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RON LOGO](http://pubunder.artron.net/pubimgs/news/artron_logo.png)
【雅昌讲堂第1710期】和阿科谈“shi”:林科的表现方式
2015-06-30 08:48:27 毛悦
【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第1711期】和阿科谈“shi”:林科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去年,艺术家林科收获满满:他举办了首个个展“LINK”,并荣获首届“2014 OCAT皮埃尔·于贝尔入围展”大奖。今年,他更是斩获了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大奖。1984年出生的林科人缘不错,人唤“阿科”,本次讲座为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NCAF)举办的“新艺见”艺术讲座系列之一,将带你走进阿科,看一看骤然被视为“基于后网络”的“新媒体艺术家”阿科,以及他的装置、绘画创作和独特的“笑话诗”。“和阿科谈‘shi’”显示了他对“诗”的回避,“谈”却意味着轻松的开放性,这些正是本次讲座所希望呈现的。
艺术家 林科
巢佳幸:你眼光会笑话诗吗?经常提到认识阿明仔开始会写一些笑话诗。
阿明仔:我觉得这个是为什么说到笑话,因为我觉得是一个特别天真,之前杨画廊个展刚好我看了有一些他的评论,然后我觉得其实他就像他们所说的天真感伤着,它是属于大多数的天真,后来因为他这个本来是从席勒有一本叫做《天真然后感伤的诗》,后来展览完之后,而且他其实有一些转变,就是往感伤的方面去走,这个东西不自信或者。
所有这些都会造成影响,身边朋友的影响,观众的影响他自己的一些变化,他最开始的确实应该知道,因为我们说到诗,诗其实就是他只在感觉跟理想之中,就是概念和字是没有办法创造出一首诗的,他必须去捕捉这个,我看他的星际旅行的时候是特别有感觉的,就是他很像那个比如说我在可能我会捕获到某种感觉,这种感觉我可能没办法一下子用一句话去说出来,然后呢?很多词语在那里,我要去把它们排列出来,怎么说呢?阿科就是那种我在看他那个作品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它不是已经设定好的,他甚至连下一个点在哪里他都不知道。
讲座现场 睢安奇(导演)谈林科
睢安奇:我觉得林科身上的这种敏感确实是艺术家的一个特质,特别敏感,在这种时候我觉得他,而且他有特别好的控制力,一定要控制,就是他的作品里面我觉得都有一种这样的控制,而且有即兴的东西,即兴的只是一个表现的方式。就像他那个作品有轻的东西,很轻,这种东西其实是他的这种植根于这个时代的互联网的方式都是一样的,这种东西其实它是更人性的,其实也确实是一个很巧的一个东西,特别得深入,就像一些,这个特别好,特别人性,这个很简单,一下就抵达了这种东西了,林科的东西就是这样,就是有这样的一种很轻巧的东西,他的东西就是他不是。
有一些我们今天谈的是新媒体,我觉得把新媒体这样一谈,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新旧的问题,新媒体如果说我们的创作,如果说依赖于新旧,新旧这是一个不平等的东西,新的媒体,因为我们很多,如果是没有占到这种技术优势的或者是都不知道就像是农村的二级城市的、三线城市的,他们有时候不知道的话,但是这个其实是有问题的,这个是把它作为一个新媒体这个是有问题的,那个东西它也是不可靠的,那是一个错觉的,我觉得就是他的东西还是来自于他和当下的关系,这个其实是很密切的,就是他的那种作品而且之前的方式都是很笨拙,而且是最简单的这种方式,其实就像再回到艾略特那个诗,那叫《空心人》,我们像身体中充满了草一样,这种东西其实就是很轻的一个东西。
刘品毓:但是阿科的东西很轻,但是他不飘,就是轻跟飘之间还是有一些不同的。
睢安奇:这个前提下是有区分的。
讲座现场 阿明仔(作家)谈林科
