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六家闹印坛
2015-06-30 09:31:35 未知
印石
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镌刻相结合,用以制作印章的艺术,也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元代是文人篆刻艺术觉醒的时代。自明末文三桥、何雪渔起风气渐开,文人学士研朱弄石成为一时风雅。至有清一代,金石学大盛,篆刻艺术宗派递兴,作家云起,遂与诗、书、画鼎足而立,成为近五百年来我国文人艺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在清代的众多篆刻流派中,浙派一脉绵延二百余年,名家众多,流衍亦广,影响尤大。浙派是自清康乾间钱塘丁敬创派,继起者有蒋仁、黄易、奚冈,时称“武林四家”。后又有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及钱松四人接续而下,传其衣钵,八人同为杭州人,系出一脉,各有建树,是为印学史上彪炳千古之“西泠八家”。浙派之肇始在丁敬,而其兴盛则在八家。或工致,或雄浑,或圆劲,或苍古,师法同源而各擅其胜。
正因对五百年来印学影响之深,故对“西泠八家”的研究一直以来都为学界所重,而其传世作品更为历代藏家所梦寐以求。八家的活动时间跨越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间近两百年的时光,作品之完整流传并非易事。特别是经过丁丑兵火之难,“文物荡然,即藏印一事,亦多散佚”(高野侯《丁丑劫余印谱叙》),一睹八家遗制,已然不可多得。在近几年的拍场中,“西泠八家”的作品偶一出现,必为藏家全力追逐。而现今为止,民间所知能集齐西泠八家篆刻印章的只有日本的怀玉印室。
而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所知同一场拍卖最多也只出现过其中四家的作品。而嘉德今年春拍中出现的“怀玉印室藏西泠六家篆刻作品”专题,将丁敬、蒋仁、黄易、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这六家的作品史无前例地聚集在了一起,在业界引起不小的轰动。
丁敬(1695年-1765年),浙派始祖,字敬身,号龙泓山人,晚号钝丁。工分隶,精篆刻,远承何雪渔,近接程穆倩,博采众长,气象万千。篆刻古拗峭折直追秦汉,力挽清初印坛娇媚之失;边款不用书写,以刀直下,尤为前人所未有,海内奉为圭臬。常往来于杭州、扬州间,与金农、汪启淑、明中等交往甚契。此次嘉德春拍中的这枚“采芝山人”白文小印,以缪篆入印,以切刀为之,钝朴奇崛而不迟涩,干净利落而不轻巧,在古朴的气息中透出一种轻松的味道。边款单刀刻“丙子正月过春草园刻此印,钝叟并记”。丙子年为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这年丁敬61岁,艺术已臻化境。丁敬传世作品市场上寥若晨星,此枚印章曾收录于《西泠八家印选》中,传承有序,堪称杰作。
蒋仁(1743年-1795年),原名泰,因于扬州平山堂得汉“蒋仁之印”古铜印而改名,号山堂、吉罗居士。诗画皆工,行楷书最佳。蒋仁比丁敬小48岁,是八家中最得丁敬神髓而又能自有创新者,赵之谦就曾说“蒋山堂印在诸家外自辟蹊径”。嘉德春拍中的此枚“勤斯补拙”朱文印刀法自然,篆法圆转宽博,巧中寓拙,章法拟汉印而独出机杼。“拙”字下方留出的透气空间令整枚印严整的气息顿显活络。边款刻“山堂蒋仁入墨篆之,属子玉刻于邗上”,苍浑朴茂,颇得颜体书法韵致。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得知此枚印章乃蒋仁所篆印稿,而请他人所刻。蒋山堂一生性格耿介,少与世接,更不轻易为他人奏刀落笔,因此流传作品不多。此印曾收录于《斗盦藏印》、《日中书法的传承》,在巧与拙的用心经营中,似巧实拙,时巧时拙,妙不可言。
