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讲堂第1733期】薄松年:宋画《四猎骑图》的特点与价值(上)

2015-06-28 08:50:58 张霄楠

【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第1730期】薄松年:番马画出现的社会原因

【雅昌讲堂第1731期】薄松年:契丹族番马画画家——李赞华和胡瓌

【雅昌讲堂第1732期】薄松年:番马画的发展与考证

【雅昌讲堂第1734期】薄松年:宋画《四猎骑图》的特点与价值(下)

主讲人:著名美术史论家 薄松年

  说到这儿开始说宋画《四猎骑图卷》,这个图卷我们知道它是《石渠宝笈》著录的,藏在清宫,上边有清朝从乾隆一直到嘉庆、宣统的收藏章,本身是一个横卷,是古代绘画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在横卷上一共画了四个少数民族的猎手,四匹马,四匹马的形象和种类都不同,都有一些变化。

  第一匹马的旁边可以看到有两行字,有年的“宣和二年三月休日,宋右丞郭忠恕笔意”,有这样两行字,这两行字告诉人说这张画是宣和二年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三月里边“笔意”是仿照那个人的或者是临摹那个人的画,临摹谁的呢?临摹宋右丞,右丞应该说是宰相,“郭忠恕笔意”,这种手段是古画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常用的一种手段,常常抬出一个大的画家来提高这个画本身的价值,在唐朝就这样,比如说在唐朝看到马就是韩干的马,看到牛就是戴松的牛,戴牛韩马,看到宗教画就是吴道子,其实未必,唐朝借这个来抬高他的价值。

《四猎图卷》 宋人 原藏清宫

  《四猎骑图》抬出郭忠恕来,郭忠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现在简单要对郭忠恕有所了解,郭忠恕是五代后期,北宋初期的一个画家,他是北方洛阳人。一个画家常常在中国特别是一些文人常常有几个名字,有字、名字、号、别号。

        郭忠恕的字恕先,他本身是一个文人,他是一个很重要的画家,他自己很有才学,在五代的时候做过官,后汉、后周等等都做过官。古代做官不容易,靠他的才学维持生活,画画很好,写字也很好,还是一个文字学的专家,研究篆字、文字学非常有水平。宋朝时就做官,做国子博士,博士就是国家大学,博士是主持人,这个人作为一个文人有他的特点,常常对一些权贵有实力的人不买账,对太监的一些行为更看不见,常常对太监说出话来非常难听。到后来因为议论朝政遭到了处分,流放,从开封流放到登州(现山东),但是这个人画画画得非常好,是一个山水画家,尤其是精于界画,画一些建筑物,特别是最先出现画一些亭台楼阁,特别是画一些阿房宫、大明宫等,画古代一些建筑。

        这些建筑要画得非常合情合理,不能随便画的,包括结构的细节要画得非常标准,所以建筑本身有它的难点,再一个要画得非常横平竖直等等,有一些画家需要用尺子比着画,叫戒尺,用戒尺比着画就叫界画,真正有水平的画家不一定完全用尺子比着画的。界画开始是画贵族的一些亭台楼阁,再进一步发展起来表现广泛的社会生活,比如画船、画车、画城市的商店,像《清明上河图》是界画,张择端本身也是界画。

《雪霁江行图》 郭忠恕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现在郭忠恕本身留下一张画叫《雪霁江行》这样一张画。郭忠恕这张画是什么样,这张画收藏在台北,不大,两个船,下雪,有桅杆,准备要开船,很多船工在上边忙着。

  局部,船要画得非常规矩。这种界画带有一种风俗画的性质,不是画贵族生活,而是画平民生活,船夫的繁忙等等。但是郭忠恕画番马、番族从来没有过,这样来说它和郭忠恕是不搭边的,不搭界的,这一点我们非常清楚。他是属于另一种画,就是从唐朝后期发展起来的番马、番族、画少数民族生活的画,这种画属于胡瑰、李赞华这样一些画家这个流派的画。

  这张画还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刚才题字“宣和二年三月休日”等等不伦不类,郭忠恕从来没有做过那么大的官,也没有做到右丞,完全是不靠谱的东西,也是属于胡瓌、李赞华这样番骑的门类。

《雪霁江行图》局部  郭忠恕

  这张画也不完整了,现在看到很多古画有很多是不完整的,有的你看着完整,其实是不整的,比如一张山水画画了一个山,下边有什么景物,我们现在裱成一条挂在博物馆里边看着是完整的,其实是不完整的,很可能是一扇大屏风,屏风有四条或是八条,一扇大屏风八条或者四条画着全景式的一个山水,这个屏风到后来被拆掉了,被拆开,坏了,就当中的一条裱起来,现在看起来也给他一个名字好像是完整的,其实是不完整的;还有的画因为残破了,裁开了;还有的画在整个流通过程当中出于经济的效益一张裁成两张,两张画比一张画卖钱多,所以有很多复杂的情况,有时候就不完整了。