阿明仔:这个我是这么理解的,因为说到诗,你刚才说到控制,我觉得控制因为我之前跟阿科聊过,就是当我们在拍录像的时候,我们整个人是在,我们看到的其实被我们拍摄的东西,阿科的录像他里面,他是双向录像,他不仅有他的对象,还有他自己,他所有的动作都记录,后来他又做了那个闪电,还有那个,他是把自己这个记录再记录,因为他跟我说过一句话,说阿明你一定要知道你背后还有那种,当他是在捕捉这种感觉的时候,然后他其实还很庆幸地看到自己捕捉的这种感觉,这种都是我觉得在诗里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一个禅意。
因为诗我们要表达一种感觉可能是很模糊的,我们没办法用语言,跟小说可能那种叙事是不一样的,但是他是把他整个创作状态,他的整个氛围放在就是展示出来,所有的人当他进入到他的这种氛围的时候其实也能够获得跟他一样的感知,就是尽量准确恰当,因为诗是特别明面的字,是特别明面的东西,他要用最少的可能去让人家进入到他的这个语境里边去,因为语境中我们经常看一个作品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解释一个语境,我们要去解读它,到了这个平台之后才能看到这个东西,但是我觉得阿科的东西好像我也在这里,顺带我也进去了。就像星际旅行有一种,我当时第一眼看感觉的时候。甚至我觉得我小时候跟我奶奶在窗外看到星空的时候我会用手去点,出现那些星座图什么的,我觉得他帮我实现了某种愿望,他把它们串起来。
巢佳幸:共同的感受,就像另外一个作品是在选取一个图像的时候会出现一个框,一个框它会旋转,于是会产生一些非常浪漫的音乐,这也是你通常会使用的一个手段。
林科:像这个音乐的成份很重要,电脑死机了(笑)。
巢佳幸:为什么你在同时工作的时候会不会说你是在一段音乐当中进入你所预期的氛围?
讲座现场 林科(艺术家)谈艺术的表现方式
林科:我想说的是这样的,因为我在百度上面找到了诗意的一个解释,它里面有一个关键词,有三个:一个是发现,一个是无题,还有一个是氛围,这三个然后我就联系自己试图地去阐释一下跟诗有关的,但其实我自己的一个方式,因为氛围对我来说因为所有的,不是氛围,是母体,母体是我所有的这些创作它本身具有的一个概念,这些概念是很抽象的。
比如说宇宙对我来说一个概念跟科普中的一个概念,跟大家常识中的概念,taday它也是一个很日常的一个概念,虚拟世界中的这些闪电,我会针对这些概念去做作品,现在有这些概念,它们存在我脑子里,比如说最近我会有一个,比如说有一个电子坟墓这样一个概念一直在我脑中,有一天我可能看到一个金字塔然后我就想到这个就是电子坟墓啊,就给它做了一个手脚,当然这个手脚我本身对这样一件操作的事情我是觉得很扯,它真的很扯。
然后比如说星星之间的连线,他是所有这些这个星际旅行系列里面的一个出发点,他最早的一个星际旅行它是这样的,这是我想在星星之间连线一个单纯的事情之后,因为我有工作坊,我就会打开,打开浏览器,先找到一张星空的图片,我不需要自己去拍摄,因为我拍也拍不好,然后打开之后就会我就开始去连线,连线的话我要用什么工具去连呢?我就会去想到用选取工具其中的一个,然后连的时候都连成这样了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它就限定了我对这个母体的一个开发,但是每次我想要开发这个母体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意外跟不同,如它的底图会不同,或者是它的连线的方式、动作、形态会不同,所以我这些对这些母体的一些尝试会有很多很多的版本。
然后这个是《星际旅行1》、《星际旅行2》,它是不同的,他画了一张地图,但是他还是在使用那样连线的方式,只是他换了一个环境,他是一个展厅的环境,然后《星际旅行3》它又变成了另外一张底图,这个时候我都还在尝试,比如说这个可能是一个投影,但是投影如果他投影在一个亮的地方这些黑色是看不见的,像这样的。然后他有。版本的东西有的声音不同,因为苹果的鼠标不同,出现了一个苹果新的鼠标,他在桌面接触的时候发生了这种声音。
林科作品截图
