆。当然一些学生要生存,如果有人来买他的画,价钱合理肯定愿意卖,但是学校收藏和有人来买两者做选择,还是给学校比较好。这就跟咱们说是卖掉还是让中国美术馆收藏比较好一样,当然是收藏比较好,因为那是国家的收藏,而且将来如果条件好会经常拿出来展示。如果是拿去炒作,对学生来说伤害是很厉害的,如果是个人收藏,那也是在他自己家里别人很难看到,即便看到也是特别小的一个圈子。这两者的社会功能就减低了很多。
记者:据您所知这届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有哪些?职业选择如何,有多大比例从事和艺术相关的工作?
马路:继续深造的比例相对来说比画廊签约多一些,剩下的大多数还在做艺术。这个方面,做艺术的人和其他行业不太一样,其他行业依附性特别强,比如说做那些数理化的技术得有一个单位或者是一个公司给他提供这个条件才能做,但是画画这个东西没有关系,相对来说比较自由,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自由职业者。
我们在毕业之前有很多外地的企业过来招聘,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去签约,大家都还是愿意在北京呆着,北京的文化氛围太好了。虽然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够去外地发展艺术,尽量缩小地方艺术发展的差距,但是对于学生来讲不会想那么远,首先他要生存,他要在艺术上能够获得一个提高,他还是需要氛围的。
记者:在适应学生就业、适应艺术市场变化方面做了哪些改进?
马路:我们学校还有一个驻留计划,驻留计划是给学生在学校保留一年的户口并且给一定的资助,同时给他们在这一年里办一个个展和一些联展。他们在这一年里可以一边创作,一边接触社会。
这个申请是有一个标准的,是在硕士生的范畴之内有一个名额的限制,基本上每个系有一个人可以来深造。虽然说范围比较小,但不管怎么说学校还是帮助学生,不要让他们突然间地面对市场,让他们有一个过渡期。
记者:从已经完成深造的学生的后续发展来看,成效如何?
马路:在这一年中会办一个个展和一些联展,在办展过程中,我们会邀请画廊或是用人单位过来看展,这对于他们是一个机会。当然,这批人全部都能够找到好单位也不太可能,总体来说,不管怎样,这一年之内这些学生会产生一些作品,这批作品比他们毕业时候画的要更成熟,也相对有一个规模,会让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再走向社会。
(责任编辑:邓晓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