  这张画本身就不完整,不完整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大船画里边桅杆上有纤绳,纤绳一直通到画外面去了,前面有拉纤的,还应该有一张画,这部分已经丢掉了。所以在南宋的时候有一个人楼錀“妙觉丹青郭恕先,幻成雪霁大江船”,这张画有没有一个考证?美国博物馆有一张画是临摹的,有这个船,但是船前边有人拉纤,所以古代的画流传过程中常常是不完整,经过改造。

  刚才我给大家讲《阴山七骑图》被反复临摹,这是古画常常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常常借一个名人的名字提高他的知名度,这也是古代的现象。还有一些画经过裁割、改造,在流传过程当中常常有的一种现象。

《四猎骑图卷》 宋人 原藏清宫

  《四猎骑图》这张画问题就来了,看着很好,四匹马各有不同的情态、情节、不同的形象,看着很好,它原来是这样的吗?原来不是这样的。现在图上看的不清楚,在清朝乾隆皇帝收藏它以后让一个宫廷画家临摹了一下,宫廷画家叫丁云鹤,兄弟两个丁云鹏、丁云鹤,丁云鹏名气更高一些。他临摹了一下我们就很清楚,这又给我们提供一种消息,是这张画经过临摹了,乾隆皇帝对这张画是有兴趣的,没有兴趣临摹它干什么,所以他让宫廷画家进行临摹,尽管画的放在整个宋画里边,比起《卓歇图》、《射骑图》赶不上,但是乾隆皇帝本身对这个画很感兴趣,叫丁云鹤给临摹了。

  这张画是经过改造的,原来是四幅小画,它不是一个长卷,是一个册页,第一个是骑马前行;第二个是架鹰;第三是看天的;第四个,这是四个册页。刚才我们看到的《观猎图》给我们一个启发,一个放马、一个追狐狸,一个射箭,这是同类的内容画不同的,这个也是,同样是少数民族打猎的情景画了一个套画,后来经过改造变成了长卷,这些现象在古代绘画流传当中也常常是出现的。

  有一个东西如果熟悉古代绘画的一些朋友应该都比较清楚,在辽宁省博物有一个镇馆之宝周肪画的《錾花仕女图》,衣服纱,几个宫廷妇女头上戴大牡丹花很漂亮,那个是屏风,古代的屏风和现在的观念不同,现在屏风都是大屏风,靠墙的大屏风,一人多高,在古代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屏风,床上有床屏,古代绘画有小的屏风,床的周围有床围子,《韩熙载夜宴图》有一个横着的画,这些东西常常被人揭下来以后裱成卷,改造了。《錾花仕女图》把几扇屏风凑在一起凑成一个横卷,经过改造。

《四猎骑图卷》改造前的四幅画

  《四猎骑图》也是经过改造,原来是四幅画改造成一幅画。改造成一幅画他改造的还是比较成功的,成功什么地方呢?整个环境空间开放起来,扩大起来,仿佛这四个人在一个非常广大的荒原上边打猎,这一点是改造是比较成功的。这四个人的形象改造成这样的横卷,四个人的形象各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个人骑着一匹马,非常兴致勃勃地往前走,手里边拿着弓,穿着窄袖的衣服;这个人整个的形象比较鲜明比较清楚,他不是契丹族,契丹族在前边鬓角这是,他后边有几个辫子前边剃得非常光的应该是女真族,满族的祖先,所以这张画别的呈现不太鲜明,我认为恐怕表现的不是一个民族,而是表现各自的民族,不同的民族,这些民族需要我们来加以研究,当然这张画比较残破,所以他是四张画裱成一张画,各有一些不同的特点。这个马在兴奋地往前走,非常高兴,表现打猎这样的一种情况。

《四猎骑图卷》第二幅

  第二个有他的特点,他的头发不一样,头发前边有,仿佛是髡顶,头剃了一圈,属于另外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不像刚才骑着马,他已经下马,在整理鹰,仿佛马上要放鹰、出猎,马经过一段走的过程,在这儿暂时休息,这个人手里边驾着鹰,戴着皮帽子非常稳定地站着,穿着皮衣服,是这样一个形象,小眼睛,又是这样一个特点,跟刚才无论在形象上、情绪上都是不同的。像这种大驾鹰,和刚才我们看的台北的《回猎图》这样的驾鹰,这种行猎的方式有共同的特点。

  第三个是在马上向天了望,仿佛在寻找猎物,和前两个又不同,一个是兴致勃勃出猎,一个是整理鹰,这个向天上寻找猎物,向空中看,马是静止的,人有一种精神活动,在找猎物,这个神态画得是比较好的。

  第四个比较特别,他是已经打猎成,马身上放着很多猎物,被打的野兽,他在整理一个箭杆,猎手单独放一下幻灯他在整理箭杆看直不直。一个眼睁着,一个眼闭着,在看,马已经很累了,所以这四个人的精神状态可以说是刻画各不相同,这个叫传神,这张画是不是传神,传神才深入,不传神累成死人一样就不成了。

(责任编辑:陈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