最后会有一个2013版的,这个东西它是会跟音乐有关,因为我之前的经验里面发现音乐它可以让我保持在一定的且中,这个在之前比如说我在胡乱操作的时候我没办法控制我自己的一个氛围,其实会被破坏。跟我的操作还是完全紧密的一个联系,而且我使用的是在线音乐,在线音乐是每次都是在打开它,然后我也不知道要做什么,但是一旦开始了就变成一次即兴的表演。所以我得到的这些事情的结果全部都是在一个偶然的状态下表达的。然后就是刚刚说的音乐的这个关系,还有其他的,比如说《星际之门》系列它有很多版本。
这是在电脑中一些功能的使用,其实是看图软件里面的一个功能,但是我的手势只要用鼠标点一下它就会构成像飞船一样的形状,它是别人不一定会,因为我也试过别人他们去点可能会点出一个面包或者是点出一个什么东西,可是在我的手上它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所以这个功能就会变成我的一个游戏,我会在里边不停地玩这个东西,在玩它们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它们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结果,因为我也毫无目的地在飞行,因为这个可以这样飞行,也可以更快的。
还有这种日本的流行动漫音乐,这种声音它介入都是不同的,包括底图,都是随机产生的一些东西,变成我的一个即兴的舞台。然后我想说的那个氛围,我使用音乐的时候其实我是去联系自己,我一般创作的时候都会先让自己保持一个在一个音乐里面,因为你有时候会喜欢听这种音乐,因为你喜欢听古典音乐,你真是喜欢听古典音乐,其他任何音乐都不能进来,这个时候你就在古典音乐氛围里边就去做任何事情在电脑里边,这个时候你的波段可能潜意识会被调动,我是相信这一点。
林科作品截图
这个时候你自己把自己投射到这样一个情境里面,就像我有一天我在听那个传统罗曼史,就是那个声音当当当,一个下午我都在听这首曲子,所以我的脑子已经被完全洗掉了,然后我会跟着它一起哼唱,当时在Photoshop上边我在进行这样的一个图片的出来,在这个过程里边跟我的操作就获得了一个同步的关系,然后我这个时候意识到这个是一个创作,然后我就打开我的录像软件把它录下来,因为它可以打开电脑的摄像头,它也可以打开,它也可以记录鼠标跟这些功能的一些图像,它也可以记录电脑之外人的环境的声音,它也可以进入电脑社会本身硬件的声音跟软件的声音,然后我可以去选择把这些层分开,我用我自己的一个选择判断去把这个东西组装出来,但是组装的结果就是我有很多不同版本的创作,总会有一个版本是最好的,是最好的那个就会变成唯一的一个。
但如果有一些还可以的话就会变成另外一个,这个就是我觉得他有点儿像是在自我催眠的一个状态,然后音乐像这个就是打开一个看图软件,一直在操作,时实跟音乐同步,试图造成一种画面跟图像同步的一种结构,因为在我的录像里边MV就是一种这样的结果,所以我汇兑MV这样一段理解进行一些表演,这个是唯一性的,因为我只这一次,我自己消费了这样一个母体,从此之后就做别的尝试来满足我的兴趣。
巢佳幸:因为我感觉你在选音乐的时候是着重地提出它的节奏,音乐中的节奏,组成画面的一个节奏关系,始终调动的是你自己的个人经验。
林科:有一些是节奏,有一些音乐比如说电子音乐是很有节奏的,但是像这种音乐不是音乐,是声音,是海的声音,是一个实际的一个海的声音,当然是我制作的一个海的声音,他在不停地循环播放的时候,其实它也有一种催眠效果,像我在听到下雨的声音的时候,我可以在雨声中听到流行音乐,我可以听到刘德华在唱歌,你们肯定也会有这样的一些经验,然后在这个时候我其实就是在操作这个图形,我就是在做这件事情,但是这个图形它自己本身变成了一个方的形状,这个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惊奇的发现,然后我会打开我的录屏软件,而且它的表演就只有一次,我后来再也恢复不了这个图形。像这个也是一种,我觉得是一种催眠的状态,我现在还原一种回应的一种形态,但是它,这个声音是因为这段火焰的音频是需要收费的,所以会出现这样一个预览的意思,但是我用了它,因为她是和工作的男生一起祝贺。
巢佳幸:睢导会不会有同样的经验,在打游戏机的时候。
睢安奇:不会打游戏,从来没有打过游戏。林科的东西其实也不是特别依赖于文本的东西。
(责任编辑:陈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