黄易(1744年-1802年),字大易,号小松。诗人黄松石之子,工诗词,精碑版鉴别,与当时著名金石家阮元、翁方纲等过往甚密,书法绘画并为世所重。篆刻更亲受业于丁敬,兼及宋元诸家,风格娴雅遒劲,具体而微,其“小心落墨,大胆奏刀”一语对于后人篆刻启发尤大,在当时与丁敬并称“丁黄”,声名甚隆。嘉德春拍中的此枚“梅垞吟屋”朱文印篆法略变元朱文之法,线条劲健,浙派以“涩”为特点的切刀法在此变得轻快流畅;布局上则大胆舍去四边以突出四字印文的整体结构,工稳处更显生动。边款刻“小松居士为梅垞先生作,癸未中秋日”。癸未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黄易刚20岁,可知此印为其青年时期的作品,天分之高令人惊叹。此方印章曾收录于《西泠八家的书画篆刻》、《日中书法的传承》两部书中。
陈豫钟(1762年-1806年),字浚仪,号秋堂。富收藏,擅墨拓,书画金石皆有所成。篆书得李阳冰法,篆刻专宗丁敬而兼及秦汉。法度严谨,工整秀润。喜作密行细字边款,且颇为自负。嘉德春拍中的此枚“汉槎珍藏”白文印绵密细腻,遒劲挺拔,分朱布白大方得体,深得汉铜印之趣味。边款亦是一丝不苟,典雅可喜。而从边款文字“此余壬寅岁为吴五兄同学所作赏鉴印也。细玩之,略有汉人刻铜遗意。近日酬应虽多,以此印较之,一无长进,抚三叹,不止斯技也”的感慨中,我们得知此印乃秋堂得意之作,因此在刻完此印(壬寅,1782年)的4年后还重新题跋,相当自矜。
陈鸿寿(1768年-1822年),字子恭,号曼生,又号曼公、种榆道人等。工画,行书、隶书、篆书均潇洒出尘,自成一体,独步当世。有“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乃时见天趣”之语,可谓是其艺术之真实写照。篆刻继“西泠前四家”之后开浙派新面,运刀如雷霆万钧,苍劲浑厚,豪迈自如,后之学浙派者多有取法。与陈豫钟齐名,世称“二陈”。此“迈庵秘笈”白文印为典型陈曼生风格,在大胆的行刀过程中不求笔画之横平竖直,曲直宽扁一任自然,浑厚跌宕,古拙浪漫,气度逼人。
赵之琛(1781年-1852年),字次闲,号献父,亦作献甫,又号宝月山人。嗜金石文字,书法绘画自成家数,均极生动。篆刻直接师事于陈豫钟,然笔意则与陈曼生为近,天机所到,意趣横生,可谓集浙派之大成。浙派自丁敬起以“拙”立于印坛,传至次闲,则化拙为巧,面目趋于华美,所作边款,尤为精致。嘉德春拍中赵之琛有两方印章呈现,一方为“愿花长好月长圆人长寿”白文印,一方为“永受嘉福”朱文印,印文均为吉语,且边款纪年都为丁酉五月,为同时所作,甚为难得。两方印章风格则各异,去其拙取其巧,篆法刀法纯熟精妙;朱文印则以大篆为之,宽边细文,布置精心,古雅可喜。
嘉德春拍“怀玉印室藏西泠六家篆刻作品”专题中的六件印章全部成交,共取得了730.25万元的成交额,掀起了篆刻印章收藏的新一轮热潮。
“西泠八家”同出一脉,因时代各异,其风格亦各有变化,如蒋仁以古秀胜,黄易以遒劲胜,陈豫钟以工致胜,陈鸿寿以雄健胜,赵之琛以巧妙胜。而八家以其笔意之古健、气味之宏厚,开后世印学之新路,均不愧大家风范,印学正宗,能流传于世的真品少之又少,特别是丁敬、蒋仁等浙派开创者的作品,更是难得一见,因此取得了不同凡响的市场表现。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