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界资讯】吴松的另类自画像 “灿烂的感性”作品展开幕

2015-06-29 02:01:37 杨强

  艺术家吴松“灿烂的感性——吴松绘画作品展”于2015年6月25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将展出吴松近年来的绘画精品21件。本次展览由今日美术馆主办,彭锋担任学术主持及策展人。

  

  左起:艺术家吴松,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策展人彭锋,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策展人Miguel Benavides

  

  

  

  

  

  

  展览现场

  吴松1963年生于海南省海口市府城镇。199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后移居香港至今,现为自由职业艺术家、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兼职教授、广州美术学院教育学院客座教授。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所终身研究员。

  吴松早期的绘画倾向于超现实与表现主义,2000年之后,吴松专注于酒瓶。他先是画了一批放置在桌面上的酒瓶,后随着对自我认识的深入,吴松逐渐弱化桌面和酒吧的环境,突出酒瓶的孤独感。03年创作的《瓶子》中,还有明显的桌子和场景,到了05年创作的《瓶子》中,桌子和场景被虚化,几乎要从画面中退出。瓶子作为自我的象征,这一创作意念变得更加明显。吴松绕道酒吧女郎,最终从瓶子中发现了自我。被倒空了的酒瓶,装上了吴松的自我,重现显得充实起来。

  2008年之后,吴松的酒瓶已经不再是酒吧里的酒瓶,而是他的自我写照。2009年创作的《国酒——五粮液》,表面上画的是五粮液酒瓶,实际上画的是吴松的自画像。吴松终于找到了最自如的作画方式,成功地将全部自我融注到画面之中。他的绘画语言变得更加轻松自如,不再可以追求某种风格,只求忠于自己内心感受。这种自我实现的喜悦,也体现在他的画面上。比如,2010年创作的《狂欢》就体现了画家的自由和愉快。吴松不再执着于形象刻画,而是信手涂画,达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地。

  

  吴松《红酒》,2001,油彩布本,68X100cm

  

  吴松《瓶子 03-9》,2003,油彩布本,110X110cm

  

  吴松 《瓶子‧707》,2007年,油画布本,180×160cm

  

  吴松《瓶子 08-1》2008,油彩布本,136X136cm

  

  吴松《威士忌 21》,2009,布面油彩,180x160cm

  

  吴松《国酒-五粮液》,2009,油彩布本,180X160cm

  

  吴松《瓶子·2012-001》,2012,布面油画,127X127cm

  

  吴松《富貴花》,2013,布面油画,150X210cm

  

  吴松《瓶子 2014-7》,2014,油彩布本,100X80cm

  本次展览策展人彭锋认为,吴松绘画中的酒瓶不再是日常意义上的器具,而是内含着吴松的世界的艺术,因而具有吴松式的表情、姿态和心思。另一方面,吴松也不在是日常纠葛中的吴松,而是被他的酒瓶纯粹化为孤独、矜持、幽默、狂欢的吴松。吴松在画布上反复修改、刮擦、涂抹,并不是因为他无法把握瓶子的自然主义形状,而是需要磕破加在酒瓶之上的僵硬的概念外壳,等待、迎接、捕捉现象学意义上的酒瓶的显现,让交融的物我在灿烂的感性中出场。

  中央美术学院馆长王璜生,也是吴松的好朋友,他认为吴松的酒瓶完全体现了他的性情,自由的造型、表现性的线条、激情的笔触、主观的色彩,体现着吴松在把握形、色、表达、心性等的创造性能力和独特的艺术感觉,这种创造性和感觉集中在他那笑眯眯的醉态和醉醺醺的笑容上。

  而评论家邵宏则认为吴松的酒瓶从表面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莫兰迪,但是与莫兰迪将日常器皿神圣化的处理方式不同,吴松的绘画以具有新人文画的雅趣传达了中国传统式的生活态度,画面中的线条及边缘线更加具有传统绘画的特色,构成了他独具东方审美意味的个人风格,从本质上讲,他不过是借用西方艺术的形式元素,来表达中国艺术的图像学意义。

  据悉,展览将延续到7月12日。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